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信愿法师:将心安住名号中,其他交由弥陀办
2025-09-17 10:26

法然上人《诸弟子之问答》云:

安乐问:如我等之辈,难持十重,常起妄念,又不能勇猛精进,唯不顾自身之善恶,仰凭弥陀本愿,思决定往生,如何?

上人答:此事当然也。总之,生决定心者,应得往生之人也。烦恼罪恶等之往生障不障者,凡夫之心虽不能觉知,相应本愿之念佛者,不能障碍此,无有妨碍往生之罪也。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不依罪恶之有无。已许凡夫之往生,岂嫌妄念之有无耶?」

「唯不顾自身之善恶」,为何不顾?因为自身的善与恶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相关的。这样的开示或许有的人更怀疑,为什么不相关?因为你所要行的善,在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圆满具足。所以你行的善每一行,都是对阿弥陀佛的感恩,这样报恩的修行,反而能够放下自力心,放下功德相。阿弥陀佛的本愿,实在是妙不可言。

二十多年前信愿初学佛,我是从参禅开始。禅宗教我们放下无着,这样的道理在禅宗我没有做到,在净土宗我体会到,感到原来他力的念佛,才是真正的放下修行的功德相,妙不可言!莫怪乎世尊在《大集经》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则无上深妙禅」。原来禅就是净、净就是禅,听阿弥陀佛的本愿法门,得到印证,实在很奥妙。

「恶不碍往生故」,因为阿弥陀佛对你的救度,你的烦恼不会成为障碍,你只要做好往生三法信、愿、行。你不要说你连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心都没有,那当然你的恶就成为障碍了。你无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名号,再怎样有救度你的愿力,也不能使你往生,对不对?你和阿弥陀佛没有相应,阿弥陀佛要叫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不肯,那当然只有继续六道轮回,因为机与法不相契不相应。

所以不顾自身之善恶,实在机法两种深信内涵之下,说出这样的话,一般圣道行者难以相信,也正是在此。哪有可能不顾自身的善恶?当然也是要断恶修善,没有错,要断恶修善,但是你要知道阿弥陀佛救度你的愿力道理,这不相违背。

修念佛法门的人,和修圣道法门的人同样要断恶修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正因为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和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所以念佛人为了要仰仗阿弥陀佛的本愿,而念佛断恶修善,道理并不矛盾、并不冲突。

「思决定往生」,内心仰仗阿弥陀佛的本愿,思惟决定往生。安乐法师所问这个问题,简要再说一下:「如我等之辈,难持十重戒,内心常起妄念,又不能精进勇猛的修行。唯有不顾自身之善恶,唯有仰凭弥陀的愿力,心思决定往生,这样的想法如何呢?

法然上人回答「此事当然也」,法然上人还没有解答之前,先说肯定的答案,当然就是如此。可见安乐法师的思惟是没有错的,所以观念知见很重要。法然上人先肯定安乐法师的想法没有错,所以回答此事当然。

「总之生决定心者,应得往生之人」。

有决定心就是有机法两种决定深信的内涵,如果没有机法两种深信的内涵,是不可以说决定心,有机法两种深信的人,就是应得往生的人。得可以得到的,叫做应得。阿弥陀佛的名号,诸善万行的功德,是你得的到的。诸位菩萨,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回向给你,你要吗?要就是你得的到的,你如果不要就得不到。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满足每一愿所成就的诸善万行总功德,纳入在这句名号要回向给你,你要如何得到?念佛,对一百分,鼓掌一下,念佛!

念佛就得到,念佛就得到这句名号法藏菩萨以古佛的真心所修的六度万行功德,那你怎么会不念佛?原来念佛是这么好,念佛的好处这么多,念佛就能够得到佛的功德,我怎么可以不念?不但要念,我还要精进勇猛的念。恐怕得不到阿弥陀佛的功德,恐怕得的不够,所以我要越认真的称念。这样你越认真念佛,阿弥陀佛越高兴。

成就四十八愿圆满的名号让众生称念,正是法藏菩萨的本意。犹如我们道种寺的住持上德下清法师,费尽心血道种寺建寺完之后,又想到大殿容纳的地方太小,所以盖一个念佛堂,能够有宽阔的大殿,让更多人回来念佛。这份心思正是为了众生,为了能够多一些人的解脱在设想,不然有大殿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再盖念佛堂?就是因为要容纳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回来念佛,更多人能够解脱,才需要再增建念佛堂,对不对?对。所以越多人回来念佛,当然就越能满足我们住持上德下清法师建念佛堂的心血。

