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四圣六凡讲的是什么
2025-01-30 09:34

十法界中的佛法界,那是超出众生之外,其余的九法界--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

畜生、饿鬼、地狱,都还在众生之内,所以都叫众生。

十法界分为四圣与六凡,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乃圣者之悟界;

六凡则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等六界,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轮回的世界。

【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已证解脱圣果,永离生死,不复往返六道,

是出世间的四种圣人。

图说十法界四圣六凡-万法唯心造

一、佛:

佛是世、出世间,最究竟圆满的圣者,度众功行圆满,达到自觉、觉他、觉满,

能够利益一切众生,是出世圣人中最高的境界。

二、菩萨

为「菩提萨埵」之简称,意为「觉有情」,谓既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

菩萨发大慈悲心,除了转化自己的烦恼,并广修六度万行,以自利利他之行,

逐渐圆满一切功德。

三、缘觉

又称「辟支佛」,分为二种:一种是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修证成道,

称为「缘觉」;另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

观自心、外境的变迁而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证到缘觉果,称为「独觉」。

四、声闻

声闻修习四谛法而得证圣果。声闻极果为阿罗汉,罗汉含有三义:一、杀贼义,

谓杀尽烦恼贼。二、应供义,谓已断尽三界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养。

三、不生义,谓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六凡】

一切众生,沉沦三界之内,由其所造作之罪业不同,因而轮回六道当中。

六道有善恶之别,天、人、阿修罗属于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属于三恶道,亦称三涂,

即血涂、刀涂、火涂。

一、天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乃修十善所感,所谓十善即身不造杀、盗、淫;

口不言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行贪、瞋、痴。若修十善,又修四禅八定,

将来所感的果报,即是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

二、人

受持五戒,来世得生为人。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若受上品五戒,则大富大贵,若只持少分戒,虽得人身,却感贫穷或六根不具的果报。

由于每一个人戒行持守不同,因此将来所得的果报就有贫富、寿夭、智愚、

美丑、高矮……等不同。

三、阿修罗

过去生修下品十善,但因其持戒、修福,做种种善事时,心存瞋恚、傲慢……等恶念,

有天人之福,无天人之德,遂感修罗的果报。

四、畜生

众生因贪欲痴想心,造作下品十恶,而感畜生的果报。畜生道常为他所宰杀,

或彼此弱肉强食,互相残害,故又称为「血涂」。

五、饿鬼

若悭贪不舍,不知布施、修福,不明白因果,不遵守戒律,多行恶事,造诸恶业,

则感饿鬼的果报。饿鬼道又有胜劣之别,有福者为神,无福者常在饥饿当中,

经常受刀杖驱逼之苦,称为「刀涂」。

六、地狱

六道当中,地狱道最苦。凡造五逆?十恶、谤法破戒,皆招感地狱果报在地狱当中,随个人业力所感,苦报与寿命各不相同。地狱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地狱道众生常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故称为「火涂」。

以修道而言,天道耽于游乐,修罗道虽有天之福却瞋心重,三恶道多苦难、多愚痴,故此五道皆难修行;惟有人道,苦乐参半,智能较高,最适宜修道。

End

真言宗讲的是什么

空海大师的弟子很多,其中实慧、真雅、真济、道雄、圆明、真如、杲邻、泰范、智泉、忠延等被称为“十贤”;实慧主持东寺,真然主持金刚峰寺,真雅主持东大寺真言院及弘福寺,真济主持神护寺。法脉绵延而至今日,利乐

诸行无常讲的是什么

佛曰:“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这句话的意思是: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变化无常的,一切都有苦难。万法最高境界是无我 。只有死去了才能正真的安乐。诸行无常:现实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固定的,随着

因缘讲的是什么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简言之,即产生结果的一切原因总称为因缘。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有生灭,即因缘生灭;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

念佛讲的是“信愿行”,怎样做到深信切愿呢

首先你一定要信,你若没有信心,那你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没有缘;你若有信心,就有缘了,所以首先要有信。你信,要信自己,又要信他;又要信因,又要信果;又要信事,又要信理。“信愿行”,信:深信念佛求生西方极

无住讲的是什么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

色蕴讲的是什么

什么是色离如实知?如果对于一切色产生贪爱能够如实知,并且如实知一切四大所造色皆是无常变易法,是苦法,苦法即非我,那么我们就于色调伏欲贪。怎么调伏?保持正念观察,于色生贪、喜乐如实知,于色无常色患如实知

