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 太 虚本院自去年改组为世界佛学苑教理院以来,由台源、常惺诸法师担任其事,观一年间经过之成绩,颇堪告慰。唯太虚因应务各方,未能在院尽教导之责,对于台、常、各法师抱歉之至!现在在座虽有居士与小学校之学
毛凌云居士念佛一法,尤为断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转换一个念头。而念佛更视作观亲切,念佛则是净念,换一个清净念,以治向来染浊之念。并令一心念之,又是以纯一之念,治向来杂乱之念。且佛者觉也,念
念佛七的目的意义和一心不乱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一、念佛七的目的及意义打念佛七,这个打字,就是举行的意思,我们平常说打普佛的打字,也是举行的意思,七就是七天的时间。打念佛七,就
禅宗的中心及其目的刘丽禅宗以禅定修持为其求证的骨干,所谓涅槃、性空、真如、妙有的教理法则,以及达成圆满佛果的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六通(天眼通、天耳
当我们接触到究竟的层次,接触到涅槃、真如、如来藏,接触到神,我们就能接受当下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已抵达平安喜乐的国度,无须再受苦。无论可以再活10年还是5年,已无关紧要。在那一刻,我们已经改变了看待世界
昌臻法师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一、 念佛七的目的及意义打念佛七,这个打字,就是举行的意思,我们平常说打普佛的打字,也是举行的意思,七就是七天的时间。打念佛七,就是举行七天专门念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他的目的就是在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
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于凌波一、学佛的目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
和诵经求福相关连的一件事,是在家学佛应当如何做早晚课诵的问题。每个人走入佛门,一定有一个基本的动机。依我个人的观察,许多人会信佛,是因为对现状感到困惑,觉得需要解决这些疑问,才寻求宗教的慰藉。处在现今
真正的修行人,不是没有烦恼,而是面对一个烦恼,解决一个烦恼;不是没有痛苦,而是同体众生痛苦,内心生起慈悲。我们要放下心中执念,不要刻意去逃避烦恼痛苦。使心无挂碍、念不凝滞,让身心变得通透,才是修行真正
若人悟自心,得定做主人。不作诸邪恶,常修诸善行。如果你能真正明白心空,并借此指导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你就可能得定。什么叫定?有的人以为,只要打坐的时候心无旁骛,那便是得定。这种看法非常片面。为什么?
佛教用修行的方法去掉修行者自己的欲望,罪孽和烦恼,以达至善,摆脱轮回,进入不(转)生不死的涅盘境界。基督教则认为,人的灵魂不灭,人死后,灵魂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本来就是不(转)生不死。人靠自身的力量是
祭祀祖先是表达我们对祖先的孝敬,对祖先的感恩与怀念;是不忘根本,懂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高尚德行的具体表现。对于千百年来的祖先我们永远不忘,感恩戴德。同时,我们知道了祭祀祖先的重要性,那么,对于我们
佛教:达摩祖师东来目的是什么,有六个故事被传为美谈,你知道吗。一、达摩祖师东来达摩祖师是家喻户晓的一位得道祖师,达摩祖师是天竺国的王子,自幼拜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之后的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为
修法持咒的目的,即是防护自心免于继续造恶,并能不断长养慈悲心与菩提心。由于能防护自心,因而能逐步净除业障;由于能长养慈悲心与菩提心,因而能累积广大的福德资粮,此种 殊胜的力量即是所谓的“法力”。例如,
曾经有位大成就者说到: 朝圣的目的是什么?人们去旅行,长途跋涉和爬山,是因为他们想取得某种成就;他们想征服什么;他们想提高他们的生命体验。但是朝圣的目的是让自己谦卑。人们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旅行。探险者
