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星云大师: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一)
2025-11-04 06:36

今天和各位讲的题目,是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我讲净土思想的目的,倒不是要我们大家统统念佛往生到西方净土去,主要是想藉佛教的净土思想,帮助大家在现实的社会里,享有更光明美好的幸福生活。

佛经里一再的强调,我们这个世界是所谓的娑婆世界,意思是说这个世界,苦恼很多,等于一个黑暗无光的地方,因此,才向往清净光明而又安乐的净土佛国。我个人在佛法里面,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到现在更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像娑婆世界,越来越需要重新检讨、改进,还给我们一个清净美好的生存空间。

目前,有很多人高声欢呼我们的社会繁荣,经济成长,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实际上,今天的各种公害与环境污染,几乎已经让我们难以平安地生存下去。我举出六点严重威胁我们生存的事实:

1.核子的威胁:核子试爆,使核子辐射尘蔓延,人类的健康固然受到威胁,生存的环境也越来越困难。不久前,苏联的核能电厂发生意外爆炸,辐射尘在空气中扩散,使得欧洲的人发生恐惧,他们的健康直接受到威胁,连农作物与牛乳也都受到污染而不能食用。

前几天,在台北普门寺讲《六祖坛经》,刚好遇到下雨,我听到中山国中老师的广播:同学们!赶快回来,不要在外边淋雨,雨水里有核子辐射尘,对健康有危险!

核能电厂固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能源动力,但是核能废料究竟会为我们后代的子孙带来多少麻烦与灾害,很难预料。其它如广泛使用的塑料袋、废弃日光灯的电池、变压器,以及宝丽龙等等,都是含有毒素的东西,而且不容易销毁,将来在大自然里,这许多被废弃的毒素,势必严重影响我们的生存。

2.生态的破坏:也直接影响我们大众的生存。五月二十日那天,南投县太极峡谷山崩,多少青年被埋没,葬身在土石堆中,假如山林不滥砍,做好水土保持,这种灾害也许就不会发生。

山林里有很多的珍禽异兽,由于民众滥捕滥杀,几乎都要绝种了。这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彼此相互依存,必须均衡发展。在人类把其它许多的动物任意残杀以后,难道人类能独自在地球上生存吗?

鱼在水中悠游戏水,这是多美好的生态现象!有些贪婪的渔民,过去用竿钓,用网捕,现在竟然用炸、用毒、用电,水里的鱼虾不分大小,不是被炸昏电昏,就是被毒死电死,真正是赶尽杀绝。人类这样的破坏生态,大自然的资源慢慢枯竭,这样的不计后果,乃是自绝生路,终将自食恶果。在加拿大,所钓到的鱼如果不到一尺,一定要再放回水中,不然就要受法律的制裁。他们对于维护自然资源,实在很有远见。

每年,灰面鹫和伯劳鸟,因为气候的关系,会在屏东恒春过境徘徊,就好像旅客出国过境一样,只是客人而已。我们的民众连客人都不放过,想尽方法猎捕残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与美丽景观被破坏以后,其它动物不容易活下去,人类的生存亦将极其艰苦。

3.环境的污染:例如:每天都市里的垃圾,倒到哪里个地方?谁都不要!为什么?因为垃圾里好多的废弃品,都是化学制品,都是有毒的,未来这些化学的废物,放在水里、土里都有毒,慢慢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农药毒物的外泄,工厂废气废水的排放,不但使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甚至于西海岸的牡蛎都已经变了颜色。商人为了贪图自己的利益,焚烧废弃的五金、电线、电缆,产生戴奥辛毒气在空气中传播,整个社会人群的健康与生命,全部受到严重威胁,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越来越污浊不净了。

4.毒气噪音污染:它也给我们很大的困扰。不久以前,美国人在印度开的化学工厂,因为毒气外泄,上万人就这样牺牲了。我们新埔的瑞丰工厂与新竹的一家化学工厂,毒气也曾外泄,给附近民众带来极大的危险。即使我们居住在家中,这些毒气也会伤害到我们。

在日本大阪,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多少年来,天空中都见不到一只飞鸟,有天,忽然有一只鸟在空中飞过,哦!立刻震动了全大阪,甚至于全日本,大家都在说:啊!我们大阪的空气改进了,你看!天空又有鸟在飞翔了。

