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惟传法师:“观”只有在坐禅的时候才有那种感觉呢?
2025-08-17 12:59

师父刚才您讲到那个观,其实我是想了解一下,因为我看师父的课程大概两年多,我看到我自己问题的时候,我想知道是不是不一定是我在坐禅的时候看到,而是我自己平常的时候,有时突然间就想到我自己的缺点,请问师父是不是这不一定是“观”,“观”只有在坐禅的时候才有那种感觉呢?(2010.3马来西亚12)

答:好,不错。观,打坐的时候,到后面止观双运,这时候就是要逐渐去开发我们这个反观觉察的能力,包括见法的能力,这是后面的“法念住”就会有,但是我们有强调的就是要学到活生生的法,包括说为什么我们要练习“经行” ?为什么要练习“动中禅”?那个都是要让大家学到在日常生活中,你也随时都能够有“明觉”。

那你有参加过禅修之后,这个就好像说你有来参加训练,那这个训练它会增强你的各方面的能力——反观的能力、明觉度的开发。明觉度开发,你反观能力就会比较强。那要应用这些“明觉”带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历缘对境之中。

为什么我们很强调“身念处”的开发?所以修行,不是光是打坐啊,不是光是坐在那里看“觉受”,这是一个阶段而已啊,你要学到:我出了禅堂处处一样都是在开发“明觉”;我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开发“明觉”。你有开发“明觉”,这时候,当我们在历缘对境的时候,有什么冲突,或是我们心量狭窄,或是我们有起贪,有起嗔,以前我们看不到,那现在因为有在开发“明觉”了,哦:当我在起贪,历缘对境,“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有起贪,马上你就可以觉察得到,一样,当下就是止观双运。你有看到当下六根跟六尘接触起“贪”,这就是“四念处”里面后面的“法念处”,这样知道吗?所以“止观”方面不止是在禅修期间,更重要(是)要学到活的,在历缘对境中,要能够运用、要能够看。

所以以后你们就会慢慢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在历缘对境中的修行。还有很多很深层的习气,那些习气啊、我慢哪,通常……好了,讲到这里,还是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大家来听经、闻法之后来禅修,这些都是初步的结缘。如果你要继续再上来的话,最好你要再继续深入闻思,而且禅修,要最好能够再专修一段期间。或是有因缘,那你承担法务工作,承担法务工作的过程,有更多时间在跟同修们会有生活在一起,那这时候我们很多的习气、毛病就会流露出来。如果有因缘,然后我又在附近的话……就好像说,我们在台湾、台湾我们解脱道学苑,那这些承担法务工作的学员呢,因为他们也发心在承担。那在承担的过程,很多的毛病、习气就会一一的浮现出来,这时候针对这方面来跟你讲,你才能够真正看到深层的问题。那个都是在历缘对境它才会呈现出来。这个没有历缘对境的历练、呈现的话,你打坐再久,你都看不到的,你闭关再久你都看不到的。

所以深层的那些结缚、习气、毛病,都是在历缘对境的时候,他才会呈现出来。只是呈现出来的时候,通常如果我跟你说这里边有问题,如果你身心不够柔软的时候,通常你是不以为然的,你会起烦恼,你会认为师父误解我,不了解我,所以会有很多的那一种不满:觉得,啊,师父也不了解我,他不是明眼人,算了我到其它地方去。像我这么发心的人,别人都是求之不得、都是捧我。来这里你还要讲我、讲我种种问题,这些我根本不以为然哪,错都是在别人,明明那么明显是别人错啊,师父怎么讲我有问题?所以你会(找)很多的理由,然后让自己回避开,逃避开。

所以为什么说你修行真正要面对那个“自我”你是要有大丈夫气魄。这样知道吗?所以我通常都会先鼓励大家:你要成长上来、成长上来啊。然后慢慢啊,所以有的学员就会跟我讲:师父,我已经准备好了,你放马过来!呵呵,当我一讲,有时候很快就会翻脸。“放马过来”,好啊,我一出掌,你就都死掉。

