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星云大师:第十五节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
2025-05-27 09:13

第十五节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

更深夜静的时候,玉琳被幽禁着的这间囚房,沉寂无声。

他上午被捕以后,直到这时候还没有吃东西,肚子饿得很,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上午没有人送东西来给他吃,晚上刘县太爷派人送晚饭来,又过了出家人过午不食的时间。

月光如银似的照进囚房里来,风清、人静,玉琳好象坐在禅堂里一样,他把人间看得恬淡到极点。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肚子越发饿起来,他微微的感到困倦,他觉得饿罪比死罪难受一些。

他想起那个被杀害的丫鬟,他默默的念着佛号与佛经,为这位不幸的死者祝福,祝福这位可怜无辜的冤魂早登佛国。

玉琳的心中有数,杀死小丫鬟的凶手究竟是谁,然而他为了不愿恼害众生,所以他很乐意的代受这无辜的罪名!

坐囚牢的人都说失去自由的人才知道自由的可贵,然而,在玉琳,他被拘禁在这囚房中,除了觉得肚饿以外,他没有感到别的不自由。他的身体虽然被束缚了,但他的心是感到非常自由的。

玉琳对于这世情冷暖虚幻不实的人间,丝亳没有留恋的念头,要有,那就是他舍不得他唯一依归的佛教,他发愿来生做一个能干的出家人,不要像今生有这许多的业障和磨难,以便能让他振兴佛教,广度众生。

这一晚就这样的过去,第二天一早,翠红就又赶来了,她这次带来很多吃的和用的东西,她见到玉琳的时候,已不像昨日那样的伤心,她把东西放好后说:

『师父!太使你受委屈了,小姐知道你招供以后,哭得真是死去活来,她说她对不起你,她已经着人星夜的进京,请老相爷回来救你,请你再不要冤屈自己,千万不可随便的招认。这里是早点。是小姐亲自为你做的。』

『你们真是想得天真,这里离京城有多远的路?我这个杀人犯还能容得这么久吗?而且,我已招认了,就算王相爷回来,王相爷敢藐视王法吗?』玉琳说着的时候,还微微的笑着。他没有看醒群为他做的什么早点。

『我不懂你为什么要冤枉自己,为什么要承认自己是个杀人犯,诬蔑自己是个谋财害命的人?』

『冤枉自己,诬蔑自己,这并没有多大关系,这世间上有数不清的人被人冤枉,被人诬蔑,那才真是冤枉哩!』

『我晓得凶手不是你,是我们相府里的』

『翠红!少说,你又在冤枉别人,诬蔑别人了!』

『你怎么有这样古怪的见解和性情,你没有了解小姐和我们对你的心。小姐说,她宁愿替你受刑,也不愿让你招受无辜。』

『杀人偿命,一人犯罪一人当。你回去告诉醒群,世间上的事情太多。请她不要再闹出更多的是非和笑话来。』玉琳好象生气的说。

『你不要这么固执,我愿我的生命牺牲,必要的时候我也要说出凶手是』

『翠红!请你住口,这不是儿戏。我杀人是有杀人的证据,别人杀人没有杀人的证据,那时你冤枉别人,诬蔑别人,白白送命又何苦呢?』

『唉!』翠红的眼泪又像珍珠似的滚下来。

『翠红!不要伤心,因缘和业力主宰一切,我们无庸为此悲哀,要紧的是我们再不要去作恶造业。』

『你这样的牺牲,太崇高伟大了!』翠红揩了一下眼泪,非常的感动。

『不要那么说,这是修学菩萨道的人应该如此的。』

『请你吃了早点再说吧!』翠红把装早点的盒子打开来。

『你没有来的时候,他们已经送来给我吃过,饭碗在那边还没有收去。』玉琳用手指着一个空饭碗。

『他们做的没有这个好吃,你再吃一点!』

『饱了!吃不下!』

『那你就留着慢慢吃吧!』

『不!翠红!我到千华庵以后,有没有命令你为我做过事?』玉琳问。

『没有!』翠红怀疑的望着玉琳。

『那么,我现在请你把这些吃的东西拿去那边的囚牢中分给他们吃。』

『这是小姐亲自做的。』翠红现出疑难的样子。

『他们都是和我一样的人,你不要生分别心,赶快送去,他们是会感到饥饿的。』

玉琳诚恳的晓以大义,翠红终于很感动的把所有带来吃的东西分散给满牢的囚犯。

等到翠红分完回来的时候,刘县官命人送来一张通知单,通知今天下午再开庭审问玉琳,希望千华庵中派人出席观庭。

翠红没有敢再多耽搁,很快的告别玉琳,回到千华庵中把下午又要开庭审问的事告诉醒群,告诉庵中一切的人。醒群听了以后,她稍为考虑了一下,她就预备下午亲自去县衙,她要告诉县官不可以玉琳招认为准,应该要再多访查,另捕凶手。她觉到如果不是这样,无论如何也对师父玉琳不起。