电台有一天广播说:根据调查,北海道的马铃薯,因泥土中残留的农药毒素,已渗入马铃薯里面,所以不能吃。电台一播放,每一位到市场买东西的顾客,都要调查,不买北海道来的马铃薯。日本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台湾日后也可能重蹈覆辙。

在日本奈良,有很多的鹿,很温驯。我们到了奈良,拿个饼干,鹿就会讨去吃,对人很友善;但是现在奈良的鹿不是这回事了,见到人来,他会对你攻击。有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奈良善良的鹿,会变得这样的暴躁呢?多少人研究的结果,原因是汽车的喇叭噪音,使鹿听得很烦,久而久之,性情也跟着暴躁了,见人就要发脾气,甚至对人攻击。社会里的各种噪音,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困扰与压迫,慢慢使我们的心理不能宁静,当然就会有反抗的暴力出现。

5.恐怖暴力污染:我们的社会,恐怖暴力事件越来越多,已经为害大众的生命安全。最近大家在报纸上所看到的许多银行、邮局的抢案,案中的主角叫林宗诚,他不是没有能力取得富贵,只是他以杀人抢劫,寻求刺激与快乐。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犯下那么多案件而毫无悔意,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已经被恐怖的气氛所笼罩。

在路上走路,彼此之间只是无意的看他一眼,他会捅你一刀;只是不经意的说一句话,他就要了你的性命。像这样的恐怖暴力事件,现在越来越多,所以使得我们的社会无法清净祥和。

6.思想上的污染:很可怕也很严重。现在有很多人思想偏激,认知不清,充满邪知邪见,凡事不检讨自己,不责怪自己,却一味要求别人,责骂别人。

曾有这样的一段趣事:有一次棒球比赛,一个投手没有投好,观众大叫:换投手!换投手!打击手出来打击,未能打击好,观众又叫:换打击手!换打击手!裁判有一点点差错,又再大叫:换裁判!换裁判!终于有一个有良知的观众,站起来大声的叫:换观众!换观众!

今天社会上的大众传播媒体,有些不正当的报纸、录音带、书报、杂志,放弃社会责任,迎合低级趣味,腐蚀人心,带给人思想上的污染,非常可怕。以上种种污染,使我们居住的空间,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和平、安宁、洁净、光明,日趋恶浊丑陋。

因为这样,使我想起佛教的净土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处境,可以有很大的贡献。所以我不揣浅陋,以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为题,用三天的时间,和各位谈这个问题。

今天第一天,所要讲的是净土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现在我分四点说明:

一.净土在哪里?

我想:大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净土在哪里里?常常也有人问我:天堂地狱在哪里里?净土佛国在哪里里?净土究竟在哪里里呢?

1.净土在净土的地方:净土到底在哪里里,在什么地方?我先不忙着把它举说出来。有人会说:不要讲,我们也知道,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嘛!这也不一定的,因为还有很多其它的净土。

2.净土在人间:净土在哪里里?真正的净土,应该在人间!佛法在人间,不离世间觉,就是要建设人间净土。我们有时候到市场买菜,看到鸡、鸭,在那里剖肚、拔毛、宰割,那就是刀山、地狱、油锅啊!也有人家的猫、狗,被养在很好的地方,主人把它当做宠物爱护备至,那就是天堂啊!人生也是一样,在艰难困苦的生活里面,生不如死,真是比地狱还苦;也有的人住在高楼大厦,一切应有尽有,生活非常舒适,正如天堂一样。天堂地狱在哪里里?天堂地狱就在人间,净土也可以实现在人间。

3.净土在心里:我们不但是建设人间净土,我们甚至可以建设唯心净土。如《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个世界是善是恶?是好是坏?可以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而变动。

舍利弗尊者曾请问佛陀:十方诸佛都有其清净美好的净土,为什么只有佛陀--释迦牟尼佛您,所居住的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不象是净土?释迦牟尼佛用姆指一按,大地变为金色,跟舍利弗说:舍利弗!你看看!这就是我--佛陀的世界。

所以,我们应该提倡心理建设,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只要我们大家重视心理建设,我们必定可以把快要面临灭亡的娑婆世界,重建成一个美好的人间净土--唯心净土。

有名的洞山禅师,曾问他的门徒学生:喂!天气如果太热,你们到哪里里去避暑?

