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来不是静吗?这一动一静之间的这个,要看清
 
人心不平衡,事事争。与人争,要改变他人,其实伤害了他人;与自然争,要改造自然,结果破坏了自然。每个小人物的心安定,世界就能安定只要有人的一天,只要有地球的一天,只要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天,就会有天灾人祸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大安法师《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简单的看看它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袁了凡改命。这是明代的一位读书人了。原来本来想从医的,结果由于遇到了一个会算
 
◎ 界 诠鬼的定义是什么呢?鬼类中的饿鬼比较多。鬼当中也有大鬼小鬼;有财鬼无财鬼。有的有钱有的是没钱的。有钱没钱不是说你纸钱给他烧得多他就有钱。纸钱烧得少他就没钱,这个是错误的。人死了不是烧点纸就能解
 
虚云法师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全把佛所说法包括无余了。因
 
亲鸾圣人曰:烦恼具足之凡夫,火宅无常之世界,万事虚假,无有真实,唯有念佛是真。烦恼具足的凡夫,贪得无厌,或嗔或暴,从早到晚牢骚满腹,此种凡夫所思所为,全部是谎言。这个世上,商界、政界、社会生活每天都在
 
到了夏天四处疯长,看似寻常的东西,其实是流传千年的名药,宋仁宗时曾被翰林医官院定为汤饮第一,可解毒、养胃、安胎。叶子、梗、种子,三味都是常用的中药。一、紫苏全身都是宝叶紫苏叶味辛性温,具有解表散寒、行
 
任何事情在世间都难以十全十美,但只要我们心中有佛,有菩萨在,就可以得到菩萨的加持,就能心想事成,满自己的愿。关键是我们念佛修行要有诚心,心中有佛,佛才能加持到我们。心中无佛,佛是无法加持到我们的,就好
 
父母对文化知识的态度,影响孩子的求知欲;父母的道德品质,决定孩子的品德高度;父母的坚强意志,决定孩子克服重重阻力的能力。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父母有多大的格局,多高的水准,孩子
 
禅宗有一个著名的公案,《五灯会元》卷五记载--师至慧林寺,遇天大寒,取木佛烧火向。院主呵曰:何得烧我木佛?师以杖子拨灰曰:吾烧取舍利。主曰:木佛有何舍利?师曰:即无舍利,更取两尊烧。这个公案故事是说,
 
视师如视佛,就是说要把师父看成佛。在《华严经》里说到,善知识者即是如来。这是因为佛灭度了,善知识要代表佛,替补佛处来传授我们佛法。为什么和尚翻译成华言又叫做亲教师?因为他要亲自用佛法来教诲我们。在世间
 
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在逐年增加,但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机体功能衰退及相关疾病仍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末,中国总人口数量超过13.6亿,65周岁
 
三月湿气开始大涨,这个经典名方,就能帮你赶走万病之源内容导读三月是雨水相对比较多的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空气湿气浓度大,故而身体也难逃湿气的侵害,像昏昏欲睡,身体沉重,肠胃不佳、精神
 
修行要有真正的常态。所谓真正的常态是说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今天该打坐就打坐,该念经就念经,该吃饭就吃饭,该喝茶就喝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心安了,你的家人心就能安,你周围的朋友心就能安,至少你影响到的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生。佛说八难中有盲聋喑哑,谓其难以入道而已。果能专精念佛,虽聋子不能听经,及善知识开示。瞎子不能看经,究有何碍。喑者无声,哑者不会说话,但能心中默念,亦可现生亲
 
如果有人问我:法师,我今年七十几岁了,随时可能会死,已经来不及参禅悟道,也没有太多时间去参访善知识,你可否告诉我有那一种最快、最直接的修行方法?我会告诉他:其实,不只是濒临死亡的人可以念佛,任何人都可
 
一. 施食这辈子会得到十种福聚:1.你不会中毒。2.毒蛇乃至坏虫不会咬你。3.刀杖不能伤害到你。4.王官不能嗔. 做官的看到你, 都不敢骂你.你看你威德力多大。5.大家都爱你, 尊敬你。6.天龙八部随
 
我们有些道友说,我一天念十万声佛,或者念多少万声佛号,才能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数字念得少的话,生不了极乐世界。我昨天在拜忏的时候,跟几个道友说:你想念多,没问题,释迦牟尼佛在戒经里头教过我们念佛。怎么样
 
极乐世界这么好,我们想去往生,往生的心刚发起来,又给泼了一瓢凉水,说随缘杂善不能往生,那我们就绝望了?不是的。依我们眾生的根机来讲,随缘杂善都很难修到,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边说:这个人,一天二十四小
 
正观敌色【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什么叫正观呢?用正念来观察,所以叫
 
第九定灭尽定之后,是否再来就能够证初果?(2010.09.19章华寺)答:禅定里面分四禅八定,还有最后的第九定,叫灭尽定。那这里问到的就是第九定灭尽定之后是否再来就能证初果?这个不相等,也没有直接关联
 
问:修行安般念,见到禅相之后入禅。请问入禅之后是否就能知道过去世的一些事情,例如生在何国,是何许人等?帕奥禅师答:不能,因为那是属于宿命通的范围。通过安般禅那之助,你能够轻易地成就四界分别观,然后更进
 
问:师父您好,我念佛已有半年,但总觉得意根难摄,只有观字念觉得比较摄心,但太慢,一天就能念一千,请教师父能否告知一些好的方法,南无阿弥陀佛智随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比较适用简单的摄心念法就是边念边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