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释德禅:供佛应有怎样的心态
2025-02-06 07:11

一、恭敬、虔诚之心!

佛前供养有十供养,分别为“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十物。在当下诸供养之中,最简单的可以说是“水”供养,因为就算没钱财购买其他物品进行供养,其水亦是不会缺少之物。当然其不管最简单的供水,还是其他供养,亦是需要用一颗“恭敬、虔诚”之心进行供养。

俗话讲“心诚则灵”,其不管是工作,事业,亦以需心诚,你心诚才能感受到其磁场才能有所获。供佛亦是如此,其不管你供养是最简单的“水”,还是其他的诸供养以一颗恭敬、虔诚之心进行供养,此才是殊胜之供养!

二、感恩之心!

供佛是干什么?是通过供佛,以表达感恩诸佛菩萨。你今生有法可学,有法可闻,通过修行佛法,开启内心智慧,做到真正的增福消灾,因为你过去世的种种善业所至,亦是诸佛菩萨给了你种善因的机会!

供养诸佛菩萨,心里一定要明白,诸佛菩萨是悲悯我等众生。供养诸佛菩萨,是众生自己需要种福田,而非诸佛菩萨需要我们供养。以感恩之心供养诸佛菩萨,其一能对治我们自己的“贪心和吝啬心”,其二可以给自己积累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

三、 无分别之心的供养!

供养,无有分别的进行供养。其不能行,在供养诸佛之时就“大手大脚”,而供养菩萨,就一杯水,一朵花。这是万万不可行的。

供养诸佛菩萨的种种供品,其不是说,什么价格高就供养什么物品。虽有价格区分,但却没有“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的大小区分。其不管你用什么供养诸佛菩萨,其所获得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亦是相同。在诸供品之上,亦是有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总以为价格高的供品总会比他人所获“福报”更大,但却不知,你用什么心态去供佛,才是关键。

四、无求之心的供养!

当下行诸供养中,有很多人总是喜欢以“交易”的形式去供养诸佛菩萨。何为交易,就是有求于诸佛菩萨,其就是在进行供养之前后,提出种种要求。

如“保佑其生财,保佑其生意兴隆”等等。甚至有诸多信徒,在生意遇困、事业困境之时,选择去“临时抱佛脚”,希望诸佛菩萨保佑他度过困难期,度过了就给诸佛菩萨进行多少多少的供养。殊不知,诸佛菩萨是不会如你所愿,如此行事,甚至会让你自耗福报。

End

修行或做事应断除的两种心态

少闻浅学无智者,急躁从事如涌潮;随心所欲乱身心,此乃放逸之过失。孤陋寡闻、学问肤浅无智者,其性情急躁,做起事来就像涌潮一般随心所欲,并因此而扰乱身心,此亦为放逸之过。有一种人虽然对佛法闻思比较少,所学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福报、消除业障、积功累德、报恩报德的机会,佛陀特别指定的方法。经云:佛弟子要行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

贫女燃灯供佛

◎ 文 记佛住在给孤独精舍,波斯匿王供养佛及诸大众眷属,并在祗洹纵横一百六十里内燃灯供佛,百姓们都争着来看。有个贫穷女子难陀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她问过路的人,才知道是波斯匿用一千斗油给佛燃灯。难陀反问自

保持不求回报的心态

◎ 罗 金你总是期待别人为你做些什么吗?或是,经常质疑自己付出那么多,却为何没有人愿意为你付出吗?很多人以为自己对别人有所付出,别人也理应为我们付出。只是,有时候就算收到了回馈,却还是达不到自己所预期

心态若兰,意志如水

一、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不争不抢,此乃一种淡泊;梅开偏隅,虽寂静亦流香,不愠不火,这是一种优雅;水滴顽石,虽遇阻而不滞,不疾不徐,这是一种坚韧。人就一辈子,别指望来生。心态当若兰,凡事都能看得通透