持戒的目的是得清净心、得平等心。清净心是小定,事一心;平等心是理一心,得大定;觉是彻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大乘教里最高的指导原则,跟世间法不一样。试想想看,整个宇宙如果每个星球没有规律地高速运
我们都是听说过参禅的,因为参禅,是禅宗用以学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但是现在的人们却是对参禅并不是很了解的,比如参禅的目的是什么呢?宗门住参禅,参禅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参透自己的本来面目,所谓“明
一、资料使用说明首先,即修白骨观和不净观最起码要对人体基本的骨骼系统及脏腑系统有个基本的认识。因此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系统解剖学》第七版。2其次,关于如何修习白骨观和不净观,在《禅秘要法经》上有详
佛法的修持讲色空不二,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实际上修气脉,是从有进手,证得空相,最后达亦空亦有的境界。有和空是无差别的。以修气脉而言,气是风大,脉是水大、地大和火大的综合,气脉通不了,色法就空不了,实
白骨观即观想人的身体成为白骨的修法。贪欲炽盛的众生为制伏贪毒,可修此观。又作骨想观。依《俱舍论》卷二十二,此观法可分成初习业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三个阶段。(1)初习业位∶行者先将心念安住于自身的足
《楞严经》上有言,一旦有人学佛向道,发出厌离的心,要脱离六道,这时候魔王的魔宫就会震动,魔王就会认为他们的眷属要离开他,而宫殿会空,这时魔王和他的魔子魔孙便开始施加各种方便,来破坏修道人的清净,扰乱
初学者怎么修白骨观。首先我们最好先找一个人体骨骼模型,又或者三维立体的图片,反复的看,要将这骨骼的形象印在自己的脑海里,等到这骨骼的印象能够深刻地印在脑海里并且能够在平时的生活里任意自在的显现出来,
观想身体,观想的方法如前,所以不在这反复介绍了。当然,从观想到肌肉浮肿腐烂掉落露出白骨并且露出的白骨发出很亮的白光来,是需要相当的修持时间和功夫的。所以,只有通过长期的精进努力专心修持,才能达到的一
最近看南怀瑾老师的《南禅七日》讲法(光碟),他的台湾学生在南普陀禅堂汇报,谈到修白骨观某个半夜忽然痛苦撞墙想要自杀,情急之中给南老师打电话说想自杀,南老师电话里甩给一个当头棒喝:“那你就自杀吧!”这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云:白骨观,又作骨铄观。应先观本身额上,皮肉烂坠,唯见白骨。逐步从狭至宽,想于一头,皮肉烂坠,见于白骨。甚至全身,皆见白骨。既见本身一具骨铄清楚现已,复观余人,烂坠亦尔。观第二
白骨观实修心要㈠.不净观;㈡.白骨观;㈢.白骨流光观;㈣.白骨生肌观。㈠.不净观观本身发红,发肿,发胀,发青,发紫,发黑,肌肤腐烂,全身上下坏血涂漫,血逐步地化成脓,肉烂得一块一块地往下掉。五脏六腑
修白骨观的目的:破除贪执、了脱生死白骨观告诉我们,要特别执著自己的身体,哪怕落上一点小火星也忍不住,别人稍微撞你一下,或者说你身体不好,也会勃然大怒。譬如在庞大的身体中,鼻子是一块小东西,假如别人说
目的是超度自己的有缘众生,向人家道歉,真诚道歉。凡夫的言语行动,如果加以深切仔细的考察,可以说经常都在犯罪造业。凡夫的生死轮回,即是由于各自所造的‘业力’所牵引,如在过去世中不曾造下罪业,现在便不会再
所谓“七处征心”的这段演绎来自于楞严经的第一卷。阿难被摩登伽女用娑毗罗咒困于淫舍之后,反省自己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向佛陀请求开悟之道。开悟的全称,用楞严经中的经文来表达就是: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
印度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公认的初祖开山祖师,传说梁武帝时期来到中国。达摩出身于印度贵族家庭,是一个优秀的学者和实践家。他在中国传的法与 其它宗派有什么不同呢?大家不妨听听。不过这里是依据禅宗灯录上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