醒群要亲自去县衙的事,给吴师爷知道了。吴师爷听说玉琳招认杀人的事后,满心欢喜。他即刻要求醒群不要有劳千金玉体,他愿意代醒群去一趟县衙。

醒群见到吴师爷愿代她去,心中也着实高兴,她觉到吴师爷毕竟是一个肯帮忙别人的人,她就把自己的意思吩咐吴师爷,吴师爷的口头上都一一的应承。

宜兴县衙门的法堂上,坐着像包文正的刘县官,还有吴师爷和几个书写的记录以及吆五喝六的皂役,玉琳则态度很自若的站在堂下,既不欢喜,又不恐惧。

『玉琳和尚!昨天你所招供的都是事实吗?』刘县官拍过惊堂以后问。

『是的,完全是事实!』玉琳看见吴师爷也在座。

『你为什么要杀死她?』

『昨天都已说过了。』

『杀死人要抵命的,你不怕死吗?』

『不是怕死的问题,是因果报应的问题。』

『你有什么遗嘱没有?』刘县官说的时候,也深长的叹一口气。他也很感到奇怪,一个如此年轻庄重的和尚,既然懂得道理,为什么要犯此大罪,而且又不怕死。

玉琳稍为犹豫一下说道:

『我对一切人都没有话要讲,唯有几句遗嘱想叮咛你。』

『你有遗嘱叮咛本县?』刘县官给玉琳说得如堕五里雾中。

『是的,我有遗嘱叮咛县太爷。』玉琳朝刘县官及吴师爷又望了一眼:『假若我执刑以后,我望你县太爷不要把这案子公告,即使公告的话,也请你不要涉及「和尚」的这个名词。』

『你意思是在告示上只写你的名字,不要写你是个和尚?』

『是的,因为这是我个人的罪业,「和尚」是我们清净高尚的僧众称呼,我不愿让人知道「和尚杀人」的这句话,这样我将对不起佛教,同时,若是如此,让人民对「和尚」生起轻慢的心,他们会获无量的罪业。』

『你的心地很好,本县决定依照你的意思去做。』刘县官就没有想到有如此良心的人,决不会杀人。

『你还有什么要说吗?』

『没有!』玉琳再不多说。

刘县官叫人把玉琳说的话记起来给他去捺个指印。

『师爷!』刘县官掉头对吴师爷道:『贵相府中虽然是一名丫鬟被害,但现在已判这位凶手抵命,师爷的尊见如何?』

『这是罪有应得,罪有应得!』吴师爷连连的点头,一脸的奸相!

吴师爷的这几句话听进玉琳的耳里,一阵伤心,几乎要流下眼泪来。他又朝吴师爷看看,吴师爷装不知道。

『老相爷不在府中,本县如此判决,相爷回来不会有什么异议吧?』刘县官位小官卑,还有点不放心。

『不会!不会!』吴师爷答。

『那么,相爷的千金为什么要为玉琳否认他是凶手呢?』

『因为她已出家,不忍见同门的人受害,这完全由于儿女情长,我们不能因情废法。』

『好!就如此办,退堂!』刘县官长袖一拂,站起身来。

正在这时候,疯疯傻傻的玉岚踉踉跄跄的走上堂来,嘴里不住狂呼高喊:

『冤枉!冤枉!这个世界全是冤枉!』

『你是那里来的和尚?』刘县官怒斥道。

『我是玉琳的师兄玉岚,我请求县太爷快快放出我的师弟。』

『为什么?』

『因为他不是凶手!』

『他不是凶手,谁是?』

『凶手坐在县太老爷的身旁边!』玉岚说话时,用手指指吴师爷。

刘县官朝吴师爷看看,左右的人都大惊失色。

『师兄!你』玉琳想阻止着他的师兄。

『与你无关,不要你管!』玉岚回答。

『你是指谁?胡说!』吴师爷怒骂玉岚。

『我是指你,你是杀死那个小丫鬟的凶手呀!』

『他简直是一个疯和尚,』吴师爷指着玉岚,对刘县官说:『玉琳杀死人是有证据的,而且玉琳自己都招认了。』

刘县太爷听后,又坐下来,就对玉岚道:

