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什么是我执和法执
2025-03-31 09:23

“我执” 是指人们对“虚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固执的认为存在一个“能自在主宰的实我”;由于本来无我,却妄生执着,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种种烦恼。用更简单的话来说:“我执”就是把“我”当真了,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心里安立了一个独立的“我”、单一的“我”、恒常不变自在的“我”,由此引起烦恼障。《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

与“我执”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法执”,“法执”的意思是说:固执一切诸法,以为实有,不知一切事物都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由于执著于“我”,便成烦恼障,招感六道流转的分段生死。由于执著于“法”,便成所知障,招感三界的变易生死。用更简单的话来说:“法执”是把外在的一切事物当真了,这就产生了分别心、爱憎心,符合自己心意时就产生贪心,与自己心意不符时就产生嗔恨。《唯识论》云:“由执我法,二障俱生。” 我们学佛就是要化除这二种执著。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我执”是指人类执着于自我的缺点,包括:自大,自满,自卑,贪婪……,或者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或者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等等。我们可以自己审视一下自己,看看我们自身是不是有这些“我执”。

我执,可以说是“无明”的同义词,如果从缘起分类,可以分为“分别我执”和“俱生我执”两种。分别我执是指“为后天我执,依自己分别力或邪师所教而生者”。比如我们从小在学校里,老师就教我们以学习和考试成绩来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当我们脑海里形成这样的认识的时候,就形成了“后天我执”。佛典上说:菩萨于通达位,正发根本无分别智时断之。俱生我执是指“为先天随生具有之我执,为我们过去世之业习”。《三字经》开首便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去观察很小的孩子,都可以发现他们带有前世或者累世的习气。老人们常说“三岁看老”,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不学佛,那么一个人一生的运程其实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基本就决定了。佛典上说:菩萨于修道位,数数修习无分别智,渐断之。破除“我执”和“法执”的方法,只有通过戒、定、慧才能达到。

破除“我执”是佛教弟子修行的一个目标,当“我执”去除的时候,潜在的智慧自然就显现出来了,就能成为有大智慧的人。很多人希望通过看很多书来获取智慧,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真正的智慧一天也没有离开过我们,只是我们从来没有注意它罢了。我们因此可以理解佛陀证悟后讲的那句著名的话:奇妙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徳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佛弟子感悟生命无常,轮回之苦,诚心向佛、学佛、信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离苦得乐,这正是智慧的表现,是趋善避恶的行为,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大智慧。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恰恰是因为破除了“我执”。如果从世俗的角度认为这也是“我执”,那么诚心向佛还不是最大的执着,成佛才是最大的执着!如果众生都有这样的执着和觉悟,地狱当下就是净土了。

End

我执和法执有何区别

我执,就是执着认为有个“我”。法执,有的修行人听闻佛法后,知道自己只是五百蕴四大的和合,“我”其实度是不存在的,但是组成“我”的这些四大五蕴应该是实有的吧(如果这些也是不存在的,那又怎么组成知这个身体

法号和法名的区别是什么

一、法号和法名的区别如下:1、适用对象不同:法名通用于出家人和在家人,而法号一般情况下则只有出家人才有;2、起名对象不同:法名一般都是皈依时由师父起的,而法号除了师父起名之外,还可以自己给自己取别的法

二执:如何区分我执和法执

谓的我执,一般我们看唯识,它就分成“分别我执”跟“俱生我执”。分别我执,是由第六识来的;俱生我执,是第七识来的,我们一般都了解,尤其是小乘的见地,他们修四念处、或者是观我空,要证得人无我,他们观察的对

如何理解我执和法执

所谓的我执,一般我们看唯识,它就分成“分别我执”跟“俱生我执”。分别我执,是由第六识来的;俱生我执,是第七识来的,我们一般都了解,尤其是小乘的见地,他们修四念处、或者是观我空,要证得人无我,他们观察的

什么是我执和法执

“我执” 是指人们对“虚幻不实、五蕴和合的身心”,固执的认为存在一个“能自在主宰的实我”;由于本来无我,却妄生执着,处处以我为中心,便产生了种种烦恼。用更简单的话来说:“我执”就是把“我”当真了,认为

我执和法执的区别是什么

我执,就是执着认为有个“我”。法执,有的修行人听闻佛法复后,知道自己只是五蕴四大的和合,“我”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是组成“我”的这些四大五蕴应该是实有的吧(如果这些也是不存在的,那又怎么组成这个身体呢)

我执和法执分别指的是什么

我们修行是为去掉我执,这没有错误,可什么是“我执”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就走入另一个我执的极端。我执是无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做事或交往中把我的利益、我的欲望和贪心放在第一位所产生的一种执着。无正念的人把

佛理禅机:师徒的因缘是建立在给予因缘成就和法上的

师徒的因缘是建立在给予因缘成就和法上的,以此念师恩。对于给予成就你出家、受戒、教授等师父当以只为报恩,去行一切解脱利益众生的事,来报师长的恩。对于弟子有缘与师父共住、共事的应尊重,不可轻慢当恭敬、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