笑口常开,心态常好

笑口常开,心态常好◎ 刘江川英国有句谚语:一副好的面孔就是一封好的介绍信。面对他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微笑既能展现自己的友好、热情,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自信、教养,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在对方的心灵中投下

修行是调整心态,而不是挑选法门

达真堪布修行,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调整自己的心态。现在我们这些人学佛修行就像到了超市似的,挑这个,选那个。今天觉得这个好,学一学,过几天又不行了,又扔了,又选一个。学佛修行哪有

念佛的几种心态

念佛的几种心态◎ 大 安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发什么样的心?一个念佛人要发四种心:第一是惭愧心,第二是欣庆心,第三是悲痛心,第四是感恩心。怎么叫惭愧心呢?我们没有学

念佛,心态一定要正确

信愿念佛,资粮具足,唯说弥陀本愿海。师父在修行上经历了许多转折,而这些转折与磨练也更坚定了她的信愿。师父初出家时,拼命念佛,她说:那时候在拼昼夜二十四小时念佛,一直拼的时候,因为我病已经这么严重了,死

易经:心态好的人,一辈子都好

心态,决定命运古时候,有个读书人第三次进京赶考,住进前两次考试时住过的店里。当天夜里他连着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自己在墙上种高粱,第二次是天下大雨,他戴着斗笠,还打了把伞。第二天读书人去找算命的解梦。

一日禅:保持正常的心态

要保持平常心,不动荡的心,就要有定力,智力。有些道理似乎明白,但就是做不到;有些事知道是好的,也无法去做。那怕很小的事,能一生坚持到底,就很了不起。人能平淡点,正常点,低调点,无论好坏的环境,保持正常

一日禅: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

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心态 是做人最大的本钱

生活中,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乐观豁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一个好的心态,可以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

好心态决定好命运

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东西;而当我们以消极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沮丧的东西。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全在于你对生活的态度。乐观向上,好运不断;失落沉沦,厄运陪伴。逆境时,不妨换一个角度

在家供佛,不要流失添加福报的机会!

很恭敬很虔诚地供养三宝,是可以增加福报的。每一天早晚,比方来说,你早上准备上班,上班前一定要顶礼三宝,然后出门,这样才如法。我们有一些同修不注意,一早起床刷牙洗脸,然后去佛堂做功课,做完早课下来煮早餐

如果想长寿 首先你要有这种心态

佛教对生命实相的观察、透视,无非是让我们知道生命存在的痕迹是可变的,也是不可靠的。既然这样,你就不要去执着它。人的生命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人和人的相貌、因缘等都不一样,古德云:四大元无主,五蕴本来空。将

一日禅:好心态决定好命运

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许多美好的东西;而当我们以消极的心态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沮丧的东西;生活的快乐与烦恼,全在于你对生活的态度。乐观向上,好运不断;失落沉沦,厄运陪伴。逆境时,不妨换一个角度

为什么要供佛、斋僧

我们为什么要供佛斋僧其实供佛斋僧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佛弟子要常修供养,我们修供养时常常会以珍宝、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燃灯众华、众香、幡盖等物来供养给诸佛菩萨及诸大善知识。有人就问了,供养不就是把

供佛斋僧的缘由和功德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福报、消除业障、积功累德、报恩报德的机会,佛陀特别指定的方法。经云:“佛弟子要行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

贫生童子的供佛斋僧果报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父亲出海经商,遇难死于海上,他们家里,仅靠他的母亲做苦工并向邻里亲戚们借钱维持生活。因为他家太穷了,所以大家都叫他贫生童子。贫生童子渐渐长大了,并且也

助念要有什么心态

助念最重要的——首先必须要正心诚意求佛,有一份恭敬供养对方的菩提心,而不重在仪式、形式;还有所请的人是谁?人数有多少?这些都不重要。助念也不可以应人情,去虚应故事,或勉强去凑凑数,或者自以为很会开示,

药王菩萨的燃身供佛

相信人们都听过药王菩萨,这是一位非常殊胜的菩萨。药王是令一切众生远离病苦、贫苦、逆苦、业苦的良药。而药王菩萨就是要施与众生种种重病的良药,使众生身心安康。据《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所载,过去无量