『你这个和尚是不是神经失常?你怎么胆敢来诬蔑相府中的师爷?玉琳杀人是有证据的,而且他自己都招供。』

『法律不是保护高官显要而来欺压平民的呀!我不是神经失常,我也不敢诬蔑宰相府中的师爷,实在说,杀人的证据可以伪造呀!』

『你能说出这些原委和另有证据吗?』刘县官又拍了一下惊堂。

『县太老爷!你要知道吴师爷妒嫉我的师弟玉琳,他怪玉琳在千华庵中丢了他的面子,他就偷窃玉琳的佛珠放在小丫鬟的手中,又把丫鬟的金银饰物拿下来包在玉琳的袈裟中,在玉琳睡觉的时候,吴师爷去偷窃他的佛珠,遗落下的烟斗,这时候还在玉琳睡觉的那张床下。县太老爷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即刻派人前去检查!』

『你在血口喷人,』吴师爷骂玉岚:『你把我的烟斗偷放在他的床下,跑来栽害我,真是罪该万死!』

吴师爷口上虽这么说,心上可早就慌起来,他很怀疑,难怪昨天无论怎样寻找他的烟斗都寻不到。

玉岚拍拍他的胸膛,他穿的是一身破烂的衣服,他先看一下刘县官,然后指着吴师爷道:

『吴师爷!你可不要抵赖了,千华庵的大门我从来就没有跨进去。』

『刘县官!我要求你把这个和尚重重的办罪!』吴师爷说。

刘县官感到这事很蹊跷,他一时竟不知如何处理这件案子才好。

『哈哈!办我的罪?你们以为我和我的师弟玉琳是一样的气派?』玉岚用手指着玉琳,玉琳低头无语。『你们此时把玉琳再怎样冤枉死了,他也以为这是忍辱、为人、修行,然而我是把降伏恶魔当做修行。吴师爷!你杀害小丫鬟的刀,此刻还藏在你的箱子中;你谋害玉琳写在纸上的计划此刻还放在你身上的袋子里。我要求县老太爷即刻搜查吴师爷的身上!

刘县官丢了一个眼色,皂役们把吴师爷拉下来,在他的身上搜出一张纸。

刘县官一看确实不错,那上面全是谋害玉琳的计划。

吴师爷到此时,已吓得面如土色,他颤抖着说:

『这张纸我当时就烧去了,怎么此刻会在我的身上?』

『你烧去的是一张没有字的白纸呀!』玉岚告诉吴师爷。

『左右,把吴师爷拿下来!』刘县官一声吩咐,吴师爷顿时成了阶下囚。

刘县官又派人到千华庵中去搜查凶器及吴师爷的烟斗。

『玉琳!』刘县官问道:『你这年轻的和尚,你既没有杀人为什么要冤屈招认?』

玉琳皱着眉毛,没有开口。

『难道跟师兄过不去?县老太爷问你的话快点老实说呀!』玉岚对玉琳讲。

『唉!』玉琳未说时先叹了一口气;『我要求县太爷减轻吴师爷的罪名,他所以犯罪,完全由于我对不住他。我的招认也就是觉得佛法是救人不是害人的,像我们修学菩萨道的出家僧侣,只知道牺牲自己,成就众生,那敢再去做与众生没有利益的事?』

『伟大!伟大!本县官差点儿冤屈好人!』

刘县官又重行宣布退堂,他招呼把吴师爷关在玉琳坐过的那间囚房里,同时,把玉琳师兄弟二人请到后堂去宽坐吃茶。

县衙门的后堂上,有字画、明窗、净几。

虎皮的椅子上坐的是县官、玉岚、玉琳。

『下官拟想皈依佛教,礼拜二位大师做师父,以后希望多多指教!不知二位大师允许否?』刘县官恳切至诚的征求玉岚和玉琳的意思。

『笑话!笑话!山僧当不起,我要告辞了!』玉岚摇摆着他的长袖子,站起身来。

『这是下官真实的意思,因为做官的本来是保障人民的,但做官的却往往冤枉好人,我从此再也不愿干违心的事。好比法律是像吴师爷这些人订出来对付罪恶的方法,但我已经觉悟到订法的人都不守法,法律实在不是对付罪恶最好的方法,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奉行佛法的人比那些制订法律的人伟大得多!请二位大师不要见弃!』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哈哈!』玉岚又再坐下来。

