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名号品浅释 第五卷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白地藏菩萨言。仁者。愿为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娑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使未来世末法众生。知是果报。
在这个时候,普贤大菩萨对地藏菩萨说:「仁者!(这仁者是仁慈者的意思,是菩萨对菩萨的互相称呼,意谓很慈悲的菩萨。)你这位仁慈的大菩萨,我希望你能为天、龙、四大天王,以及将来现在,一切法界里的众生,演说这个堪忍世界、南阎浮提的众生,应该受报应的地方,和各种地狱的名称,以及造恶业受恶报等的情形,好使将来世界,未听闻佛法的众生,知道有这样的果报,做为借镜,自以戒励!」
地藏答言。仁者。我今承佛威神。及大士力。略说地狱名号。及罪报恶报之事。
地藏菩萨回答说:「仁慈的大菩萨,我现在仰承佛陀的大威神力和大士您的力量,大概地说一说地狱名称,和罪报恶报的情况。」
仁者。阎浮提东方有山。号曰铁围。其山黑邃。无日月光。有大地狱。号极无间。又有地狱。名大阿鼻。复有地狱。名曰四角。复有地狱。名曰飞刀。复有地狱。名曰火箭。复有地狱。名曰夹山。复有地狱。名曰通枪。复有地狱。名曰铁车。复有地狱。名曰铁床。复有地狱。名曰铁牛。复有地狱。名曰铁衣。复有地狱。名曰千刃。复有地狱。名曰铁驴。复有地狱。名曰烊铜。复有地狱。名曰抱柱。复有地狱。名曰流火。复有地狱。名曰耕舌。复有地狱。名曰剉首。复有地狱。名曰烧脚。复有地狱。名曰噉眼。复有地狱。名曰铁丸。复有地狱。名曰诤论。复有地狱。名曰铁鈇。复有地狱。名曰多瞋。
「仁者!在南阎浮提东方有一个大山,名叫铁围山。这山非常黑暗而深邃,没有日月光明的照耀。在这里有一重大地狱名叫极无间,就是受极大苦而没有暂歇,无有间断。又有一重地狱,名叫大阿鼻地狱,又名大无间地狱,即是前文解说:造极重罪的人,死後所堕落之处。」
「在大阿鼻地狱里,又有地狱,名叫四角,即四周围都是烧红的铁壁,而上面又落下铁火,罪人无处可逃,向四角奔走,也被铁壁燃烧枯焦。又有地狱名叫飞刀,从空中有极大的刀轮,旋转落下,一著罪人的身体,即头破血流,身无完躯。又有火箭地狱,其中有无数亿的铁弩锋箭,弓箭一发,即一枝枝皆射入罪人的身心,五脏六腑,全被刺割,痛不可言!又有夹山地狱,犯罪的人,骇怕逃入山里,此时两个山即刻会夹合起来,把罪人夹成糜烂,变成肉饼。又有通枪地狱,能穿通罪人胸背。还有铁车地狱,这地狱好像坦克车一样,碾研罪人。还有铁床地狱,罪人睡上即被烧焦焚炙。又有铁牛地狱之,这些铁牛都在喷火焰,追逐或践踏罪人。又有铁衣地狱,这些铁衣都烧得通红,由空中落下,套在罪人的身上,缠住裹覆,把罪人身体都烧焦了。又有千刃地狱,这地狱有千把利刀,同时冒出火来烧刺罪人的身体。又有铁驴地狱,这些铁驴也专来践踏罪人,又有烊铜地狱,就是将铜熔化了,把罪人抛下煮烂,或用铜汁灌口。又有抱柱地狱,凡是痴情男女,死後一见铜柱,误以为是他的情人,往柱上一抱,而铜柱即刻发火把罪人焚焦。又有流火地狱,此狱遍处都是火花四喷,或如水一般的涌流,令罪人无处可避,而被流火烧死。又有耕舌地狱,把罪人的舌拉出,如耕牛一般的去耕犁罪人,这是犯口业的果报。又有剉首地狱,把罪人的头片片剉碎。又有烧脚地狱,罪人踏上铁板,火即自然焚烧起来,令罪人的脚被烧焦。又有啗眼地狱,此狱有铁鹰,专门嗜好食噉罪人的眼睛。又有铁丸地狱,用火烧成如铁一般,一丸丸的药物,令罪人吞食,即烧焦犯人的口舌及咽喉。又有诤论地狱,罪人一到此狱,自然瞋恨多端,其身也生出铁爪锋刀,自相搏杀。还有铁鈇地狱,这铁鈇即是铁斧的利斧,斩罪人的腰身。又有多瞋地狱,罪人因瞋怒故而互相残杀不已。」