大家回答说:当然到气候凉爽的地方避暑罗!

洞山禅师再问:寒冷的时候,到哪里里避寒啊!

弟子又回答说:当然也到天气暖和的地方避寒罗!

洞山禅师非常失望,觉得这许多弟子门徒,一个个都没有出息,没有禅门修为。

弟子就问洞山禅师:师父!照你看,我们应该到哪里里避暑避寒呢?

洞山禅师说:要避暑嘛!当然要到很热的地方去避暑!避寒,要到很冷的地方去避寒啊!

这个公案,说明了一个很微妙的道理,就是要我们的心去转变环境,不要让环境来转变我们的心。不要逃避现实,必须面对现实,才能改造环境。

唐朝诗人李白去拜访恒寂禅师,天气酷热,却见恒寂禅师在沉寂的房间内,很安静的坐在那里。

李白就说:禅师!这里好热哦!怎不换个清凉的地方?

恒寂禅师说:我觉得这里很凉快啊!

李白深受感动,于是作了一首诗: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所谓心静自然凉,参禅也是一样的心境,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没有心头火的地方,不就是净土吗?

二.净土的种类

念药师佛的人,就会知道药师佛有东方琉璃净土。东方琉璃净土里面,那种生活的美好,物质的丰富,人民的安乐,都在药师如来的法身里面、愿力之下,人人都过着丰衣足食,安和乐利的生活。

念阿弥陀佛的人,就会知道西方有一个极乐净土。在极乐净土里,所有的民众,都是莲花化生,他们不需要为生活操劳,为经济去占有,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他们也没有交通的事故发生,因为他们飞行自在来去自如。他们没有任何污染,他们的社会到处都是清净的流水和盛开的百花,更有所谓七重行树、七重罗网,非常的清洁、美好、整齐。

在极乐净土之中,没有男女的问题产生,所以减少了许多烦恼。净土之中没有烦恼的忧患,没有恶道的恐怖,没有坏人,没有坏语,没有经济的匮乏,这就是西方净土的情况。

另外,弥勒菩萨有其兜率天的兜率净土。要到东方琉璃净土,要到西方弥陀净土,必须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不可以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但是,像弥勒菩萨的弥勒净土,就不必完全断除那么多烦恼,距离娑婆世界也比较近,而且出家、在家都可以上生弥勒净土。弥勒净土的情景,《弥勒上生经》有详细记载。过去的太虚大师、慈航法师都大力提倡这个弥勒净土。

说起弥勒净土,与我们娑婆世界比起来,祂有非常殊胜的地方:

1.寿命很长。

2.欲乐很殊胜。

3.身体很高大。

4.定力很安乐。

还有华严净土,祂是法身佛的净土,以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为教主,具足无量相海功德所庄严的妙境。三世诸佛同为一际,一一毛孔中涵容法界,一切境界都是重重无尽,甚深广大。能体会这种净土,一刹那就是永恒,微小里包含广大无边。所以在华严净土中,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小中有大,秽中有净,暂时亦能长久,动中不失其静。

而最殊胜的净土,应该是人间净土,现世社会的人间净土中,应该具备那些基本条件呢?

第一、没有杀戮--也就是说没有无故的杀害。

第二、没有窃盗--我的生命不受人的侵犯,我的财富也不会有人来窃取。

第三、没有邪淫--我的身体、我的名节,不受他人的侮辱破坏。

第四、没有毁谤--我的名誉,没有人随便来毁谤诬蔑。人际之间没有诈欺,彼此真诚,相互尊重。

各位想想:假如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没有人侵犯我的身体,没有人侵占我的财产,没有人毁谤我的名誉,也没有人侵犯我的自由,这不是很美满的人间净土吗?

假如世人不能共同努力使人间成为净土,我们信仰佛教的人,只有自己以信仰来实践我们的唯心净土。

有人问赵州禅师:

师父平时修福修慧,人格道德至为完美,百年之后,不知会到哪里里去呢?

到地狱去!

以师父您的修持德行,百年以后,怎么会去地狱呢?

我若不去地狱,你所犯的杀、盗、淫、妄罪业,谁去度你呢?