这份心愿信愿特别能够体会,为什么?十多年来我费尽心血,要建造本愿山弥陀讲堂,也是这个心意,也是这个心愿。建寺在末法时代,尤其是在现在,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要募款实在很不容易的,还要背上被人批评诽谤的种种打击。你们不知道建寺的法师内心是如何的艰难,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众生的慧命在打算,不然何必要那么辛苦?若为自己打算,大家都躲着自修,什么人愿意要出来弘法利生?很辛苦的,就是如此。

若不是为了要度众生,阿弥陀佛何必要兆载永劫修六度万行?何必要五劫发四十八愿?阿弥陀佛早就成佛了,他又不是吃饱撑着,阿弥陀佛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就是为我们打算。你有为阿弥陀佛打算吗?有没有?你们都很没有良心,连回答都不回答我。阿弥陀佛的本愿,你如果有真正生出决定心,机法两种深信的内涵做到,应得往生。往生是你应该要得到的,可是很多人对往生这件事,内心不敢肯定。得可以得到的,得绝对得的到的,却没有去得到,就非常的遗憾,非常的可惜,对不对?当然就是这样!

「烦恼罪恶等之往生障不障者,凡夫之心虽不能觉知,相应本愿之念佛者,不能障碍此,无有妨碍往生之罪也。」

法然上人说的很明白了,没有妨碍往生的罪业。为什么?阿弥陀佛救度你的愿力无所障碍,这句话事实上就是在彰显阿弥陀佛愿力的伟大。

你心里想说我罪业很重,念佛会不会往生?你就是怀疑阿弥陀佛救你的能力不够:阿弥陀佛,我业障很重,您救不了我,我烦恼这么重,您怎么有能力救我?你的内心就是这样想,你的深层意识就是这样的念头。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烦恼很重,南无阿弥陀佛,好在阿弥陀佛您实在太伟大了,您有救我的能力,实在是非常的了不起。我烦恼这么重,念佛会打妄想,您都要救我,而且还有能力救得了我,阿弥陀佛您实在很了不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者,依念佛之信否」,你对念佛有信受吗?

「不依罪恶之有无」。法然上人回答得非常的好,回答安乐法师,就是回答诸位你我。

「已许凡夫之往生,岂嫌妄念之有无耶?」既然允许凡夫之往生,那岂会去嫌弃凡夫的妄念?阿弥陀佛没有嫌弃,所以你不要嫌弃自己。将你的身心安住在南无阿弥陀佛,将你的一切委托阿弥陀佛,将你的生命交与阿弥陀佛,为你打算你敢吗?敢,敢的人请鼓掌!

End

宗性法师:缺乏信仰的综合症

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信仰,这个药方是给现代社会开的。现代社会面临很多问题,总的来说根源就在于缺乏信仰,以至个人道德修养失落,公德荡然无存。在这信仰失落的时代,大家普遍感觉无依无靠,内心空虚、浮躁,就

倓虚法师出家后度化妻子的精彩对话

倓虚法师九二零年,我和禅定和尚,离观宗寺,一块回北方,预备到北京去请藏经,路过营口。那时我的家眷还住在那里,我到营口时,住到佛教宣讲堂,那里边的人,都是我在家时的老朋友。我走之后,原来开设的那间小药铺

圆瑛法师:佛弟子如何修身摄心

◎ 圆 瑛我佛所说法门,因机施教,犹如对症开方,由众生有种种病,故佛说种种法。果能信解依修,无不得益。是以称为无上医王,乃能医众生之心病者。一切众生,皆依妄心,迷惑不觉,妄执此身为我。因有我执之病,遂

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 倓 虚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维他,而是嘲笑他、揶揄他。 原因是他最初在金山住禅堂当香灯,每年到了六月六这天,照例常住

“三车和尚”窥基法师:玄奘认定的衣钵传人

窥基是唐朝一代法师玄奘的高足弟子。窥基之于玄奘,犹如子夏之于孔子。孔子学说须有子夏辈西河传经,方可阐扬宏发,广被于世;而玄奘之学,窥基不仅有克绍箕裘力,且具后修转密的功绩。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后,天天在

慧律法师开示的小故事

有一次忏公带领了我们一大堆的法师,还有这些护法居士,去参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就坐在那藤椅上。那时候我在南普陀佛学院,因为我们总共差不多有二十多个大殿,大的、小的统统拜,我们没意见。因为煮饭九点十五分

