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谷幸正法然上人(1133-1212)是独生子,幼名势至丸。崇德帝长承二年(1133)四月七日(西历5月20日),生于美作国久米南条稻冈庄,其父漆间时国为押领使(维持地方治安的豪族),其母名秦氏。
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唐李颀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唐白居易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偶来周不系,忽去鸟无踪。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摘自《 禅诗三百首》
这里讲述的是上人驯服倔强的野驴的故事。记得有一年,有很多一群一群野生的驴子,因为破坏农作物,或是吃马的草,政府决定用直升机在空中射杀它们。有人知道了,说:不对!我们去救它们。万佛城这么大,又这么多草!
作者:欧阳修草席蒲团不归尘,松闲石上似无人;峰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全唐诗》卷349
送道虔上人游方作者:灵澈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贯花留净室,咒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摘自《全唐诗》
◎ 唐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作者简介】綦毋潜(692-749),唐代诗人。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今属湖北)人。他与王维、王昌龄、李颀、储光羲等人有交
◎皎 然宗流许身子,物表养高闲。空色清凉寺,秋声鼓吹山。看心水磬后,行道雨花间。七叶翻章句,时时启义关。 摘自《诗僧句集》
◎ 柳宗元东越高僧还姓汤,几时琼佩触鸣珰。空花一散不知处,谁采金英与侍郎。摘自《柳宗元诗选》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红薯,也加入到逃荒的队伍中来。走到半路,老六碰到饿得只剩一口气的父子二人,父亲背上也背着一个很重的袋子。那人见老六背着那么多红薯,便向老六讨要一个
寻三藏上人◎ 武元衡 北风吹雪暮萧萧,问法寻僧上界遥①。 临水手持筇竹杖,逢君不语指芭蕉②。【注释】①上界:上界天,在欲界之上有色界与无色界。这三界及三界内部都以禅定深浅分级。上界中色界因有物无欲而殊
◎ 岑 参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东南云开处,突兀猕猴台。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
李老居士,名炳南,山东济南人,幼受儒学教育,深得孔门心法。长而学佛,亲近三宝,护持道场,为法门龙象。参访印光、太虚、虚云等高僧大德。研究佛理,诵持经典,书写佛经,讲解经典,躬行实践,贯彻始终。以文学之
示灵洲镜上人◎ 憨 山余昔游海门,登妙高峰,入无际三昧,入楞伽室。睹东坡老人代张方平手书《楞伽经》,与佛印禅师留作金山常住。是时举身毛孔,熙怡悦豫。如春生百草,不自知其所以然也。及后览教乘印证,乃知
唐朝时,五台山有个僧,法号必救,德行好。阎罗王都很恭敬他。山下有个人,叫做王有相,有一天他梦见黑白无常跟他说他寿命不远。他说:我死了无所谓,但我父母没有奉养,所以希望能等我父母百年后,我就死而无憾,希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韦应物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摘自《韦苏州集》
在我们之中,有些人祈愿不怎么成功,是因为他们祈愿的力量薄弱。我们不是在说祈愿文的能量,而是说祈愿的力量。因此只是读出祈愿文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用心和身来祈愿。正确的祈愿方法是身、语、意合一。三把钥匙我们
每次修持结束时,不仅为自己的安乐,也要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与证悟,回向你所获得的任何福德。而且,你不必等到一座修持结束才回向,任何时候都可以这么做。你可以试着在每次大礼拜后回向,这样可以保证不会浪费掉
◎ (法)埃米尔库埃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枚普通的硬币放在一个人的手背上,然后不断地暗示他,这枚硬币刚刚被火烤过,会烫伤他的皮肤。暗示持续了十五分钟,受试者的手果然微微发红,被烫起了水泡。硬币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很多学佛人纠结于自己业障深重,其实顺逆皆方便,就看我们的心理素质够不够了。忏悔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业已经造下去了,但是还没得果报,还
达真堪布心定了,力量就来了我们向佛菩萨祈祷,得到加持,其实这个加持并不完全来自于佛。加持是一种力量,若是自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有这个力量。那么,我们为什么说佛菩萨加持呢?因为若是你的心散乱,力量就不
◎ 净 界我们的修行,第一件事是什么,诸位知道吗?就是创造一种觉悟的力量。所有的事情若不是觉悟启动的,通通不是佛教,你这是慈善事业了。你一定是有菩提的智慧引导的,所以我们面对了无量无边的烦恼跟业力的时
◎ 圣 严佛教对神通、异能看法如何?佛教承认有神通的事实,凡夫可得五通,出世的圣人有六通,佛有三明六通。所谓五通,一、能知过去世,叫宿命通;二、能知未来世及现在的远处和细微处,叫天眼通;三、能知他人的
◎黄心川 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冷战结束以后,东亚某些地区虽然还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但总的政治经济形势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在经济方面出现了东亚的奇迹。人们不禁要问:东亚经济的发展究竟与它的历史
我们应该说智慧才是力量在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的安排下,龙泉寺教化部研修处负责人悟光法师、学修处负责人禅兴法师和两名常住义工前往北京大学拜访了楼宇烈教授。楼教授就佛教发展、佛教本土化、佛教和科学的关系
上人的心法恒实法师 师父上人、各位师兄、各位佛友,大家阿弥陀佛。欢迎大家今天到万佛圣城来参加我们的师父,也是创办人宣公上人,入涅槃十九周年的纪念日。今天佛友来的特别特别多,所以我们加开了几个斋堂,左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所有的伟大,拆解下来,都是一点一滴地修正;所有更好的自己,拆接下来,都是由之前的自己,一点一点变换而成。不要以为事情有多难,也可以每天做一件小事,重复做,例如早