通常是这样,你们如果真的有道心、有道骨,我才有办法协助你深层问题的反观、照见、突破。如果你的柔软心不够、道心不够,那通常就会说:好了,继续再结善缘啦。

所以像我们在场就有几位从台湾过来的,这些学员他们也知道在这成长的过程,真的我们很多深层的习气、毛病自己很难看得到,那当我跟学员讲的时候,通常第一次能够真的虚心接受,回来之后就能够反观照见到自己问题、柔软心接受的,不容易!不容易。不过就是这样啦,您们放心啦,在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我不会出招啦。这个是这样。

所以我跟大家勉励一点啦:“出世间法”跟“世间法”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世间法的修行,它是让你肯定“自我”,让你越做越有成就感,让你越做越乐,然后很高兴,麻酥酥。但是我要跟大家讲,就是说,如果你一直停留在这种阶段的话,你只是在累积一些善根福德因缘,你还没有真正进入心灵的净化,“意根”的净化还没有。所以这些变成只是在结善缘,结善缘还在其次,另一种情况是:你不断的在增强那个“自我”,你也不知道。所以有时候就会变成“越修越行”。

那“出世间法”是不一样的,“出世间法”它就是协助你真正心灵的净化。那浅层的这些“心结”啊、浅层的这些“毛病、习气”我们自己通常可以看得到,但是只要逐渐的进入后边的,通常一般都不容易看到。

就比如说,我们承担最多的,这一两年来,我们承担最多的,就像我们的秘书长啊,他就在前面,他确实……而且他很发心,他承担的事情很多,然后有时候我就会跟他讲,因为在他有痛苦、有烦恼的时候,在一些历缘对境中产生一些痛苦、烦恼的时候,我就跟他讲说:这里面你的问题在哪里,心量不够宽大啊。他最初听了也不以为然哪:我心量已经这么大了,怎么师父都还讲我不够大?当然没有这么凶啦,只是背后会有这样的、会有很多的嘀咕啦,奇怪,师父好像都…我觉得我已经这样认真在做了,我觉得我已经够包容了,心量已经够大了,怎么师父觉得还没有过关?但是,慢慢点出他的问题之后,然后经过一二天的消化,他会去看到:啊,确实。

所以真正出世间法的修行,那是要勇于面对自己,你真的想要成长,真的想要脱胎换骨,你道心够,柔软心够,这时候,我就会回馈你,只是最初的时候跟你所想的会有很大的落差啦!不过你如果能够接受得了的话,你的生命蜕变、成长、提升就不一样了。

修行之路、心灵净化之路就是心灵成长,整个宇宙的心灵品质如果我们把它用一百层楼这样来比喻,人类、地球上的人类一般是处在二十五层到三十五层之间,这是一个比喻啦,人类是活在三度空间。但是要知道,后面继续还有四度、五度、六度、七度、八度、九度空间,所以人类是处在整个宇宙众生心灵品质里边的中、下阶段,还没有到中间呢!也就是说真的还有很大要成长的空间,那希望大家能够虚心的学习。

“出世间法”很不容易遇到,但是通常也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空海也会常常做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明明你希望我协助你,但是当我真正要协助你的时候,哇,有时候你就会哇哇叫啊、反弹啊。但是这个关卡如果你没有突破的话,你就是会继续停留在原来的世界里边,你的心胸肚量没有打开的话,你就是继续停留在原来的世界里边。就好像你电脑里边的这个病毒,你没有扫毒掉的话,你的运作就是会有问题。

所以有因缘,如果你们大家有这种魄力啊、决心啊,希望我协助你啊,如果你看得起我,希望我协助你啊,那我会回馈你。

但是在你还没有准备好,你如果还只是喜欢听……听一些美美的话啊,或是喜欢听一些夸赞的话啊……当然我会看情况了,不过我是希望大家:真正的大爱,它不是溺爱,不是宠坏,那真正的“大爱”,他就是协助大家生命成长,做你自己。那在这个成长过程中,跟大家先勉励一句话: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通常一个人要成长、蜕变的……一层、一层要在蜕变的过程,他会遇到痛苦。那你能够真正的柔软心的反观、接受的话,你的成长就很快。

