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玄法师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他正想细细道来,老和尚只是淡然一笑: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听到这个小故事时,深深被老和尚的智慧与幽默所折服,自己的因果自己负责,别人做的事说的话,其实与我并没有关系啊,倒是说这些话的人,心中满是曲折是非,岂不是正是坐上了生死烦恼的过山车吗?正如慈航菩萨说的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耳朵皮硬,就少了许多烦恼!
从前广钦和尚在山中闭关十三年之久,回到寺院以后,大家早就听说过他在山中感化猛虎、猿猴献果的事迹,对他恭敬有加,可他只是一心念佛,并不在意。更令人惊叹的是,每天夜里都在大殿禅坐,从不躺下睡觉,修行十分精进。
可是有一天,监院师和香灯师告诉大家,大殿的功德箱失窃了,大家议论纷纷,因为每天夜里,都是广钦和尚一个人在大殿里,如果不是他偷了,还会是谁呢?大家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他却一句辩解都没有,任由大家的诋毁和轻蔑。
过了几天,终于真相大白,原来监院师想看看这个闭关十三年的广钦和尚修为到底如何,便编了这个事故来考验他,这几天来,广钦和尚不为所动,可见是真的有定力、有功夫。大家听了监院师父的话,又对广钦和尚赞叹有加。
可真要放下别人的目光,实非易事。《东坡志林》里有一则小公案,昔日苏东坡居士以偈赞佛--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所谓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其中有毁、誉、称、讥四者都是与名有关,我们总是希求称誉,而陶醉、骄傲,却抗拒讥毁,而愤恨、逃避。
苏东坡自夸八风吹不动,派童子把这首诗从江北乘船送到江南的金山寺,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只是批了两个字放屁!东坡不服,过江与佛印禅师理论,哪知佛印禅师闭门谢客,留了一张纸条与东坡--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佛家常说放下名利,这一屁过江来,岂不正是为毁、誉、称、讥的名所缚吗!若是活在别人的目光之中,便过度敏感,心中则脑补种种根本就不存在的情节,因为自己的幻想,则容易无端地自负或自卑。这时候,无非是假装修行,难以面对内心的声音。
《续传灯录卷第十三》记载了宋代的白云守端禅师在杨岐方会禅师座下参学的一则趣事。一天,杨岐方会禅师问:您的剃度师父是谁呢?白云守端答说:茶陵郁和尚!
杨岐禅师便说起了禅林的公案,相传有一次茶陵郁和尚骑着小毛驴出门,从一座木板桥上经过的时候,小毛驴一脚踏翻了桥板,连人带驴一起跌落桥下,就在这时,茶陵郁和尚竟然豁然开悟,并作了一首偈子。说到此处,杨岐禅师便问白云守端:这一段因缘甚是奇特,您还记得郁和尚的偈子吗?白云守端笑了笑,便背诵起来: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哪晓得杨岐禅师听了,居然神秘地笑一笑,站起身来便离开了。白云守端十分惊愕,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他想了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天刚刚亮就到杨岐禅师那里去问他到底为何发笑。杨岐禅师去说,你看到乡村里最近有许多演傩戏的艺人吗?他们每年岁末都戴着面具演戏,乡亲们都围着看他们。
白云守端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回答说见过。
杨岐禅师说:汝一筹不及渠。--你肯定还比不上那些傩戏艺人!
白云守端更惊骇了,为何杨岐禅师会这么说?
这时候,只听杨岐禅师说:渠爱人笑,汝怕人笑!--他们还欢喜别人笑自己,你却怕人笑话!白云守端禅师听了,大彻大悟!
对变幻无常的外境如此在意,又怎能挣脱我执的束缚呢,而真正放下这些梦幻泡影般的心理负担,或许,我们也能取得白云守端禅师这样千圣莫能当的成就!从另一个角度看,对别人的言谈耿耿于怀,难免自取烦恼,而随意谈论是非,品头论足,岂不更是无聊地浪费生命!
《景德传灯录卷第三》记载,二祖慧可禅师晚年之时,韬光混迹,变易仪相,有时出入酒肆,有时过于屠门,有时在街头闲谈,有时随厮役往来。
有人不解,便问:大师是道人,怎可混迹于这些地方呢?
慧可禅师便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在生活的旅途中,建立对真理的笃定与对因果的责任感,炼出一颗自信心、平常心,坦然面对长处和局限,自然能够突破情感的难堪而更进一步,更不挂碍种种称赞与批评,直须任运而去。
 