律航法师

◎ 陈义孝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念珠不离手。大师念佛是用并耳念佛法,即将阿弥陀佛四字洪名,字字念得清楚,耳朵听得清楚。先将右耳听力,作意并在左耳,听一百声。再将左耳听力,

若衲法师

临安上天竺沙门若衲法师是宋代著名高僧,奉旨住锡杭州上天竺。法师经常带领徒众 千人修行,为大众弘扬一心三观、十乘观法、五重玄义、六即之道。法师辩才无碍,出言如泄悬河,堪称为当代四依。南宋淳熙三年,宋高

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岁出家于庐山东林寺,后来住在安徽丹阳的妙果寺。元武宗至大初年(1308),皇帝下诏解散净土莲宗,优昙法师十分恐惧地说: 我承受净土教法将近

从心安起步

一般来说,平安就是幸福,亦说,无病就是福。所谓平安,其实,心安就是平安!心中少一些不平衡、忿怒、恐惧、仇恨、猜疑,心便较平安一些;多一些慈悲心、多一份包容、多一份赞叹,也就是平安。如此,能让自己不受外

智者大师名号由来

智者大师名号由来◎徐文明 智者大师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开创了中国佛教最早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创立一代教观,智慧出众,颖悟过人,确实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智者。 关于智者名号由来,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

道宣律师和窥基法师◎宣 化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时,途中见一位老修行在打坐,小鸟在他头上筑巢,衣服都已破了。玄奘法师用引磬为老修行开静。老修行问:你从何处来?玄奘法师答:我从大唐来,现在去印度取经。

弘一法师往生的最后时光

陈慧剑1942年七月初,永春王梦惺居士二度聘请弘公到永春宏法,并寄来旅费,为弘公婉谢,也将旅费寄回去了,一心在温陵养老院安居。到中秋节这天,在开元寺尊胜院讲《八大人觉经》,由广义法师译闽南语。此时,他

玄奘法师到凉州

◎ 觉 悟玄奘法师遍谒了各位大师,广泛吸收了各家的学说,经仔细推求,发现各有所主,按之佛经,有合也有不合,无所适从。因此发誓亲自到西方向人求教疑难之处,同时取得《十七地论》来解众疑,这《十七地论》就是

印光法师辩一心不乱与佛念三昧

念佛修持的最高境界达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进而往生西方净土。关于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的关系,古德的论述比较少。念佛本身是佛教禅定的修法之一,欲得三昧,必须达到一心,达到一心者,则自得三昧。如莲池说:至于

李炳南:心安住在道

雪公云:怎知‘志\’有没有立住?心若志在道上,外物就动摇不了,富贵、威武、贫贱都动摇不了。但是最难的还在于平常的事,像三餐吃粗食、穿粗布衣,自以为可耻,这就是虚荣之心,就是好名好利。名利和道恰好是相反

李炳南:学佛求成佛,成佛仗弥陀

时间地点:乙丑年在鹿港布教所主讲人:李炳南弟子吴碧霞敬记本人年已九十八,做事总是有心无力,今日难得见面,谈话就只拣重要的来谈,谈过之后,最要紧的,还是在于大家的实行。我们为什么学佛呢?学佛,就是大家都

黄念祖:阿弥陀佛的十念必生愿

第十八愿的详细解释一个人在临终时看见地狱,因自己念佛和大家助念,地狱消灭,得到往生,这是我的一个老朋友的弟弟的真实情况。我的这个朋友姓王,江苏有名的中医,也是一位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弟弟是个阔公子,生

刘素云:舍八万四千法门,持一句弥陀名号

我想借这个机会,再把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跟大家叨咕叨咕。第一个问题是:大家问的最多的,我认为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同修问,刘老师,你看我应该怎样修行?就这个问题,这几年来是不停地有人在问。这次我用很简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于凌波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他是福建省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阙氏,因祷于观世音菩萨,梦观音送子至,于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生此子。

玄奘法师

◎ 汤用彤玄奘法师(602-664)俗姓陈,名祎。隋仁寿二年生于缑氏之陈堡谷,即在嵩山少林寺之西北。兄弟四人,法师最幼。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于东都净土寺。因其奖劝,法师十三岁出家于洛。好学不倦,跋涉

李炳南答:‘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李炳南答:南无就是皈依、敬礼的意思,阿弥陀佛是一尊佛的名字,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这个问题还必须看《阿弥陀经》才知道根源,如果没有

《弥陀经》文句释义

一、《弥陀经》文之佛性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疑。 彼佛二字毋庸猜疑当然是指阿弥陀佛。但广义说来,并非单指阿弥陀佛,是指一切众生之佛性。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之本觉妙体与佛同体不二,所谓在