地藏白言。仁者。铁围之内。有如是等地狱。其数无限。更有叫唤地狱。拔舌地狱。粪尿地狱。铜锁地狱。火象地狱。火狗地狱。火马地狱。火牛地狱。火山地狱。火石地狱。火床地狱。火梁地狱。火鹰地狱。锯牙地狱。剥皮地狱。饮血地狱。烧手地狱。烧脚地狱。倒刺地狱。火屋地狱。铁屋地狱。火狼地狱。如是等地狱。
地藏菩萨说:「仁者!铁围山里面,像这样种种的地狱,它们的数目,没有限量。在前面所说无间、阿鼻二大地狱的里面,还有叫唤地狱。这地狱有狱卒将罪人掷入大镬汤中煮沸,死了又生,又用热油反覆煎熬,以致痛楚大声叫唤,故名叫唤地狱。拔舌地狱乃用铁杵打开罪人的口,将舌头拔出,用钩钩住,这都是在生时造口业的果报。粪尿地狱,将罪人都抛落在粪堆尿河内,秽臭不堪。铜锁地狱用铜锁把罪人的颈项锁住,另一端则用大铁链钩住,令罪人拖负著行走。火象地狱,有火象身上出火,追驱罪人。火狗地狱,据三法度论上说:「火铁燃烧,驱众罪人,煎熬令熟。熟已,复拖出,为恶狗所食。食尽,经风一吹又再活,还复如是,受报经百千劫。」火马火牛地狱者,牛马的身上都是火,到处追逐罪人,不被牠触死烧死,也被踏死,真是可怕得很!火山地狱,罪人若逃入山内,两山都是火,自会相合,而罪人被磨成粉浆。火石地狱,将罪人掷在烧热的石子上,把他压成泥浆。火床地狱与前铁床地狱相同。火梁地狱,把罪人悬挂在火梁上,任其焚烧。火鹰地狱,大约同铁鹰地狱。锯牙地狱,用锯把罪人牙齿都锯断了。剥皮地狱,把罪人的皮都剥下来。饮血地狱,地狱内的恶虫来吸食罪人的血肉,或令罪人自饮狱内的热血烊汁。烧手烧鲫地狱,乃由於在生之时,犯宰杀生灵、断其手脚者,故堕此狱。倒刺地狱,罪人被拖上树,树刺皆向上,狱卒把罪人拖下树身,树刺便会向上刺罪人身。受如此刑罚,皆因在生之时,犯了邪淫的果报。火屋铁屋地狱,将罪人关在铁屋内而後纵火焚烧,罪人无处可逃,都被烧死。火狼地狱,即是凶恶的火狼,追逐罪人,纵不被烧死,也会被咬死或吓死,至少也会触死。」以上诸狱都是在生时犯身、口、意三业,所受的各种果报。
其中各各复有诸小地狱。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各不同。
「像这种种大地狱里头,又有各种的小地狱,或者在每一个大地狱中都附设一种小地狱,或二种,或是三四种,甚至百千种的小地狱,其中的名称各各不同。」
地藏菩萨告普贤菩萨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阎浮提行恶众生。业感如是。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後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我今承佛威力。略说地狱罪报之事。唯愿仁者暂听是言。
地藏菩萨告诉普贤菩萨说:「仁者!这些种种的地狱,都是在南阎浮提行恶的众生,所造的种种恶业,诸如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杀、盗,淫、妄等罪业受感所招,而要受这样的恶报。造罪业所感招的果报,其力量是很大的,能有须弥山那麽高大﹔〈须弥山〉译为妙高山。又能像大海那麽巨深,能障碍你修行的圣道。因之,今警惕你们众生,切勿轻视小恶,以为是没有罪过,等到死後的果报,则是丝毫不差的。虽然父子是骨肉至亲,但到受报时,各各分路,各受果报。即使相逢,也不能代替。我现在承受佛的威神力量,大略地说说地狱罪报的情况。但愿仁者,暂时听我这番话。」