End
圣玄法师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他正想细细道来,老和尚只是淡然一笑: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听到这个小故事时,深深被老和尚的智慧与幽默所折服,自
 
再有人说,说戒定慧,那这个佛号能包括吗?全都包括在内!戒定慧,师父说了,「三具净戒,统统在这一句佛号里,那戒定慧也在这一句佛号里」,你说你还缺什么?戒定慧都在这一句佛号里,你非得要分别分别,这个戒怎么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
 
每一个人都是上帝选中的信使,在人世间跋涉一趟,不过是为了给后人传递信息。路途中可能有豺狼虎豹,荆棘毒瘴,但上帝早给每人准备了两个锦囊。发现的人面对风雨安之若素,未发现的人则火急火燎跑上歧途。不要怪上天
 
当一个人开始喜欢把没有时间,没有钱挂在嘴上挂在嘴边时,人生已经开始变得丧气和不幸。时间和钱都不够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生活方式出了错。问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能不能去改变它。别把
 
人生无常,到底有多少年的时间可以真正把握住呢?任何人都难保在寿命内完成预定的计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握因缘际会,从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做起,付出爱与宽容、对人让步、给人成就,种植善因缘,转悭贪成布施,付出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别等坏了再去养!送你一套全身保鲜秘诀~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机器,和机器一样,每个器官、部位都有最初的设计使用寿命。如果我们能找到方法延长零件使用寿命的方法,就能减少机器的损耗和
 
早在上个世纪初,著名的心脏病学家,几任美国总统的保健医生怀特博士就第一个提出:从进化论角度看,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运动,对健康有特殊益处。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据美国《预防
 
编者按:人生之事,莫过于生老病死!世俗凡人的烦恼太多,多是由于不明白因果道理造成的,被世俗心牵着走,非常被动。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
 
  爱管闲事不一定是坏习惯。爱管闲事如果不等于爱八卦,那就可以了。如果老是喜欢八卦,那就不是爱管闲事。还是要看一看,哪些事情是归你管的,哪些不是归你管的。好心不能办错事,还是要有智慧。菩萨戒要求断一切
 
(一)时间的错觉很多学者在他们的论文内批评印度人是没有时间观念的民族;又批评佛经时间观念最混乱最不可靠,也有人批评中国人不重视时间观念。从现代的实用主义眼光来看,尤其是以西方社会工业功利眼光来看,无疑
 
修持吉祥天女咒是不分时间地点的,当然是任何时候都可念诵。只是在睡觉吃饭时默念更恭敬。“持咒”的“持”字就是说恒不放舍,佛经中常教我们持咒或持佛名号,但佛从未在哪部经中告诉我们在哪里不能“持”,在佛的眼
 
问:诸大丛林亦许居士坐香否。最长之香烧几许时间。腿子痛时,亦许暂放否。又参念佛是谁,话头如何参究。是心中称念弥陀名号而疑之耶。抑单提念佛是谁四字,不须称念四字名号耶。若一面称念一面参究,一心何能二用。
 
在家居士每天什么时间打坐好?二十四小时打坐是最好。如果每天半夜时,两点钟起来打坐更好。为什么?少睡觉、少贪睡、少做噩梦、少贪欲。所以说最好的时间,就是每天睡四个小时,就起来就打坐,这是最好的。有没有特
 
给观音菩萨上香步骤及讲究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么位置皆是好地方。2.不论佛殿
 
何谓诵读经典的时间,就是诵读经典需要选择的时间段、诵读经典时间的长短和诵读一部经典需要花费的时间,以这三个部分,总称为“诵读经典的时间”。那么我们就来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小部分。在佛教之中关于诵读经典
 
四面神是印度教中三主神之一的梵天,在泰国信仰中,他是财富之神,也会保护信徒的平安。四面神应该是最高人气的佛像,不过大家还是比较习惯称之为四面佛。四面佛手分执不同的圣物,如令旗、经书、海螺、法轮、权杖、
 
