生气要转移注意力
2024-10-11 07:55
◎ 无 明
一位老和尚骑着驴和小徒弟去化缘。上坡时,无论小徒弟怎样使劲拉,驴还是坚持它固执的脾气,它的四只脚就像上了钉子一样,固定在地面,怎么也不肯往前挪动脚步。
小和尚面对着不肯迈步的毛驴,高高举起了鞭子。
老和尚赶忙制止了他:慢,每当驴闹脾气时,有经验的主人,不会拿鞭子打它,那样只会让情况更加严重。
小和尚忙问:那该怎么办呢?
老和尚说:你可以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塞进它嘴里。
小和尚于是试了一下,驴很快就把满嘴的泥沙吐个干净。刚才还一动也不动的犟驴,居然迈开了脚步。
小和尚好奇地问:师父,为什么驴吃了泥土,就会乖乖地继续往前走呢?
老和尚笑着说:因为它忙着处理口中的泥土,便忘了自己刚刚生气的原因啊!塞泥土只不过是转移它的注意力罢了!
小和尚听后笑了,他想,这个方法用在驴身上有效,用于爱发脾气的人身上同样有效!
【省思】
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就是为封闭的心胸打开了一扇门,忘却那些烦恼,才能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摘自《佛教故事》
 
End
为什么工作不顺, 姻缘不顺呢?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在言语行为上抵触顶撞父母, 言语行为上割伤父母的心, 日常生活工作不敬长辈上司。有的话, 工作和姻缘必然不顺。不顺父母师长的人, 不管大事小事, 周围的
 
◎ 无 明一位老和尚骑着驴和小徒弟去化缘。上坡时,无论小徒弟怎样使劲拉,驴还是坚持它固执的脾气,它的四只脚就像上了钉子一样,固定在地面,怎么也不肯往前挪动脚步。小和尚面对着不肯迈步的毛驴,高高举起了鞭
 
智随法师问题:师父讲:人是散乱凡夫。之前对此认识不深,最近因为学法器,学唱赞偈,才发现自己真的很散乱,虽然竭力想让自己专注,一定要打好,唱好,可往往到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注意力就已经涣散了。有什么方法能
 
其实你可以生气◎ 慧  莳  很多人学佛修行之后,不敢生气了,因为贪嗔痴是三毒,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生一次气就把好不容易修行的功德全毁了,所以万万不可生气。 麻烦的是,虽然他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心
 
惠空法师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摄我们的三业。很多人走路的时候很散漫,心不在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眼睛东张西望地,看起来就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外表看似无精打采,在修道中就得不到
 
◎ 圣 严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气。然而,勉强控制瞋恨心的结果,反而会愈控制,就愈瞋恨自己,因为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
 
宋徽宗喜欢书画,并且有很深的造诣。一天,他问随从:“天下何人画驴最好?”随从四处打听,匆忙中得知一位叫朱子明的画家有“驴画家” 之称,即召他进宫画驴。得知被召进宫是为皇上画驴时,朱子明吓出一身冷汗。他
 
事与愿违是一个成语,是指自己所作之事刚好与自己的愿望相反,不但不能让愿望达成,反而让愿望变得无法实现。与之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南辕北辙,是指自己的目的地在南方,出发时却向北方行走,结果越是行走,距离自己
 
我们佛教徒在处理事情,绝对不能以暴治暴,你凶,所以我比你更凶,把你压下去,这个不是佛教的处理方法。佛教的处理方法,永恒的只有用慈悲,用柔软的力量,用忍辱的力量,来消除这个暴力,消除这个对立,希望各位一
 
问:总是被他人的言行牵动,动不动就生气怎么办?济群法师答:其实爱生气,有的时候也会变成一个人的一种性格,一种习惯。这种性格习惯的养成,由它的一个思维方式和心理模式。这个思维方式,就是当你遇到任何一个境
 
为什么打坐时身体会向后倾?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吗?答:身体会向后倾是你的惯性作用,你的毗卢遮那七支坐相还没调整好。谈到注意力集中,现在九华山有个百岁宫,那里有一位肉身菩萨无暇禅师。我们通常打坐都这样坐,而
 
请问用腹式呼吸,注意力是否仍然放在风门观鼻息?答:你要放在哪里都不要紧,风门只是一个代表,我只是用风门作代表,在风门你假如会造成高血压的话,你就要放低一点,到肚脐这边来。假如在风门你会低血压的话,就要
 
打坐状况:(1)注意力集中在风门上,观想呼吸由此进出。(2)每分钟呼吸大概在五至六次,深(到腹部)、缓,呼吸转换间,会停息几秒。(3)数数不会中断,但仍有妄念。(4)上坐十多分后,全身会发热。再下去就
 
妄念太多,没办法只好打坐时放一些音乐,集中注意力可以吗?答:那当然不可以。你要想办法去训练置心一处把妄念除掉,那刚开始你会妄念比较多,那是很正常的,但是你还是要专心训练,那自己把心安住在呼吸上面。认真
 
南无阿弥陀佛,昨天学佛的李姐和我说起了前几天她遇到的一件事还有她自己的疑惑,惭愧果玉代李姐请法师慈悲教诲.李姐去寺院拜佛,有一女居士拜完弥勒佛之后对另一居士说:"我最欢喜礼拜弥勒佛",而另一居士说:"
 
古时一位老妇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气。有一天她去找高僧求教,高僧听她的讲述,把她领到一间禅房里,落锁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还是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