什么心态能对上师生起信心

放下一切,无计无力,净信上师。放下对红尘的牵挂,不要去算计一些东西,放下对今生的所有执著,甚至放下成佛的欲望和念想。早年,我甚至不去发愿往生哪个佛国。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也愿意帮上师来弘扬佛法。因为许多

卢志丹:孝养父母与供佛无异

孝养父母与供佛无异摘自 卢志丹居士《佛说舍得》在古佛毗婆尸如来的时候,婆罗奈国的国王,聪慧贤能,很受国人尊敬。可是国王没有子女,这使国王很忧郁。后来经过十二年不懈地向天神祈祷,王后终于生了一个男孩。这

释德禅解答如何随缘自在

如何随缘而自在?智慧随缘即自在!莫在事为上着相,当在无心所作中了过。莫在人世间攀缘,当在脚下生安处顺应。智者,非常即平常,一心无二意。凡夫,执求非常,不甘于平常,心不安分。若能明平常心是道,时处当下皆

释德禅的简介

释德禅(1907-1993),俗姓刘,河南登封人。1916年依中岳嵩山少林寺永化堂素光禅师为师剃度出家,得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洞正宗第43世、第29代嗣祖沙门贞俊禅师印可为中岳嵩山少林寺永化堂上传曹

释德禅开示:修习佛法是人生最大的福报

纵观现时代很多人,终日忙忙碌碌不停,只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无论金钱名利、权势地位,或各种物质方面的享受,都驱使着人们无休止地执求追逐和拼命捞取……至于得到得不到,得到多少,这与你有无福报,及福报的大小有

释德禅:供佛应有怎样的心态

一、恭敬、虔诚之心!佛前供养有十供养,分别为“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十物。在当下诸供养之中,最简单的可以说是“水”供养,因为就算没钱财购买其他物品进行供养,其水亦是不会缺少之物。当然

释德禅详解学佛的四个阶段

学习佛法,获得人生快乐,一般都经历过这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佛法知识的阶段。一个人,当他经历人生的烦恼与痛苦时,会备受心灵煎熬,某一时刻,感应到了佛陀,于是开始从佛法里寻找解决烦恼的方法。学习佛法,

释德禅详解供香的方法

(一)清净身心在供香之前,要洗手、漱口,衣冠整洁,仪容端正,身心安泰正定。(二)发起礼敬之心在所供养的佛菩萨、本尊、圣像之前,恭敬合掌,目光凝神圣像,心中思惟观想佛陀及一切圣众功德巍巍,如现在眼前,发

释德禅的贡献是什么

释德禅法师德高性洁,对继承和发展少林医学和少林功夫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弟子再传弟子众多,为少林一代名师。师心细如发,谨慎细微,谆教门下弟子:“真人一生,不在善为多寡,而在一恶不做,是谓人道。”他还常说

释德禅的成就有哪些

释德禅1986年任少林寺名誉方丈。同年,少林寺成立少林拳谱编写委员会,少林寺第29世住持德禅法师将自己六七十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寺院僧医的验方、秘方、单方,传授给皈依弟子德虔整理出版,德禅任主任著了《少

释德禅的故事

河南登封城关左庄人。7岁时因家贫出家少林寺,拜素光为师,赐法名德禅。师父素光见其天姿聪明,就送他到寺办学堂读书学武三年。县立小师范上学六年。十七岁毕业。当年去武汉归元寺受戒,从此专习佛典。除早晚功课外

释德禅开示:供养三宝的方法

1,供养佛,我们现在不能见佛,只能供养佛像,在佛像前烧香礼拜,供养水果食物,花卉等表示自己对佛菩萨的尊敬。我们供养佛要有一颗虔诚的心,用自己最好的物品去供养,只有佛菩萨才有资格,享用这么好的东西。供养