所以通常都会跟大家勉励:身心要柔软,身心越柔软,那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真正结“出世间法”的缘。如果你的决心、魄力不够、道心不够、柔软心不够,我们只能够结“世间法”的缘。

所以这方面先跟大家做一些预告啦,空海是无所求,我不会去……因为我本身对这个世间,对众生我是无所求,因为我本身我没有欠缺什么。那对这个世间、对人类,我就是一种感恩、回馈的心。这一期有因缘来地球、来人间,那我就……有因缘那就感恩、回馈,你们需要我回馈什么我就回馈你,如果我有的,那对你也有好处的,我就回馈;需要我帮助,那我就回馈,那我所做的回馈,都是无条件、无所求,我也不会要抓取弟子。所以,完全跟大家所结的都是单纯、很单纯、很纯净的因缘。那你希望我们结的是“世间法”的缘,我们就结“世间法”的缘,你希望是“出世间法”的缘,我们就结“出世间法”的缘。这个完全都是看众生的需要而定。

End

只有接受一切才有开始

◎ 寂 静我们活在一个大家都在演戏的世界。比如有人说我那么有智慧,现在告诉大家,其实我也是在装啊,装样子!我们都是人,人所有的烦恼痛苦,我都会有。因此,我们不能总是装样子,骗自己后去骗别人。我们要一起

宗性法师:缺乏信仰的综合症

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信仰,这个药方是给现代社会开的。现代社会面临很多问题,总的来说根源就在于缺乏信仰,以至个人道德修养失落,公德荡然无存。在这信仰失落的时代,大家普遍感觉无依无靠,内心空虚、浮躁,就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倓虚法师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口时,住到佛教宣讲堂,那里边的人,都是我在家时的老朋友。我走之后,原来开设的那间小药铺

圆瑛法师:佛弟子如何修身摄心

◎ 圆 瑛我佛所说法门,因机施教,犹如对症开方,由众生有种种病,故佛说种种法。果能信解依修,无不得益。是以称为无上医王,乃能医众生之心病者。一切众生,皆依妄心,迷惑不觉,妄执此身为我。因有我执之病,遂

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 倓 虚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 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

“三车和尚”窥基法师:玄奘认定的衣钵传人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

慧律法师开示的小故事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去参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就坐在那藤椅上。那时候我在南普陀佛学院,因为我们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大殿,大的、小的统统拜,我们没意见。因为煮饭九点十五分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亲人死亡时的习俗,却与佛教的道理有相同之处。比如相信人有灵魂(佛教称作神识),死后要过头七、二七、三七,一直到七七(49天)。这也是从佛教《地藏经》中

律航法师

◎ 陈义孝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大师念佛是用并耳念佛法,即将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字字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

若衲法师

临安上天竺沙门若衲法师是宋代著名高僧,奉旨住锡杭州上天竺。法师经常带领徒众 千人修行,为大众弘扬一心三观、十乘观法、五重玄义、六即之道。法师辩才无碍,出言如泄悬河,堪称为当代四依。南宋淳熙三年,宋高

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寺,后来住在安徽丹阳的妙果寺。元武宗至大初年(1308),皇帝下诏解散净土莲宗,优昙法师十分恐惧地说: 我承受净土教法将近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宣 化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途中见一位老修行在打坐,小鸟在他头上筑巢,衣服都已破了。玄奘法师用引磬为老修行开静。老修行问:你从何处来?玄奘法师答:我从大唐来,现在去印度取经。

弘一法师往生的最后时光

陈慧剑1942年七月初,永春王梦惺居士二度聘请弘公到永春宏法,并寄来旅费,为弘公婉谢,也将旅费寄回去了,一心在温陵养老院安居。到中秋节这天,在开元寺尊胜院讲《八大人觉经》,由广义法师译闽南语。此时,他