赵州禅师到地狱去,和地藏菩萨的精神一样,怀着无限的慈悲,带着广大的行愿,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难怪慈航法师也说:只要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只要心中有佛,性净意纯,哪里里都是净土,地狱就是天堂。

我们现在的人有地毯、有冷气,坐的是沙发,睡的是弹簧床,可是住在里面的人有烦恼、有压力,睡觉也睡不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不能自由,不能自在。而古代有许多禅门大德,因为有了禅心,不仅在燠热中可以安坐,连在苦难中都能自在,所以,唯心的净土能使我们任意逍遥自在。

有一位地方官拜访白隐禅师,请示佛门常说的地狱与极乐,是真实的呢?还是一种理想?并希望禅师能带他参观到真实的地狱与极乐。

白隐禅师立刻用能想出的最恶毒的话辱骂他,使得这位长官十分惊讶。刚开始时基于礼貌,长官都没有回嘴。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大喝:你算什么禅师?简直是个狂妄无礼的家伙!说着木棍就往禅师身上打去,白隐跑到大殿木柱后,对着面露凶相追赶过来的长官说:

你不是要我带你去参观地狱吗?你看你!这就是地狱!

那个长官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急忙跪地道歉,请禅师原谅他的鲁莽。

白隐禅师笑着说:你看,这就是极乐!

天堂地狱在哪里里?这有三说:

第一、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在地狱的地方。

第二、天堂地狱就在人间。

第三、天堂地狱都在我们的心上。

我们的心,每天从天堂地狱不知来回多少次,要想常住天堂,只有虔修唯心净土。

三.净土的情况

第一、在净土里的人际关系是不疑惑、不嫉妒、不欺、不侮、不妄语、不骗人、不打、不斗,没有烦恼是非--净土里的人与人相处,会给你信心,给你欢喜,给你力量,给你方便。

第二、净土中的生活是安乐的生活--不局限于物质,也不必占有金钱,但是一切都能随其所需、随心所欲。因为他过去都已经与人结缘、播种,所以今后净土的生活,一切资源都会自然而来,他们每天在法喜里生活,在真理中过着欢喜的生活,在禅悦中生活,过着禅定、安静、愉快的生活,在智能般若海中享受快乐幸福。

第三、在建设上很有成就--有所谓的黄金铺地,七宝楼阁、八功德水,物质建设上不但像现代都市的富丽堂皇,自然界更像公园那样的美好整洁,尤其是净土的建设,每一个大众都把慈悲的福田耕种得很好,每一个人的品格道德也都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四.净土与我们的关系

我们需要一个怎么样的净土呢?我们要让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能像药师如来的净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弥勒净土一样,不论是哪里一样净土,我们总要使人间也成为一个净土,我们如何建设人间的净土呢?

第一、要有美好的环境--这美好的环境,道路,如极乐世界一样的平坦;建筑房屋、树木花草,像极乐净土一样的整齐。环境非常干净,公共设施非常美好,社会中只有公益,没有公害;只有美好,没有髒乱。

第二、要有安全的居所--我们希望能有一个安全的居所,没有坏人的侵犯迫害,没有台风、洪水、地震等天灾,邻居都是有道德的善友,我们旅行很方便而自由,看到的都是慈祥的面孔,听到的都是美好的音声,我们家庭的四周都是公园、学校、图书馆、文化中心,并且到处都是树木花草。

第三、要有善良的亲友--彷佛极乐世界一样,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我们的亲戚朋友都是正直高尚人士,不以金钱相结合,不以酒肉享乐相交往,大家以论道做朋友,以知识来做朋友,以修行来做朋友,我们以服务、喜舍、布施来做朋友。

第四、要有自由的生活--我们在家庭也好,在社会也好,在路上也好,都不感到有危险有迫害,三更半夜走在黑暗的陋巷中也没有危险。人人都有自由,也不侵犯别人的自由。政治,人人有自由参与的权利;商业,人人有自由经营的权利;正当的娱乐活动,大家都可以自由参加。尊重别人的自由,就是尊重自己的自由。

第五、要有净化的感情--人又称为有情众生,也就是说:人的生存从情爱而来,感情是少不了的。可是感情最容易被污染,像盲人瞎马,我们必需以智能来净化感情,以慈悲来引导感情。

要实现生活中的净土,必须改变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心理。如果我们的心不改,每天在贪、瞋、痴里打转,走遍天下,即使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也不是我们的净土。