普贤菩萨言。吾已久知三恶道报。望仁者说。令後世末法一切恶行众生。闻仁者说。使令归佛。
普贤菩萨回答说:「我在很久以前便知道这三恶道的苦报,我今希望仁者说说,可令後世末法里一切造恶业的众生,听仁者说了之後,能发心归依三宝。归依佛,不堕地狱。归依法,不转饿鬼。归依僧,不堕畜生。所以归依三宝,就是免除三途苦报的最好保证。」
地藏白言。仁者。地狱罪报。其事如是。
地藏菩萨说:「仁者!地狱里的罪报情形,是像这样的。」
或有地狱。取罪人心。夜叉食之。或有地狱。镬汤盛沸。煮罪人身。或有地狱。赤烧铜柱。使罪人抱。或有地狱。使诸火烧。趁及罪人。或有地狱。一向寒冰。或有地狱。无限粪尿。或有地狱。纯飞戢鑗。或有地狱。多钻火枪。或有地狱。唯撞胸背。或有地狱。但烧手足。或有地狱。盘绞铁蛇。或有地狱。驱逐铁狗。或有地狱。尽驾铁骡。
「或者有的地狱,拔取罪人的舌头,用牛去耕犁他。有的地狱,有罗刹鬼用铁叉钩出罪人的心,然後令夜叉鬼把它吃掉。有的地狱,有烧煮大铜镬的汤水,来煮沸罪人的身体。有的地狱是烧红了的铜柱,罚罪人去抱著它,令罪人身体都烧焦炽燃。有的地狱是各种的火焰燃烧,而赶著罪人赴火烧灼。有的地狱,一向冰冷,其寒彻骨,罪人即刻被冻死。有的地狱非常的肮脏,内有无限的粪尿,令罪人不堪其臭,且四壁都生铁虫,口吐热尿,罪人若喝了,虫即啄其舌,啖其心,非常痛苦而死。有的地狱有铁鸟嘴,又长又利,从山上飞来,抓啄罪人,而脚下的热铁戢鑗,又刺穿骨髓,如此般受罪。有的地狱是多钻火枪,与通枪同而又加上火烧,更是厉害不已。有的地狱只是击搥罪人的胸背。有的地狱单单烧手脚。有的地狱盘缴铁蛇或驱逐铁狗(这与前面同),有的完全骑在铁骡上烧灼。」
仁者。如是等报。各各狱中。有百千种业道之器。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此四种物。众业行感。若广说地狱罪报等事。一一狱中更有百千种苦楚。何况多狱。我今承佛威神及仁者问。略说如是。若广解说。穷劫不尽。
地藏菩萨说:「仁者!像这样的种种果报,在每个不同的地狱里,有百千种业报,所用的器具,都是由铜、铁、石、火所造成。此四种东西,是众生所造的罪业恶行所感招的果报。假如要广泛详细去说地狱的罪报种种事情,一个一个的地狱内,已有百千种痛苦悲惨的事,何况更要说那麽多的地狱呢?我现在仰承佛陀的威神力量,以及承蒙仁者的询问,大约的说说而已。假如要详细的解说,即使说尽了一劫那麽长的时间,也讲不完的。」
End
◎ 水谷幸正法然上人(1133-1212)是独生子,幼名势至丸。崇德帝长承二年(1133)四月七日(西历5月20日),生于美作国久米南条稻冈庄,其父漆间时国为押领使(维持地方治安的豪族),其母名秦氏。
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唐李颀草堂每多暇,时谒山僧门。所对但群木,终朝无一言。我心爱流水,此地临清源。含吐山上日,蔽亏松外村。孤峰隔身世,百衲老寒暄。禅户积朝雪,花龛来暮猿。顾余守耕稼,十载隐田园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唐白居易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偶来周不系,忽去鸟无踪。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摘自《 禅诗三百首》
这里讲述的是上人驯服倔强的野驴的故事。记得有一年,有很多一群一群野生的驴子,因为破坏农作物,或是吃马的草,政府决定用直升机在空中射杀它们。有人知道了,说:不对!我们去救它们。万佛城这么大,又这么多草!