玉岚、玉琳、刘县官,他们三人谈得很投机。

End

赠晓空大师

◎ 熊 皎嵯峨山顶昔安禅,几度兴亡在目前;白发任生离乱世,紫衣曾看太平年。云藏圭岭经春雪,雨暗乾陵欲暮天;不受外方侯伯请,自携瓶锡住秦川。摘自《全唐诗补编》

法显大师西行记

文:佛 云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山西临汾)人。幼年时,三个兄弟先后夭折,父母惟恐法显也遭遇不测,在三岁时就让他剃度为沙弥,但仍住在家中。后因患病将死,才将他送往寺院。病愈之后,法显就不再返回俗家。

吉藏大师

◎ 理 净生平事迹吉藏生于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祖藉西域安西人(今伊朗),本姓安,为安世高之后代。故有胡吉藏之称,祖先为了避难移居交东(今广西一带),后迁于金陵(今南京)。幼年时期,父亲领他去见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宏海法师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到第十一代叫省庵大师。在佛门里边很多的大祖师爷来的时候都是胎里素,就是不吃荤的。省庵大师也是这样,从小就不染荤腥。后来他妈妈看他善根深厚,就把

道宣大师

◎ 齐 一道宣(596~667年),原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一说丹徒人),俗姓钱,父在陈时曾任吏部尚书,母姚氏。自幼受到家庭教育,九岁便能作赋。因隋朝大兴佛教,他十岁时,便舍家从长安日严寺慧頵受

贫僧受难记——星云大师

贫僧近九十年来的岁月,面临生死的边缘,从鬼门关又走回来,也不知道走多少次了,有些也不值得叙说。比方说掉进冰窟,还能自我爬起来,虽是奇异,但也不值一说;也曾骑自行车,从三层楼高的小丘陵,冲到深沟,车子跌

面壁九年的禅宗初祖达摩大师

达摩大师面壁九年(一说十年)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达摩大师,全名是菩提达摩(?-528年),本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为僧。在南朝宋末时航海到达我国广州。后到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炼,终日

“立雪断臂”的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487-593年),北魏、北齐时僧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后称慧可,又作僧可。洛阳武牢(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慧可早年在洛阳龙门的香山从宝静法师出家,在永穆寺受具足戒,后周游各地,学习大小乘经义。

笨拙才是大智慧

◎ 星 云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现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自称拙僧,以拙自得,以拙自谦。其实拙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一、大智若愚是拙:有的人

弘一大师对丰子恺的一番开示,令人拭泪感怀

稽首师尊,问归何处?几许疏竹,一轮明月。有时读弘一大师李叔同传《悲欣交集》,读到多处拭泪感怀。直到读到结尾,看到弘一大师圆寂前留下的最后四字--悲欣交集。泣而后合起书来,走在阳光下,心如沉到海底的平静

默庵大师

◎ 贾汝臻默庵(1838-1902)法名杲仁,字真源,晚号默庵。俗姓刘,湖南衡阳人。其父早亡,依母生活。自幼聪颖过人,15岁即以文出名。17岁肄业于雁峰寺。曾抄写《金刚经》,至三心不可得句,有感悟,萌

营救圆瑛大师

印光大师离开普陀山来到苏州后,江易圆跟大师的交往逐渐稀疏了。印光大师也曾听人说过,自从倭寇占领了东三省之后,江易圆变得意气消沉,停止功课,迷上了扶乩,他也曾写信劝他不要搞那些自欺欺人的把戏,还是老老实

莲池大师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避世

弘恩法师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由是可知,谓佛法为消极厌世者,实属误会。--弘一法师因此,

什么才是最好的礼物?