过去,有一只乌鸦,因在当地不受欢迎,决定换个地方,飞到半路上遇到一只喜鹊,喜鹊就问他:乌鸦,你要飞到哪里里去呀?乌鸦就说:这个地方很讨厌,他们一直责怪我、骂我,我也讨厌这里,所以我要飞走。

喜鹊对乌鸦说:你不用搬家,你要知道这里的人所以讨厌你,因为你的声音不好听,乌鸦!乌鸦!如果搬到别处声音仍然不改,那地方的人还是会讨厌你的。我们的观念不改,恶习不去,到哪里里也不会有我们的净土。

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驼背的老禅师,在大太阳下晒香菇。住持和尚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心有不忍,就说:长老!您年纪这么老了,为什么还要吃力做这种事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我可以找个人为你代劳呀!

老禅师毫不犹豫的说:老了不做,甚么时候再做?何况别人并不是我啊!

道元说: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种大太阳的时候呀!

老禅师说:大太阳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

道元禅师是一寺之主,指导万方,可是遇到这位老禅师,终于认了输。

禅者的生活,无论什么事,都不假手他人,也不等到明天。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惟有自修自证,及时而行,才能学有所成。

我们要在世间建设人间的净土,一定要每个人先建设唯心的净土。为了共同建设我们的人间净土,我们每个人都应在生活中祈求:

请给我一块清净的国土,没有黑烟,没有秽气,呼吸的都是新鲜的空气。

请给我一块清净的国土,没有喧嚣,没有噪音,听到的只是枝头的鸟叫。

请给我一片清净的国土,没有髒乱,没有污染,只有清净的河流从脚下流过。

请给我一片清净的国土,不要随便砍伐林木,放眼都是绿树、红花、青草。

请给我一片清净的国土,使我的生活自由自在,使我的生存平安逍遥。

End

赠晓空大师

◎ 熊 皎嵯峨山顶昔安禅,几度兴亡在目前;白发任生离乱世,紫衣曾看太平年。云藏圭岭经春雪,雨暗乾陵欲暮天;不受外方侯伯请,自携瓶锡住秦川。摘自《全唐诗补编》

劝修净土诗四首

◎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一步还随一佛过。足下时时游净土,心头念念绝娑婆。傍华随柳须回顾,临水登山勿放他。等得阿侬生极乐,十方来去任如何。住时念佛好观身,四大之中那一真。我与弥陀非两个,影兼明月恰三人

法显大师西行记

文:佛 云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山西临汾)人。幼年时,三个兄弟先后夭折,父母惟恐法显也遭遇不测,在三岁时就让他剃度为沙弥,但仍住在家中。后因患病将死,才将他送往寺院。病愈之后,法显就不再返回俗家。

吉藏大师

◎ 理 净生平事迹吉藏生于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祖藉西域安西人(今伊朗),本姓安,为安世高之后代。故有胡吉藏之称,祖先为了避难移居交东(今广西一带),后迁于金陵(今南京)。幼年时期,父亲领他去见

清代高僧省庵大师

宏海法师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讲净土宗的祖师,已经讲到第十一代叫省庵大师。在佛门里边很多的大祖师爷来的时候都是胎里素,就是不吃荤的。省庵大师也是这样,从小就不染荤腥。后来他妈妈看他善根深厚,就把

道宣大师

◎ 齐 一道宣(596~667年),原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一说丹徒人),俗姓钱,父在陈时曾任吏部尚书,母姚氏。自幼受到家庭教育,九岁便能作赋。因隋朝大兴佛教,他十岁时,便舍家从长安日严寺慧頵受

贫僧受难记——星云大师

贫僧近九十年来的岁月,面临生死的边缘,从鬼门关又走回来,也不知道走多少次了,有些也不值得叙说。比方说掉进冰窟,还能自我爬起来,虽是奇异,但也不值一说;也曾骑自行车,从三层楼高的小丘陵,冲到深沟,车子跌

面壁九年的禅宗初祖达摩大师

达摩大师面壁九年(一说十年)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传为佳话。达摩大师,全名是菩提达摩(?-528年),本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为僧。在南朝宋末时航海到达我国广州。后到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炼,终日