作者:欧阳修草席蒲团不归尘,松闲石上似无人;峰阴欲午钟声动,自煮溪蔬养幻身。 --《全唐诗》卷349
送道虔上人游方作者:灵澈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玄关。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贯花留净室,咒水度空山。谁识浮云意,悠悠天地间。 摘自《全唐诗》
◎ 唐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作者简介】綦毋潜(692-749),唐代诗人。字孝通,一作季通,荆南(今属湖北)人。他与王维、王昌龄、李颀、储光羲等人有交
◎皎 然宗流许身子,物表养高闲。空色清凉寺,秋声鼓吹山。看心水磬后,行道雨花间。七叶翻章句,时时启义关。 摘自《诗僧句集》
记得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说过:当我走出监狱那一刻,我心里就明白,如果不能放下心中的仇恨,我将永远活在地狱之中。作为一个从前的革命斗士,一个因反抗压迫和争取自由而长期坐牢的勇者,经过长期反思,竟说出这样悖离
明海法师《地藏经》第五品经它揭示了地狱的各种相。下面我们来讲一下,为什么地藏菩萨要讲这些?也许你们有的人说,他就是用这个来吓唬我们,让我们来行善呗。地藏菩萨他不会吓唬我们的,他告诉了我们,如果我们造了
智者大师名号由来◎徐文明 智者大师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开创了中国佛教最早宗派之一的天台宗,创立一代教观,智慧出众,颖悟过人,确实是一位不世出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智者。 关于智者名号由来,
◎ 柳宗元东越高僧还姓汤,几时琼佩触鸣珰。空花一散不知处,谁采金英与侍郎。摘自《柳宗元诗选》
至心精进 第五卷黄念祖老居士【法藏比丘说此偈已。而白佛言。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如法修行。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欲令我作佛时。智
我想借这个机会,再把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跟大家叨咕叨咕。第一个问题是:大家问的最多的,我认为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同修问,刘老师,你看我应该怎样修行?就这个问题,这几年来是不停地有人在问。这次我用很简
寻三藏上人◎ 武元衡 北风吹雪暮萧萧,问法寻僧上界遥①。 临水手持筇竹杖,逢君不语指芭蕉②。【注释】①上界:上界天,在欲界之上有色界与无色界。这三界及三界内部都以禅定深浅分级。上界中色界因有物无欲而殊
◎ 岑 参昨夜云际宿,旦从西峰回。不见林中僧,微雨潭上来。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石鼓有时鸣,秦王安在哉。东南云开处,突兀猕猴台。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北瞻长安道,日夕生尘埃
李老居士,名炳南,山东济南人,幼受儒学教育,深得孔门心法。长而学佛,亲近三宝,护持道场,为法门龙象。参访印光、太虚、虚云等高僧大德。研究佛理,诵持经典,书写佛经,讲解经典,躬行实践,贯彻始终。以文学之
示灵洲镜上人◎ 憨 山余昔游海门,登妙高峰,入无际三昧,入楞伽室。睹东坡老人代张方平手书《楞伽经》,与佛印禅师留作金山常住。是时举身毛孔,熙怡悦豫。如春生百草,不自知其所以然也。及后览教乘印证,乃知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韦应物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摘自《韦苏州集》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往生的时候表现得很不错,有些真正预知时至。我们出家人为什么少呢?没有老实地修,我们又接受信施,这里面有一定的原因所在。懂了一些佛法,反而会世智辩聪,觉
依空法师有一天,发生了不可抗拒的天灾地变,惊人的飓风把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围墙吹倒了,地狱的众生纷纷跑到天堂去享乐,偌大的地狱快要变成一座空荡寂寥的死城,而天堂突然间多了一群光怪陆离的鬼魅,一时间天堂与地