法师讲解四圣六凡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是

什么是十法界和四圣六凡

因每一众生的身、语、意行为不同,感召的果报体也不一样,也就是生命层次有高低之别。主要概括为十种,叫做十法界。佛教中把生命层次划分为十个等级,称为十法界。其中又分为四种圣人与六种凡夫。四圣:指四种圣人“

什么是四圣六凡

四圣六凡 : sisheng-liufan,佛教术语。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类,或称十界。其中四类是“圣者”,六类为“凡夫”,故称“四圣六凡”。四圣: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脱离生死轮回,已得解脱的四种“圣

如何理解四圣六凡和十法界

十法界是指修学佛法所到达的安住之地,十法界解释因心而变现的,所谓唯心所变,唯识所现,这个心是真心,这个识就是我们妄想分别造作的妄心,在这个十法界里面佛、菩萨、缘觉、声闻是四圣法界,而所谓的六凡就是 天

如何理解四圣六凡

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也。菩萨法界,为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也。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也。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也。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

四圣六凡讲的是什么

十法界中的佛法界,那是超出众生之外,其余的九法界--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都还在众生之内,所以都叫众生。十法界分为四圣与六凡,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

四圣六凡的含义是什么

佛教中的四圣六凡,是将佛和众生分为十大类,或称十界。其中四类是“圣者”,六类为”凡夫”,故称“四圣六凡”。四圣,超出欲、色、无色三界,脱离生死轮回,已得解脱的四种“圣者”。一、佛。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

十法界和四圣六凡的关系是什么

十法界包括了六凡法界(六道)和四圣法界。六道从下至上依次是: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人,底下三道是三恶道,上面三道是三善道。四圣法界从下至上依次是:声望、缘觉、菩萨、佛(十法界的相似即佛)。证

虚云老和尚讲解:四圣六凡十法界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

四圣六凡指的是什么

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共满之境界也;菩萨法界,为无上菩提修六度万行之境界也;缘觉法界,为入涅槃修十二因缘观之境界也;声闻法界,为入涅槃,依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之境界也;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

司马道信讲的是什么禅

为保障徒众的禅修,道信在双峰山开创了农禅并重的禅风。《传法宝纪》载,道信每劝人曰:“努力勤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疮,即闭门坐,莫谈经,莫共人语。”作即“作务”、“作役”,泛指一切生产劳

菩提偈讲的是什么

《菩提偈》是六祖慧能创作的诠释佛教教义的诗偈,共有四首,载于《坛经》。其中前两首偈是针对神秀的《无相偈》所作的,旨在说明“明镜”的清净;第三首偈表明顿悟之依据、解脱之直道;第四首着重讲修行方法。"菩提

戒善讲的是什么

抄经有没有功德?答案是有的,但如何抄经才有功德呢?一字一句,集中精神,不起杂念。抄经功德有很大,但并非胡乱抄录一遍就有功德。抄经在于一字一句,集中精神。想必大家也看过,一些出家师父抄录完一篇经文之后,

化缘讲的是什么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渡过生死大海,便是化缘。如来入灭之时,还说:“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

慧命讲的是什么

慧命:指法身以智慧为生命。如色身必赖饮食长养,而法身必赖智慧以长养。若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天台四教仪(大四六·七七五下):‘末代钝根,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慧命?这个词

共业讲的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共业?共业就是许多人在一起做事,而造的业。比如,你的百前世,、和许多人一起,杀猪宰羊,这就是共业。比如,你前世和别人一起修建寺院,有大善业,这个也是共业。共业,就是到报应来的时候,参与共业的所有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讲的是什么

世上本来没有“我”这个东西,所以,实际不存在“打掉我”这个说法。说“打掉我”,是为随顺那些认为“我”真实存在的人而言的。“我”这个东西,就像你夜晚梦中出现的蛇,现在我们说去杀蛇,实际蛇并不真的存在,一

出离心讲的是什么

当你对轮回没有出离心时,生起虔诚心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对物质的攀缘时,思维空性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渴望时,修禅定是多余的。当你没有远离贪与嗔时,讲述口诀是多余的。 ——莲花生大士出离,并不是相上的

八万四千法门讲的是什么

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皆是为得道成佛而设,而八万四千并不特指现代数学含义上的84000,而是指无量多、不可说不可说多,即指一切也。佛教讲一即一切,《华严经》之华藏世界最能体现举一则一切皆摄入其中的奥妙。一即

不二法门讲的是什么

不二法门(bù èr fǎ mén),佛家用语,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今用以称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原指不靠言语传授,只靠内心思考求得大彻大悟的修道门径。后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