 打坐是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的,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只要你想打坐那就可以随时进行。但在打坐时一定要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也不要影响到日常生活,而且自身也不要受外界声音或环境的影响,这样效果才会好。此外在早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便过。日夜仅在一眨眼,春秋不过弹指间。我们若不抓紧时间修行,便会在这如梦似幻的生活中颠倒辗转,不知光阴易逝,顷刻便堕轮回。我们皆知要珍惜当下,可话在嘴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又难。唯
 
洪州建昌(今属江西)凤栖山的同安常察禅师,是凤栖山第一世住持,瑞州(今江西)九峰道虔禅师的法嗣。一天,一位年轻的禅僧问同安常察禅师:请问,什么是老师您的家风呢?同安常察禅师淡淡地说:我没有家风。禅僧感
 
「时间」是面对变动事件时所感觉的先后秩序,是变动世界才有的现象。「时间有宽度」是由本文首先提出的观念,宿命通可用改变「时间宽度」来解释。拉长「时间宽度」,才有可能从「现在」逆向进入「过去」。摘要:「时
 
人们面对变易,必然产生先后秩序的认知,此先后秩序即是时间,故说:「时间是变易的先后秩序」。如果没有变易,也就没有变易的先后秩序,因此没有时间。所以一切静止不动,时间就消失了。摘要时间如洪流的观念与真实
 
时间是一个物理量,可以测量其长短,常用的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等。我们每天在用时间,却不清楚它是什麽,时间非常神秘。如果有人要我拿时间给他看一看,我该怎么做呢?拿一个手表给他看吗?不对,这是手表
 
放生时间很长好吗?问:放生者,从买到鸟至放生仪规圆满,大约三个小时。请问这样的时间是否太长?答:太长,这些众生很可怜,它实在希望你赶快把它放掉,救它一命,你还要叫它搞三、四个钟点,你不害死它了,它不会
 
信众问: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慧律法师答:《地藏经》比较长,要三个小时才能念完,一般在家居士没有这么多时间,所以,放在初一、十五念就可以。诵《地藏经》的时间可以自己调整,法无定
 
时间随想我们经常都会说到时间:今天、明天、后天;或一月、一年。人们早已习惯用各种方式来表述时间。可是,时间究竟是什么?恐怕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感觉到。有时,我们会觉得时间过得很
 
说起来,这是非常遥远而艰难的事。解脱生死,并不太难,证辟支佛果,多则百劫,速则四生;一生三生,多至百劫,可证阿罗汉果;利根人修大乘道,即世可登六根清净位(已到生死的边际,即将进入初地的圣位了)。但要成
 
既然阿弥陀佛这么慈悲,我就可以随便了,反正无论如何佛都要救度我。此是邪见。阿弥陀佛虽未设戒善为往生条件,但戒善是佛弟子的分内之事。一个领受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人,必能体会我身如此庸劣,阿弥陀佛却毫不嫌弃
 
为什么禅修后感觉时间过的比以前快很多,一下就过去了?答:禅修以后感觉时间过得比较快,或者比较慢,那都是触功德当中的一种感觉,这个没有什么好不好。快很多或慢很多那都无所谓,也就是你有进入到某一种状况就对
 
时间是没有知觉的,它只是前进而已一个行者在跑香,不是一直前进就好了,他要 很清楚的知道「心法、色法之间」是怎么样运作的。但是,这个运作当中有凡圣之别,你有没有觉察到?─────────────────
 
为什么心静不下来,坐的时间就不长呢?答:那是当然的啊!叫你降伏其心,你心静不下来怎么坐得长?坐在那边就一直乱乱动、乱乱动,怎么坐得长,一定坐不长的嘛。
 
善士问:一边要追求财源滚滚,名利双收;又一边要追求解脱成佛,这样如何求得呢?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不知道怎么圆融,请师父开示。达照法师答:这个就像小孩子看着前面烧的火炭通红,很漂亮,一手就想抓回来。唉,这
 