玄奘法师到凉州

◎ 觉 悟玄奘法师遍谒了各位大师,广泛吸收了各家的学说,经仔细推求,发现各有所主,按之佛经,有合也有不合,无所适从。因此发誓亲自到西方向人求教疑难之处,同时取得《十七地论》来解众疑,这《十七地论》就是

印光法师辩一心不乱与佛念三昧

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身是佛教禅定的修法之一,欲得三昧,必须达到一心,达到一心者,则自得三昧。如莲池说:至于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于凌波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玄奘法师

◎ 汤用彤玄奘法师(602-664)俗姓陈,名祎。隋仁寿二年生于缑氏之陈堡谷,即在嵩山少林寺之西北。兄弟四人,法师最幼。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于东都净土寺。因其奖劝,法师十三岁出家于洛。好学不倦,跋涉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善 缘 1937年梦参法师奉倓虚法师之命,到厦门万石岩万石禅寺邀请弘一法师赴青结夏安居,讲律弘法。弘一法师应允,并与梦参法师立下三个约定。本文记述的是1937年弘一法师在青岛湛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圣 严今天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

刘素云:智慧开了,是一种什么感觉?

什么时候能做到外面的境对我丝毫影响都没有了,要说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有,不是一点儿没有。你比如说有时候遇到小事,不往心里去,影响不了。现在就如果遇到所谓的大事,能够经得起经不起?真得考验,但是我总的自我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 虚常惺法师名寂祥,族如皋朱氏。母贤且慈,五岁亲为授学;以其颖慧而端静,才九龄送福成寺依自诚长老落发为弟子。长者独具只眼,当清末佛门多难,识其为僧中弘护才,乃使入学校读;旋升学如皋省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 一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

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 濮存昕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个?濮存昕:很有幸,我演了影响我人生的两个角色--电影《一轮明月》中的弘一法师和电影《鲁迅》中的鲁迅。但是,在商业放映渠道

遇到这种情况,心里是否感觉很风光

忏云法师某某师!要是有人,你在那讲经说法,或者你在放蒙山、结手印,他啪嚓啪嚓啪嚓!都给你照相,你在那坐着,心里感不感觉很风光?或者是,大家拥护之下,出来捻香,在中间一走,感觉着,有没有一点风光?那时候

学诚法师的楞严感悟

【楞严经和大乘经典的当机众】常讲的几部大乘经典,古人读起来都不费什么劲,现代人读着就吃亏了,因为都是文言文,我们读的时候,除了一些有古文功底的人,大多数都要先熟读古代行文,然后在心里转化成方便理解的白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慧 律充满热诚的人,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四周的人。知足的乞丐,强过贪求财物的富翁。快乐就像一副眼镜,可以校正你心灵的近视。快乐有如香水,向人们洒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几滴。土木工程的技师,懂得如何疏

证严法师的大智慧

袁瑶瑶  1.两个小故事在接触慈济前,我对证严法师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陪阮义忠至台中分享拍摄希望工程的心路历程。演讲结束已是傍晚,两位慈济师兄、姊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谈到法师,其中两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

法师答疑

问:我原先诵经,后来就把一切经都放下了,就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吗?师父:如果你能念得相应的话,一心念阿弥陀佛,真的能够降伏其心,心里越念越清净,越念越安稳,身心愉悦,善根增长,精神提高,法喜充满,

印光法师弁言

印光法师弁言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

诽谤法师的惨烈现世报

诽谤法师的惨烈现世报◎ 倓虚法师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过多少波折困难,才能慢慢成功。尤其当一个办事人,必须虚心下士,任劳任怨,各方面去凑和,末了还不知事情成功不成功。无论其

惟贤法师论人生

人生问题是很重要的。人为万物之灵,既然具有灵性,就有异于一般生物。一般生物只是吃喝睡眠,而人类,就要发挥心灵,要善用其心。恩格斯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忽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假若忽略的话,那么洪荒时代

学诚法师:但行善业,福报不求自来

网友:弟子是生意人,看着各商家的竞争,自己又能力有限。是不是可以理解各人各有福报,还得不断进取,但争来争去又感觉好累啊。学诚法师:福报的多寡,以宿业为主因,今生的努力奋斗为辅助条件。所谓的竞争,其实也