“立雪断臂”的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慧可(487-593年),北魏、北齐时僧人。俗姓姬,初名神光,后称慧可,又作僧可。洛阳武牢(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慧可早年在洛阳龙门的香山从宝静法师出家,在永穆寺受具足戒,后周游各地,学习大小乘经义。

净土法门是权法还是实法

了然法师【原文】客曰:弟子昔日闻言,净土法门,全属小乘。极乐国土,原是权说。因是久怀疑惑,自莫能决。今日闻师所言,《华严》《弥陀》,大小相入。以此互相证明,足信净土法门,至大无外,极顿极圆。方知昔日所

弘一大师对丰子恺的一番开示,令人拭泪感怀

稽首师尊,问归何处?几许疏竹,一轮明月。有时读弘一大师李叔同传《悲欣交集》,读到多处拭泪感怀。直到读到结尾,看到弘一大师圆寂前留下的最后四字--悲欣交集。泣而后合起书来,走在阳光下,心如沉到海底的平静

默庵大师

◎ 贾汝臻默庵(1838-1902)法名杲仁,字真源,晚号默庵。俗姓刘,湖南衡阳人。其父早亡,依母生活。自幼聪颖过人,15岁即以文出名。17岁肄业于雁峰寺。曾抄写《金刚经》,至三心不可得句,有感悟,萌

营救圆瑛大师

印光大师离开普陀山来到苏州后,江易圆跟大师的交往逐渐稀疏了。印光大师也曾听人说过,自从倭寇占领了东三省之后,江易圆变得意气消沉,停止功课,迷上了扶乩,他也曾写信劝他不要搞那些自欺欺人的把戏,还是老老实

莲池大师生平

莲池大师(公元1535--1615年),讳祩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

古代名士的净土修行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本文以陆子元、闫邦荣、钱同伯、昝省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大安法师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里面,我们若是想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竖出生死,很难的。释迦牟尼佛也知道五浊恶世的众生

念佛人的楷模——略述省庵大师净土情怀

导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的往生日。与诸位净土祖师相比,省祖的住世时间是最短的,只有49年。他临终给我们留下了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莲池大师的遗嘱

存 生莲池大师 (1535-1615),俗家姓沈,杭州人。他家世代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莲池是他取的号。莲池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一生的志向,就是要往生西方,在西方莲池中莲花化生。莲池大师年轻时,他的学问、

僧肇大师

理 方根据《高僧传》记载,公元399年,僧肇大师游历长安寺庙学法时,闻听游僧说起居住在凉州的鸠摩罗什大师,于是就从长出发,往凉州寻师学法。当时已有数百名弟子先于佛图耶舍从西域跟随而来,长期留住在凉州诵

六祖慧能大师悟道后的生活

星云大师在佛教里,悟道的禅师们如何生活?一般人对这个问题深感好奇,总以为悟道了以后,是不是就可以上天入地,神通自在,呼风唤雨?事实上,神通和悟道不一样。悟道就等于从黑暗里面忽然见到光明,从迷惘里忽然见

雪浪大师塔铭

◎ 钱谦益昔梁肃之论荆溪,以为明道若昧,涣然中兴。圣人不作,其间必有命世者出焉。我明正、嘉之际,讲肆独盛于北方。无极和尚起自淮阴,传法于通、泰二公,具得贤首、慈恩性相宗旨,归而演法南都,而其门有雪浪恩

玄奘大师赞

◎ 演 悟 偃师有人杰,陈神好儿郎;舍俗净土寺,披剃名玄奘。 首闻涅槃经,后学阿毗昙;穷究三藏理,解疑遇迷茫。 为求瑜伽论,冒险辞家乡;孤身行万里,两出玉门关。 流沙逾八百,瘦马踏荒凉;白骨为路引,日

范仲淹修净土

◎ 佛 泉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989--1052)考取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实现他救国救民的伟大抱负。范公一生的历史成就涵盖政治、军事、文学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在政治上,他出任

省庵大师掩关阅藏

◎ 黄公元 省庵大师(1686--1734),法名实贤,字思齐,省庵是其号。江苏常熟人,出生于世代业儒的书香之家,俗姓时。师生来不茹荤腥,幼年即有出尘之志。七岁即礼僧人为师,十五岁正式披剃。师天资聪颖