现代物理学有一个最伟大的发现,那就是物质就是能量。这也是爱因斯坦对人类所作的最大贡献,他向我们揭示,物质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所形成,不管是石头、木头、桌椅,你、我,包括我们
你的力量,与外在无关,与人类通常所认为的强势和控制无关。你的力量,在你内在,是你的独立与自信、是你的爱、是你的自我掌控能力,是你全然自我的本源。找回你的力量当你依赖于外在,无论是他人,还是为外界对你的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无论是哪一部,我们应该看着这一切经典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看着这一切经典比任何珍宝更重要。《金刚经》上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12010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当时心情极其低落的我漫无目的地走在广西南宁的街头。马路中央一流浪汉突然进入我的视野,衣衫程监楼,蓬头垢面,神智恍惚,车辆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没有一个人在意他,而他就这样木木呆
佛说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去刻意巴结哪一个人,用暂时没有真正朋友的时间;去完善自己,完善你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会有一大批的朋友任你选择。用人情
祈请发愿,与更高的力量相应他骗了你的钱,让你变得穷困潦倒,为什么你不应该恨他呢?因为仇恨改变不了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你觉得恨他是应该的,却不明白你惩罚的实际上只是自己。所以说,慈悲看
忍耐是修行的力量,包容是做人的修养,柔和是处事的良方,感恩是惜福的资粮。寒山问:世人秽我、欺我、辱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应该怎么办呢?拾得答: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过几
助印经书是三种布施的因缘具足: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可以获得财富的果报;而法布施能得佛菩萨般若智慧加持;无畏布施则可以获得健康长寿。助印经书是广散财富的另一种形式,所以是财布施,然后传阅经典
简介:作明佛母,又称咕噜咕列佛母,为佛教密宗掌管权威及怀法的本尊,亦被认为是二十一度母之红色度母化现,藏传力量女神。四手三眼,身红色,金发怒冲,手持莲花钩斧,搭箭拉弓,作射箭姿,腰系虎皮裙,颈挂人头,
东华寺的定位是禅宗道场,所以我们教大家怎么坐禅。过去有个和尚问祖师:“什么是禅?”祖师反问:“什么不是禅?”大家怎么理解这句话?(答:无处不在)没错。禅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禅。其实禅就是把心收回
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就会发现,现在有些法,只讲人道,就是有些提人间佛教的。就完全讲人道。其它道都不讲。我想这个是不究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和鬼,天神的差别就在于人有身体。而鬼没有。但鬼道和天神道,人虽
因为人有贪心,就发生水灾;人有瞋心,就发生火灾;人有痴心,就发生风灾,所以三灾是由三毒而生起的。我们人人都具足贪瞋痴三毒之心,这个心一天比一天扩大,到了一定限度时,就形成大灾劫来临!三灾是依次第发生的
宽恕具有神奇力量摘自 卢志丹居士《日常生活中的佛心》一天,禅堂里面发现有个初皈依的和尚竟然偷窃别人的物品,大家都认为不可原谅,要求堂主大和尚开除他。大和尚听了点点头,却并没有予以处理。这个小偷见没有引
持戒波罗蜜◎ 宣化上人“尸罗波罗蜜”:就是持戒波罗蜜,修持戒律;“尸罗”是梵语,翻译为戒律。戒律在佛教里边,是很重要的!所以出家做比丘,必须要受戒;不受戒,就不能成比丘。所谓“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文:达真堪布我们的寿命就像一桶水,有些人桶里的水是满的,有些人只剩半桶水,有些人桶里只剩下一点点水——因为桶是漏的,里面的水一直不停地向外流——我们的寿命也是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减少。死魔随时都在你的身
“阿弥陀佛”是梵语,梵语,就是印度讲的话,翻译成中文就叫无量光,又叫无量寿。无量光,因为他智慧无量;无量寿,因为他福德无量。智慧无量,就叫无量光;福德无量,就叫无量寿。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呢?就因为阿弥陀
凡是佛菩萨,皆坐在大莲花之上,这是表示「开悟」。若是不开悟,那就没资格坐在莲花之座。你想坐大宝莲花吗?首先要勤精进,不可懈怠,不可放逸。修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所谓「不怕慢,只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人们为什么不知足?因为多欲多贪,贪而无厌,贪求不已,所谓“欲望无止境”。白天醒时在贪,夜间在梦中也贪。为什么要贪?因为不知足。如果知足,就不会贪求。我们起贪心,是因为有欲望的缘故。若是没有欲望,那就不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戒中的最后一条“不持生像金银宝物戒”,你能不能持?不能持就方便好了!’因为在中国的情况,要持这一条戒是很难的,所以我只好这样告诉他。他说:‘我要持,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佛教的正信弟子,他们也没有皈依三宝,如果皈依了三宝之后,他们就不会如此的“迷信”了!因在三皈之中,就有三项规定:(1)尽形寿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2)尽形寿皈依法,不皈依外道邪说
何谓我执何谓我执?就是执着“我”。这是“我的”身体,那是“我的”所有,总而言之,一切以我为前提,把我摆在前边,有我无人,三心未了,四相没空。怎么才能知道“我执”破了没有?就要从每日起居饮食,以及日常生
食物在没献给佛僧的时候,勿得先食。所以在家人在庙上吃东西,必须要等到供过佛,出家人也来吃了,大家一起吃才可以。不可以在出家人还没吃之前,你先吃,这是不可以的。不只是供佛,供养三宝,都是要这样。所以在庙
诸位师兄都是知道宝积佛的,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位佛菩萨。宝积佛全名: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其实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其实就是文殊菩萨的佛名。欢喜藏者,无老病众苦之名,纯一快乐,寿命无量,光明无量,无有譬类,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