上人的心法恒实法师 师父上人、各位师兄、各位佛友,大家阿弥陀佛。欢迎大家今天到万佛圣城来参加我们的师父,也是创办人宣公上人,入涅槃十九周年的纪念日。今天佛友来的特别特别多,所以我们加开了几个斋堂,左
我们研究佛法的人,对于安放经书的常识应该知道。譬如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无论是哪一部,我们应该看着这一切经典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看着这一切经典比任何珍宝更重要。《金刚经》上说: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观世音菩萨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观音信仰不仅贯穿整个中国佛教历史,更是形成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观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难灾厄的时候,许多人会第一个想到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甚至不自主的就念一句观音菩萨保佑
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图片来源:资料图)【经典原文】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纯情即沈,入阿鼻狱。若沈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
助印经书是三种布施的因缘具足: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可以获得财富的果报;而法布施能得佛菩萨般若智慧加持;无畏布施则可以获得健康长寿。助印经书是广散财富的另一种形式,所以是财布施,然后传阅经典
欲得忏悔五逆十恶。欲得除灭无根谤法极重之罪。当勤礼敬五十三佛名号南无普光佛 南无普明佛 南无普净佛 南无多摩罗跋栴檀香佛 南无栴檀光佛 南无摩尼幢佛 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 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
礼诵五十三佛名功德释义:(出 自佛说观药王药上菩萨经:十方诸佛由礼五十三佛,灭除积习,得成正觉。)南无普光佛 (得佛智光,周净诸业)南无普明佛(破尽无明,速成正觉)南无普净佛(得佛微妙,身土净严)南无
除了念佛外,念菩萨名号也是可以的,例如,念地藏菩萨,观音菩萨等等都可以。其实任何大乘经典,你要是信愿具足都能往生。这桩事情,是世尊在《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你看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在「三辈
提婆达多一心想落发修行,一天,他来到佛陀的精舍,跪在地上向世尊顶礼往后,对佛陀说:‘我想在世尊座下落发修行。’‘你合适在家修行,设香檀广为布施,行善积德。’佛陀对提婆达多说。提婆达多见佛陀不容许,便再
无尽意菩萨是非常殊胜的一位菩萨,很多人都知道无尽意菩萨的。虽然这是一位殊胜的菩萨,但是无尽意菩萨的经典却是不多,而且关于无尽意菩萨名号的本义还是很难理解的。有关无尽意菩萨名号的本义,《大方等大集经》记
因为人有贪心,就发生水灾;人有瞋心,就发生火灾;人有痴心,就发生风灾,所以三灾是由三毒而生起的。我们人人都具足贪瞋痴三毒之心,这个心一天比一天扩大,到了一定限度时,就形成大灾劫来临!三灾是依次第发生的
持戒波罗蜜◎ 宣化上人“尸罗波罗蜜”:就是持戒波罗蜜,修持戒律;“尸罗”是梵语,翻译为戒律。戒律在佛教里边,是很重要的!所以出家做比丘,必须要受戒;不受戒,就不能成比丘。所谓“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阿弥陀佛”是梵语,梵语,就是印度讲的话,翻译成中文就叫无量光,又叫无量寿。无量光,因为他智慧无量;无量寿,因为他福德无量。智慧无量,就叫无量光;福德无量,就叫无量寿。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呢?就因为阿弥陀