送礼是一门很大的学问,从古至今,人们藉着送礼来表达彼此的关怀、感谢与祝福。然而,送礼要能送得适时、适当,才能发挥送礼的价值。有的人送礼不当,造成对方的困扰、不悦,或是彼此的尴尬,反而适得其反,失去了送

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环境

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环境广钦长老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环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环境。心要怎么修我们说出家修心,心要怎么修?就是没有分别心,心净则是佛。我们轮当执事人,与十方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莲池大师的遗嘱

存 生莲池大师 (1535-1615),俗家姓沈,杭州人。他家世代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莲池是他取的号。莲池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一生的志向,就是要往生西方,在西方莲池中莲花化生。莲池大师年轻时,他的学问、

僧肇大师

理 方根据《高僧传》记载,公元399年,僧肇大师游历长安寺庙学法时,闻听游僧说起居住在凉州的鸠摩罗什大师,于是就从长出发,往凉州寻师学法。当时已有数百名弟子先于佛图耶舍从西域跟随而来,长期留住在凉州诵

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后的生活

星云大师在佛教里,悟道的禅师们如何生活?一般人对这个问题深感好奇,总以为悟道了以后,是不是就可以上天入地,神通自在,呼风唤雨?事实上,神通和悟道不一样。悟道就等于从黑暗里面忽然见到光明,从迷惘里忽然见

雪浪大师塔铭

◎ 钱谦益昔梁肃之论荆溪,以为明道若昧,涣然中兴。圣人不作,其间必有命世者出焉。我明正、嘉之际,讲肆独盛于北方。无极和尚起自淮阴,传法于通、泰二公,具得贤首、慈恩性相宗旨,归而演法南都,而其门有雪浪恩

玄奘大师赞

◎ 演 悟 偃师有人杰,陈神好儿郎;舍俗净土寺,披剃名玄奘。 首闻涅槃经,后学阿毗昙;穷究三藏理,解疑遇迷茫。 为求瑜伽论,冒险辞家乡;孤身行万里,两出玉门关。 流沙逾八百,瘦马踏荒凉;白骨为路引,日

省庵大师掩关阅藏

◎ 黄公元 省庵大师(1686--1734),法名实贤,字思齐,省庵是其号。江苏常熟人,出生于世代业儒的书香之家,俗姓时。师生来不茹荤腥,幼年即有出尘之志。七岁即礼僧人为师,十五岁正式披剃。师天资聪颖

对治中国人通病的佛法

◎ 太 虚佛如一个大医生,能善知一切的方药,遍医一切的病症。又如一个医剂师,能采集一切的药材,配成一切的药品。佛法如一部大医书,种种的病理医方,无不载明。又如一爿大药铺,种种的药材药品无不备蓄。但医药

当下是最好的安排

深山一座小庙里,有一尊十分庄严的观世音菩萨像。每天专程到寺院祈祷、许愿的人特别多,香火特别旺盛。寺院里只有一位看门的老和尚,他看见坐在台上的菩萨太辛苦了,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

调伏自心就是最好的言传身教

很多信众信仰佛教已经很多年了,暂且不论你修了多少法,诵了多少经,先观待一下你自己的家庭是否比往昔更加和睦,心态是否更加端正,若要是的话,那就说明,即便你平常念诵很少,打坐时间很少,实际当中也已经在打坐

智者大师名号由来

智者大师名号由来◎徐文明 智者大师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开创了中国佛教最早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创立一代教观,智慧出众,颖悟过人,确实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智者。 关于智者名号由来,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为神鸾。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把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进行解释、发挥,创造出中国的净土思想,为以后净土宗的形成奠定基本的理论框架。中国净土宗传到日本

紫柏大师的贡献

紫柏大师的贡献◎ 圆 慧 紫柏大师一生所修复的寺院至少在十五所以上。这里择要介绍紫柏大师所修复的寺院,以示大师对明末佛教的贡献。楞严寺位于浙江嘉兴,是紫柏大师所重兴的第一所寺院。楞严寺是浙西相当有名的

道生大师

◎ 贺圣迪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道生回到东晋首都建康。尽管他离开都城已有二十来年,但在东晋僧俗和朝野的心目中,他的声望令名与时并进。朝廷得知道生回归的消息,便请他住持青园寺。青园寺位于覆舟山下,

法照大师

◎ 印 光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

天台智者大师事迹:建寺祈雨,为关羽受戒

天台智者大师事迹:建寺祈雨,为关羽受戒煮云法师智者大师,又名智顗,他母亲徐氏夫人怀孕时,梦吞白鼠。卜者说:白鼠者,他所化也。梁武帝大同四年,大师诞生,左右邻舍都看到红光如火一般罩盖了陈家,以为是益阳侯