圆瑛法师开示四念处观

圆瑛法师开示四念处观主席!各位来宾!各位道友:圆瑛今日叨承开会欢迎,实不敢当。回忆十年前,曾来此地为筹集经费,救济祖国伤难同胞,以尽国民天职。返国后,日人指为抗日分子,遂被逮捕,饱尝铁窗风味,二十八天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

五分钟静坐法:圣严法师传授人人可用的放松妙方

五分钟静坐法:圣严法师传授人人可用的放松妙方一些人以唱卡拉OK、跳舞、喝酒、飙车、开车兜风、钓鱼、登山、划船、打球等,作为放松自己的消遣娱乐。这些活动的确可以调整生活的节奏、转换生活的环境,能使身心得

当法师的必备条件

当法师的必备条件◎ 倓 虚倓虚大师(1875-1963)是中国近现代佛教高僧之一,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卷传人,是近代将佛陀的精神和思想发扬广大的践行者、革新家、教育家。他戒德庄严,学识渊博,辩才无碍,深

印顺法师谈财富——财富的积聚与消散

财富究竟属于谁财富,到底是属于谁的?这个看来简单的问题,实际上非常复杂。这要从三方面去说。 从先前的因缘说,那就是宿因则共,现缘或别。这是说:从以前业感而有的宿因说,大地、河山、火、水、田、园、一朵花

大安法师答疑

居士问: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字。请问法师,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大安法师答:除

耀智法师谈读书

读书须务本读书贵躬行读书尚悟性读书可医俗读书须勤奋读书须务本先贤有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由斯可知,孝悌是立身立德、为人处世的根本。孝是对长辈要承事供养;悌是对兄长要恭敬尊

《印光法师文钞》的面世

◎ 黄家章印光,陕西郃阳(今合阳)人,俗家姓赵,名绍伊。出家后,法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印光是中国近现代净土宗的一代宗师,他圆寂后,被佛教缁素公许为莲宗第十三祖。史载,印光的个性刚毅,颖悟力强

圣严法师自述拜求观世音菩萨感应

圣严法师自述拜求观世音菩萨感应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

忏云法师开示拜佛的好处

忏云法师开示拜佛的好处拜佛的好处一、得妙色音--多拜佛、罪障消灭、相貌会转变为好,声音和身体会庄严起来。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德威,说话会得到别人自然信服和尊敬。三、处众无畏--拜佛精进

济群法师答疑

 一、两全其美,不是不可能的问:世间人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难免会很执著。因为执著就会带来痛苦,导致活得很累。于是很多人就会向往出世的超然,可是同时又不愿放弃世俗的事业和生活。如何才能做到这二者并行不悖

元音老人浅释大愚法师“解脱歌”

大愚法师作的《解脱歌》,是步永嘉禅师《证道歌》原韵附和的一首歌。大愚法师平生著录很少,除了《解脱歌》外,就是临隐居之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首告别诗。《解脱歌》很珍贵,把我们修法怎样用功,怎样证道都说得很清

诽谤法师的现世惨报

诽谤法师的现世惨报倓虚法师  世间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容易的。想成功一件事,不知经过多少波折困难,才能慢慢成功。尤其当一个办事人,必须虚心下士,任劳任怨,各方面去凑和,末了还不知事情成功不成功。无论其成

净慧法师与一位道长的对话

在某地一山间路上,净慧法师与一位道长迎面相逢;虽互不相识,但相互问讯。擦肩过后,道长停步转身:道长问,佛大道大?净慧法师答:自性平等,无有大小。道长问,僧高道高?净慧法师答:直心是道,无有高低。道长问

大安法师开示

一、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问: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大安法师答: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

任杰:回忆我的亲教师观空法师

回忆我的亲教师观空法师任 杰 口授栗拙山 整理今年正值当代高僧、一代佛经翻译家观空法师圆寂十周年。法师是于我有恩的大善知识,我想通过缅怀法师的功德来纪念这位大德,并作为将来继续值遇、亲近善知识的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