凡是佛菩萨,皆坐在大莲花之上,这是表示「开悟」。若是不开悟,那就没资格坐在莲花之座。你想坐大宝莲花吗?首先要勤精进,不可懈怠,不可放逸。修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懒惰。所谓「不怕慢,只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人们为什么不知足?因为多欲多贪,贪而无厌,贪求不已,所谓“欲望无止境”。白天醒时在贪,夜间在梦中也贪。为什么要贪?因为不知足。如果知足,就不会贪求。我们起贪心,是因为有欲望的缘故。若是没有欲望,那就不
我们平时在学习佛教的六道轮回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懂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找一些法师的讲解来帮助自己,比如大安法师讲解过人道众生是否该拯救。阿弥陀佛的大愿是他因地发的,大力是他果地上的展示。这种大
三十九世鸟窠道林禅师,“鸟窠”,就是一个鸟窝。鸟窠禅师的名字叫道林,俗家姓潘,是富阳人,母亲姓朱。他的母亲有一天晚间做了一个梦,梦见日光入到口里,身上就有孕了。等到他出生这一天,很奇异的香气充满了房间
佛说八大灵塔名号经集注周叔迦初译经题八大灵塔者,释迦如来应化之圣迹也。若能礼敬,能生福善。《苏悉地羯罗经》卷四中说:凡作悉地法不成者,当礼八圣迹。文云,犹不成者,当作此法,决定成就。所谓乞食,精勤念诵
一、吉祥天女名号的功德在《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中,世尊对观自在菩萨宣说受持大吉祥天女名号,能得以下功德:“若有苾刍、苾刍尼、近事男、近事女,及彼一切有情之类。知此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受持、读诵、
问:地藏本愿等经,载大地狱若干,小地狱若干,某狱受苦若干年,始移置某狱,又若干年又移置某狱,受满狱刑,始得转生。然综而计之,实比一贤劫年份尤远。然每遭一劫,下自地狱,上至无色,虚空阴阳都成灰坏,何以地
问:阿阇世大逆不道,以佛法论,应堕阿鼻地狱,万劫不复。乃观其报应,仅遍身生疮奇终难忍,蒙佛佑护,得免于死。是重罪轻报乎。抑尚有重报为后学所不知乎。请问阿阇世如何死法,其重报若何。定业难逃,佛书所记者甚
问:堕阿鼻地狱永不超生,与地狱不空我不成佛,殊觉矛盾。范古农答:此二句言各有当。上句言其业重,下句言其愿深,不必并为一谈。然即按此二句正是相成,并非矛盾。因永不超生故地狱不空,地狱不空故我永不成佛也。
卷第五: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五【白话】接着,更有普贤菩萨摩诃萨,进人了不思议的解脱门方便海,也进入了如来的功德海。这些不可思议的解脱门方便海中,有解脱法门,是为庄严清净一切诸佛国土,并调伏众生,令他们究竟
做大圣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修道解脱生死固然要紧,但宣扬真理,说法度生,也很重要。一个人能舍去家庭恩爱的束缚,归投在大觉者佛陀的怀抱,终身从事于宣扬真理的事业,对世间,不失望灰心;对众生,永远慈悲热情,那
阿弥陀佛是诸佛之一,他的名号“阿弥陀”,其意义依据梵文和佛典,有通义和别义两种。通义【无量】阿弥陀,梵语amita,译为无量。无量是阿弥陀的根本义。阿弥陀佛即无量佛。①无量是究竟、圆满、不可限量。如果
“阿弥陀佛!阿玉向判官合十!”“请问判官,阳人若说话用词非常过分,使用伤害人自尊的的种种言语,愤怒的辱骂人。家长打责孩子,夫妻吵架,说话处处不饶人,使用恶毒的言语咒骂,这些行为要堕落地狱受惩罚吗?”判
“恶口”,简单来讲就是说恶毒的话语,而它的直接动力则是嗔恨,在佛经中有“牛主尊者”的公案,是这样说的:在舍卫城境内,曾有一头老野牛,它去饮水时陷入淤泥里。舍利子尊者见后将它拽出,用手把它身上的泥擦得干
“饿鬼道”也就是我们说的死后变成“鬼”,多是因为作下不肯施舍助人、偷盗、贪嫉、欺诳或见难不救等恶业,才投生到鬼道中。据《大乘义章》上讲:所谓饿鬼者,常饥虚,故谓之饿;恐怯多畏,故谓之鬼。饿鬼道的众生,
地是大地, 也是“地大”(“四大”之一)。地藏立像 能担当一切,一切崇山峻岭,万事万物都在地上。比喻菩萨的功德,能为众生而荷担一切难行苦行;地也有依止义,一切生命皆依地而成,依地而生。喻世间一切自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