问:大悲咒每天要念49遍,请问法师如果今天没时间念,明天补起来可以吗?还有可以替别人(比如家人)念吗?答:实在没有时间的话,改日补充起来也是可以的。替别人念,功德还是自己得到多,别人得到你回向的少部分
 
问:大悲咒每天要念49遍,请问法师如果今天没时间念,明天补起来可以吗?还有可以替别人(比如家人)念吗?答:实在没有时间的话,改日补充起来也是可以的。替别人念,功德还是自己得到多,别人得到你回向的少部分
 
智海法师答:其实,学佛并不妨碍我们自己工作,也不妨碍我们自己学习业务。相反,我们能够很好地学佛,对于提高我们业务能力,会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我们学佛,质量性问题更重要。学佛其实就是追求智慧、追求真理、追
 
弟子问:师父,好多居士念经、打坐、做功课等等,我都没做,那怎么修行?慈法法师解答:这些生活之外的打坐、念佛等等熏修做法还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说恰当的运用它,不迷失,不被制约,都是修行。没有一个
 
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时间。什么叫「胜解」?「胜解」
 
问:修行要经多长时间才能圆满?净界法师答: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
 
烦恼多因管闲事慧开禅师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即是人间好时节。”被自己的师父引用为生活禅曲,真的实在太贴切了。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烦恼往往来自这些闲事,更加不可思议的是,
 
问:爱管闲事怎么办?明一法师答;这样的问题解决起来最简单,不该你管不管就是了,该你管的时候有条依条,无条攀例,按照规矩去做就是了。只要秉着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善用其心,善待一切的思路去做绝对水到渠
 
顶礼法师,阿弥陀佛。法师您好,有个问题想请教,多谢。我身在国外,知道该学英语,但是有空的时候我就是喜欢听经、念佛、看佛教相关的资料,觉得其余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很长时间了,我都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请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弟子有一件事很苦恼 的事情我和妻子以前做生意赔本了还欠人家不少钱让父母很上火这都是我的错害得父母。他们说我们这几年一直往外走来往了家里什么事也没有。想借我买房的名义收点钱可是我
 
问:请问禅师,对于持守一日的八戒,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时间?有些人从晚上七点持到隔天晚上七点,在这之前与之后都吃晚餐,看起来就像是只持七戒而已。于非时,什么食物可吃及不可吃?麦片、牛奶、美禄、好力克、黄豆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师父,请教师父,饭后多长时间可以打坐念佛,另外弟子可不可以参加一些网站的共修,因为考虑到他们共修的回向和我们的回向文有所不同。智随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时间自己把握,腹不胀,打坐不昏
 
助念只念佛可不可以?助念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助念完全念一句佛号就够了,不需要其它的。助念内容太多,反而碍事。助念的时间,视不同环境而定,长可三天,短则一天,或八个小时等。视因缘而定,尽量多念。目前有一些
 
问:有人说:「人死亡的时候有如生龟脱壳。」那么死后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器官捐赠是否也是菩萨道的行为?如果舍心不够,如此做是否会影响往生善趣?生前应该如何作心理建设呢?帕奥禅师答:死亡之后捐赠器官就像将吃剩
 
静坐时间以多久为宜?初学者从五分钟开始,慢慢增加到三十分钟,可以先坐一次五分钟,然后出定,身体轻轻左右摇摆,调整身心过一会儿再坐第二次五分钟后再出定,再第三次五分钟,当第三次五分钟时问到,还想再坐时,
 
承询修定问题,甚为惊愕。老学长早岁皈依印老,虔修净宗四五十年,今日仍欲舍念佛而习定,足证念佛之法,真实难信也。灵峰大师常云:一句佛号念熟,则三藏十二部极则道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都在里许,三千
 
黄念祖答:劝不可减少念佛时间以习定承询修定问题,甚为惊愕。老学长早岁皈依印老,虔修净宗四五十年,今日仍欲舍念佛而习定,足证念佛之法,真实难信也。灵峰大师常云:一句佛号念熟,则三藏十二部极则道理都在里许
 
问:等觉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我等凡夫怎么能在二、三年中修了心中心法而破无明,并能住六道里而度生呢?元音老人答:不是修心中心法的人都能破尽无明住六道里度生,而是看各人所证深浅,随自己愿望往生净土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