一代宰相“郑清之”,导禅归净,劝修净土

历史因缘有宋一代,虽禅风盛行,却不乏导禅归净,劝修净土之人。当时诸宗高人,深感根机不堪,自力难证,教依本宗,行无不归心净土。禅宗自永明延寿大师作四料简偈,劝修净土,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其后,禅

八种方法成就净土法门

◎ 方海权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就,从今走上永恒的快乐,证到佛心。而我们所学到的净土法门,也即是用最快的速度来修学就能够即刻成功。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以及

至心信愿得生净土

如何才是直心道场?如何顿圆弥陀?如何才是至心信愿得生净土?善男子,能如是问究竟直心,圆顿,至信,汝之善根亦不可思议,何以故,直心者、即绝对无相寂灭无生也;圆顿者、心境相应觉念性现前也;至信者、至诚深信

《心经》的般若思想

《心经》的般若思想◎ 明 空《心经》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之一,流通也较为广泛,现在很多小孩都能背诵它。《心经》之所以能够普及,和它精简的文字、深邃的义理不无关系。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版本仅有二百多字

智者大师名号由来

智者大师名号由来◎徐文明 智者大师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开创了中国佛教最早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创立一代教观,智慧出众,颖悟过人,确实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智者。 关于智者名号由来,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为神鸾。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把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进行解释、发挥,创造出中国的净土思想,为以后净土宗的形成奠定基本的理论框架。中国净土宗传到日本

紫柏大师的贡献

紫柏大师的贡献◎ 圆 慧 紫柏大师一生所修复的寺院至少在十五所以上。这里择要介绍紫柏大师所修复的寺院,以示大师对明末佛教的贡献。楞严寺位于浙江嘉兴,是紫柏大师所重兴的第一所寺院。楞严寺是浙西相当有名的

道生大师

◎ 贺圣迪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道生回到东晋首都建康。尽管他离开都城已有二十来年,但在东晋僧俗和朝野的心目中,他的声望令名与时并进。朝廷得知道生回归的消息,便请他住持青园寺。青园寺位于覆舟山下,

法照大师

◎ 印 光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于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屡于粥钵中现圣境,不知是何名山。有曾至五台者,言必是五台;后遂往谒。大历五年到五台县,遥见白光;循光往寻,至大圣竹林寺。师入寺,至讲堂,见文殊在

天台智者大师事迹:建寺祈雨,为关羽受戒

天台智者大师事迹:建寺祈雨,为关羽受戒煮云法师智者大师,又名智顗,他母亲徐氏夫人怀孕时,梦吞白鼠。卜者说:白鼠者,他所化也。梁武帝大同四年,大师诞生,左右邻舍都看到红光如火一般罩盖了陈家,以为是益阳侯

读《净土教概论》札记

◎ 施萍婷若干年前,读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概论》,第一章第四节《弥陀信仰之传播》有这样一段话:阿弥陀佛之信仰,很早时代就流行于印度及西域地方,后汉以来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经典陆续不断翻译到中国

净土法门广泛流行说

◎ 谢路军自善导创立净土宗以来,净土法门日益广泛流传。若把种种流传的情况和表现加以归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善导称名念佛法门引发社会的普遍信仰;在民间净土集会结社风行;佛教其他宗派兼修净土。(一)引发

禅观了解过去,净土规划未来

当我们谈现在,其实是离不开过去,也离不开未来;如果你把过去跟未来都拿掉,现在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就是醉生梦死。活在现在─你就活在现在的因缘,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么?你从什么地方来?你最初

钵塔院如大师

钵塔院如大师◎白居易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摘自《全唐诗》

李炳南:净土法门,没有什么秘密

而净土法门是出世间法,是小乘还是大乘?是大乘。我说的话皆是佛经上的,看祖师的注解说的,我怕诸位误会,以为我妄作聪明,强说净土是大乘。但是,我懂净土吗?这世界上没有懂得的,出家二众,在家二众皆不懂得。唯

李炳南:净土精华

净土精华李炳南老居士讲述民国六十五年元旦慎斋堂开示明伦月刊社整理大家在台中每星期有两三个地方可以听讲,但听的是教理,不容易了解,然教理归教理,自己须修行。实修的方法非常重要——修别的法门须一步一步地有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一)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弟子钟清泉敬记前言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二)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着讲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三)

乙二、明两利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八)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丙一、一心依佛所教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