法会供佛供品可以吃吗

鲜花与珍果,种种诸良药,世间珍宝物,悦意澄净水。〖如《等持王经》中云:“十方世间界中净水、平原中所长之鲜花、珍宝等未属他者所有物皆当供养。”〗世间中清净的水、平原上的鲜花、珍宝等,不属于别人所管,也无

郑石岩:正确的生活心态信念决定生活品质

导语:人的心态牵动着思考的运作,影响人的看法和情绪。能清楚了解心态为何物,就能把控自己究竟在干什么。心态是心理运作时的倾向,有的人倾向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有的人倾向于当下的分析与判断,有的人倾向于未来

德自在尊者:修行之人应怎样调整心态

我们先来看这个“态”字,是心上面一个太。意思是,心量要大一点、再大一点,这就是调整心态。调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心,就是诸佛如来的境界。所有的十方世界、恒河沙诸佛刹土都在他心里,这

大自在菩萨--念佛人应有的心态

往生是愿心在支持,是心去,而不是靠人员在推动,是我们自己坚定的愿往生心起作用。深信极乐世界真实不虚,发愿,这一生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而后,养成念佛的习惯。在念佛的习惯当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事情?最重要的

持戒波罗蜜:持戒与持戒心态讲述

持戒不仅仅是按照戒条去做这么简单。一方面要用心,要多看事物的正面,多和之前所发的誓愿相呼应。首先看大的、积极的方面:受戒之后自己已经很努力地持戒,每天的很多行为都是符合戒律的,能减少对身边众生的伤害,

打佛七的心态

心态决定状态,境随心转。心态不同,则感受不同,收获不同。良好的心态和理念,是保证佛七圆满的关键。心的要求是:有信心,有愿心,有恒心,有耐心,有真心。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都要做好准备,作加持想,作消业想

放生要有什么心态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放生了,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或是高出众生一等。或是就觉得,那些被你所放的生命,或是老天,就欠了你的。这类似的想法实在要不得,一丝一毫都不要有。因为佛陀教育我们:众生平等。表面上看,貌似

供佛的简介

供佛的解释以虔诚之心,以香,花,果,供,灯,等。供养礼拜佛菩萨。香,最好是檀香。或普通香,但不能用劣质的,不可执着价格,心诚则可。花,鲜花,塑料花都可。有无香气,均可。以表诚心。果,水果,不可供腐烂

在家里供佛,千万不要流失添加福报的机会!

每一天早晚,比方来说,你早上准备上班,上班前一定要顶礼三宝,然后出门,这样才如法。我们有一些同修不注意,一早起床刷牙洗脸,然后去佛堂做功课,做完早课下来煮早餐,叫醒儿女送他们上学,就忘记了回佛堂顶礼三

供佛注意事项

一、寺院拜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二、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拜

供佛为何要用香?

一、香为佛使香在梵语中称健达。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即“乾闼婆”,不食酒肉,唯求以香味为食,以资阴身,又自其阴身出香,故名香神。以后被引为佛教护法的八部众之一。佛教中用香,据《贤愚经》卷六载:佛陀当年住

家中供佛与不供佛的巨大差异!

1、家中设佛坛,供佛像,菩萨像,利益很大,你供观世音菩萨像,或者药师佛像,或者地藏菩萨像,或者文殊菩萨像,或者任意一尊佛菩萨像,或者任意多尊佛菩萨像;你家里有灾难,病痛,急切之事,福德之事,你所供养的

净空老法师:供佛有哪些忌讳?

问:下面一个问题,有关供养,他有四个问题,第一个,每一顿饭都要供养佛和一切众生吗?如果吃的是剩饭,必须单供品吗?答:供养是敬意,佛菩萨还会要吃你这个菜饭吗?这是表敬意。佛是日中一食,你早晚都供,你不是

这样供佛是功德最满的

我们可以记住佛前的供养有十种:第一是香;第二是花;第三是灯;第四璎珞;第五是宝盖;第六是幢旛;第七是衣服;第八是果食;第九是音乐;第十是合掌作礼。一、佛前供香我们供佛的香,要买最好的香,在佛教里讲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