一句“阿弥陀佛”十种妙处

阿弥陀佛,这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念佛人现世获得的十种妙处。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上亲口开示的,佛无妄语一、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弘一法师的三个约定◎ 善 缘 1937年梦参法师奉倓虚法师之命,到厦门万石岩万石禅寺邀请弘一法师赴青结夏安居,讲律弘法。弘一法师应允,并与梦参法师立下三个约定。本文记述的是1937年弘一法师在青岛湛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法师自述求观音菩萨感应◎ 圣 严今天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中。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集)

尊敬的法师,尊敬的孙会长,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菩萨,大家下午好。阿弥陀佛!今天早晨大家听完经之后念佛念得怎么样?挺好,好。念佛是正行,我们护世息灾也好,我们自己求生净土也好,念佛是第一重要的行门,听经目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无量寿经》的四十八愿,我们来看第二十二到二十四愿,我们把今天要讲的经文一起念一下:【我作佛时。国无妇女。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昨天我们一起共修了一天,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吗?非常好!今天也出太阳了,昨天阴雨了一天,看来阴气已经逐渐逐渐的退去了。大家能够这样发起真诚的心来念佛,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五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下午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弥陀四十八大愿」,请看第四十二愿的经文,我们一起合掌将此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所居佛剎。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四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弥陀四十八大愿,请大家打开经本,看第三十九愿,我们一起把这段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一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昨天晚上跟大家讲到了第二十四愿,今天从第二十五到二十七愿看起。让我们一起合掌将这段愿文读一下:【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

钟茂森: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是佛七的最后一天,大家这六天多来,表现得非常好,非常难得,真正发起护世息灾的愿心,一起认真的念佛、学教,希望我们以这样的功德回向这个地区灾难消除、正

心安吟

心安吟◎ 邵雍 (宋)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谁谓一室小,宽如天地间。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

常惺法师塔铭并序太 虚常惺法师名寂祥,族如皋朱氏。母贤且慈,五岁亲为授学;以其颖慧而端静,才九龄送福成寺依自诚长老落发为弟子。长者独具只眼,当清末佛门多难,识其为僧中弘护才,乃使入学校读;旋升学如皋省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一法师出家因缘◎ 弘 一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

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 濮存昕问:演了很多好戏、好角色,让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说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个?濮存昕:很有幸,我演了影响我人生的两个角色--电影《一轮明月》中的弘一法师和电影《鲁迅》中的鲁迅。但是,在商业放映渠道

弥陀愿王大愿核心

五愿原文  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魏译第十一愿》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夏会本第十二定成正觉愿

无心才能心安

林清玄最近广钦老和尚一百零五岁诞辰,朋友找我去 演讲,谈谈老和尚的生平与修行。广钦老和尚是当代的高僧,有甚深的禅定,终 生倡导念佛法门,可以说是禅净双修的典范 。他的 神异事迹很多,例如在深山坐禅、降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这句话中的阿弥陀就是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就像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主一样。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持名念佛方法非常普及,当前中国汉地很多佛寺墙壁上,都题写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往生的时候表现得很不错,有些真正预知时至。我们出家人为什么少呢?没有老实地修,我们又接受信施,这里面有一定的原因所在。懂了一些佛法,反而会世智辩聪,觉

学诚法师的楞严感悟

【楞严经和大乘经典的当机众】常讲的几部大乘经典,古人读起来都不费什么劲,现代人读着就吃亏了,因为都是文言文,我们读的时候,除了一些有古文功底的人,大多数都要先熟读古代行文,然后在心里转化成方便理解的白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慧 律充满热诚的人,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四周的人。知足的乞丐,强过贪求财物的富翁。快乐就像一副眼镜,可以校正你心灵的近视。快乐有如香水,向人们洒得多了,自己也必沾上几滴。土木工程的技师,懂得如何疏

证严法师的大智慧

袁瑶瑶  1.两个小故事在接触慈济前,我对证严法师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陪阮义忠至台中分享拍摄希望工程的心路历程。演讲结束已是傍晚,两位慈济师兄、姊开车送我们去火车站,谈到法师,其中两个小故事让我印象深

法师答疑

问:我原先诵经,后来就把一切经都放下了,就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吗?师父:如果你能念得相应的话,一心念阿弥陀佛,真的能够降伏其心,心里越念越清净,越念越安稳,身心愉悦,善根增长,精神提高,法喜充满,

印光法师弁言

印光法师弁言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