钵塔院如大师

钵塔院如大师◎白居易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摘自《全唐诗》

李炳南:当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一、人生逆境多那一个人能免了患病、衰老、亲眷生别死离、财物失散、怨加害?还有:贫人希望得财、无儿的希望得儿、无职业的希望得职业,但是求得到的究竟有几人?这些不如意的事,

黄念祖:未悟之前,不可妄谈佛法

近更多有双手齐执之行人,纵变为三头六臂,每臂也必须执著,爱锁情枷,名缰利锁,邪见疑根,视同拱壁,爱玩不舍。如是修行,徒自欺尔!老学长久侍上师,闻法独多,修法又勤,此皆多数师兄所未能及者,敬祈百尺竿头,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 善慧莲截流大师(1628-1682),又名行策,俗姓蒋,江苏宜兴人。其父蒋全昌,乃宜兴名儒,并与憨山大师有深交。憨山大师圆寂三年后的一天晚上,其父梦见憨山大师持杖入室,此后不久,截

蒋介石与太虚大师

◎ 光 泉 印顺法师在《太虚大师年谱》中写到:国民政府下之佛教,得以从狂风暴雨中复归安定,得以泄沓混日,却与此夜此人(指蒋介石)有关。 太虚大师清醒地认识到不尊王法,难弘佛法,中国佛教要想在乱世中得

玄奘大师纪念

◎ 温金玉如果说到中国佛教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出家人,非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莫属。因小说《西游记》的缘故,唐僧家喻户晓,是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撇开小说的虚拟,仅从佛教自身发展的历程来说,玄奘法师的卓越贡献也可

天然大师

天然大师 天然(1608-1685),法名函罡,字丽中。本姓曾,世为番禺望族,初名起莘,字宅师。生时胎胞紫衣,堕地始出。17岁补诸生。青年时曾作诗《莫厌贫》,云读书慕先贤,抱志志四方。常与梁朝钟、罗

蕅益大师与《楞严经》

◎ 慧 云蕅益大师(1599一1655),是明末清初四位高僧中最年轻的一位。大师的一生,受《楞严经》影响极大,可以说《楞严经》的思想与义理一直伴随并启发着大师,包括他的出家、修持、度众。其间过程,记载

佛法的真谛

◎ 虚 云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须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的说起来,是无法可说,那有言语文字形相呢?楞严经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可是为接

佛法原理与做人

◎ 太 虚卅二年十二月廿七日在湖南粤汉路大礼堂讲在佛法原则上,法就是讲宇宙间存在的事物都离不了因果法则,这个法则从自然界到社会以至心知,一切都是具有的,亦名因缘所生法。例如一盆花的生长和存在,必有种子

星云大师:逆境

吾人生命的成长,要靠许多的逆境来磨炼;当逆境来的时候,正是我们愈挫愈勇的时刻。植物的生机,是靠着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搏斗,透过超越风霜雨雪的侵袭,植物才能成长。虫鱼鸟雀,也都是在生命遭受危险的时刻,展现

李炳南:李炳南老居士《当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一、人生逆境多那一个人能免了患病、衰老、亲眷生别死离、财物失散、怨 加害?还有:贫人希望得财、无儿的希望得儿、无职业的希望得职业,但是求得到的究竟有几人?这些不如意的事

玄畅大师生平

玄畅大师生平◎ 东篱下 玄畅大师(415--484)是南朝宋、齐时代高僧,俗姓赵,河西金城(今甘肃兰州)人。玄畅大师年少时家门被胡虏所灭,将要掳掠玄畅之时,胡虏主帅见玄畅不同凡俗,于是对抓玄畅的士兵说

太虚大师

太 虚 大 师◎ 星 云 一个领导人固然很难,但能被人领导不仅不容易,更是一门学问。我从小在丛林生活,就有希圣希贤的观念,希望佛教界能有一位领导者,可以让我追随,而太虚大师就是我想追随的对象。太虚大

汉明帝夜梦金人,佛法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缘起

汉明帝夜梦金人,是佛法正式传到中国的一个胜妙的缘起。这在《后汉书》里都有记载。汉明帝刘庄,在永平十年,就是公元64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黄色的高大的人,项背后面有日月之光,来到他的庭院当中。这个梦很

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的十念计数法是把慈云尊者的十声念佛,就是呼吸念佛和数息观,这两个把它整合起来,运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令我们摄心念佛有很大的好处。大家普遍感觉到,尤其现在众生,念佛都是散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