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上的一切都是空的吗?
◎问:一切离不开心,一切皆是心的显现。当我们对别人生气时,我们心目中的别人,其实就是自己的心根据因缘显现的表相,看破它是因缘使然,不执著,是不是就是智慧?还是这心灵显现的表相,本身也是自己?
●雪漠:世上的一切,都源于心的感受。不同的心,感受出不同的世界。
◎问:有些人听了世界是虚妄的这样的话,就会堕入顽空,认为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其实,是不是应该理解为,世界是流动的,瞬间即逝的存在。世界是存在的,但是抓不住的,是一种虚妄的存在?
●雪漠:世界是存在的,但它不是永恒的存在,时时变化,没有自性,所以虚无。
◎问:我以前读过《心经》,里面有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智亦无得这些很难懂的话,烦请您点拔一下。
●雪漠:这里的无,指的是没有永恒,一切都虚幻无常,没有自性,故称无。缘起遂假有,性空故真无。
◎问:当人拿着一件蛮沉重的物品时,它实实在在就是重的感觉,那么,我们把这件物品观空时,观空的时候是否在骗自己呢?
●雪漠:空是一种智慧,它是本有的,不是观出来的。
◎问:虽然空是本有的,不还得通过观修来证得吗?
●雪漠:观修的空不是本有的空。观修是手段,证空是目的。
◎问:您经常谈到空性,但很多人为什么谈空色变,一棍子打死了呢?我感觉那种清爽爽的感觉很好呀。
●雪漠:怕只怕那是顽空。
◎问:禅宗说的都是观它为空,融入空性中,也是有为,自然达到不是更好吗?
●雪漠:是的。观出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它是本有的,非人力造作而成。
◎问:如果一切皆空,所修为何?
●雪漠:这空不是虚无,而是有无穷的可能性。
◎问:一切唯心,心空则明,而生万有,万有即是一切可能性。如此看来,一切可能性,都来自对我们本自具足的心性的认知和启用。这样分析正确吗?
●雪漠:可以这样理解。但证悟和解悟还有本质的不同。
◎问:如何理解宁可有如须弥大,不要空如芥子小?
●雪漠:执有惧因果,执空或成狂慧。惧因果可救,狂慧者不可救也。执空者易流于虚无主义。
◎问:大手印文化中是否对有与无有过研究,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有和无,到底走向了何处?
●雪漠:以殊胜之眼看来,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二者并无不同。有是缘起,无是性空。
2、性是众生本有的智慧
◎问:谈到空性、体性、明心见性,那什么是性?
●雪漠:性是众生本有的智慧。
◎问:我记得曾向您请教过人的性,那么性与信的关联点在哪?应有个互为的原切点吧?
●雪漠:性为本体,信为用。没有信,便看不到真正的性。那信是彼性的体现。
◎问:是否可视信为性的基点?
●雪漠:此信是彼性的体现,彼性是此信的本体。这内容,我的《大手印实修心髓》中有。
◎问:《从我的墨家经历谈真心的光》这样的文章算是上乘的随笔,可是和佛教有什么关系呢?
●雪漠:没关系。它只和我的自性有关系。
3、证悟空性难吗?
◎问:如果对根本上师的信心做到无漏,是否就能成就,而怎样才能算无漏?
●雪漠:漏是烦恼,究竟的无漏是证悟空性。
◎问:请问证悟空性还需证悟明性,是吗?
●雪漠:空性的体性便是明空。
◎问:您说烦恼与菩提,二者亦无别,我觉得很对,有时候痛苦过后更能让自己清醒。是不是要给自己更多的挑战,更利于自己明白呢?
●雪漠:有时候,换个角度,便无痛苦。痛苦是分别心在作怪,无分别心便无痛苦。所以,证得无分别智才是解脱。那无分别智,也叫空性。
◎问:轮涅本无别,关键在一念。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雪漠:证得空性时,便无分别心。若得分别智,便是大解脱。
◎问:证得空性难吗?
●雪漠:难如登天!易如翻掌!难难难,难难难,欲上青天把月揽;易易易,易易易,犹如凭空打喷嚏。
◎问:八十四个大成就师中的卢伊巴大师,专食被人抛弃的鱼内脏。初觉恶心异常,便以空性观照,12年后生大证悟。老师,空性是万法的本质,宇宙间都是因缘组成,变化无常的,都没有永恒,固定不变的自体。当我们用空性去观照身边的事物,久而久之就能破除分别心。这是不是就是契入空性?
●雪漠:空性是啥?打个喷嚏便是空,放下喷嚏便是性。若是喷嚏也不打,望着明月笑春风。
◎问:入空法有二所取、能取性空。能取之取怎样理解?如何取?为什么能取的心也无自性?
●雪漠:入空法是不公开的方法,在此处不便公开宣讲。但万法皆无自性,能取之心自然也不例外。
◎问:离能取、所取之一切二元对立,安住空明,悲视万法即生即灭之虚幻,如此保任,是否对路?
●雪漠:问题是你的明空,是不是真正的明空?若是真正的明空,保任它当然是最好的修。要是那明空没经过上师的印证,便可能会走上弯路。因为有许多所谓的保任明空者,其实并没有契入明空,何谈保任?
4、平常心是圣者之心
◎问:平常心指的是什么心?我们所要寻觅的真心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个娘胎里带来的心吗?
●雪漠:平常心是圣者之心,非凡夫所说的平常心。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心。那是肉团心,非智慧真心。
◎问:曾听法师说分别到极点,就没有分别心了,这个说法对吗?
●雪漠:这要看他是不是证悟了空性。凡夫说此话,狂禅也;圣者说此话,大慧也!
◎问:请问老师,现在社会的浮躁之风,如何解决?怎么样才能安下心?
●雪漠:息却心头水,触目皆清凉。卿心无须安,奈何生波浪?
◎问:面对现在社会的冷漠、官员腐败、商人唯利是图,我们能做什么?
●雪漠:端坐莲台微微笑,撒向人间都是情。
◎问:真心生起的这个世界,是有序的、有规律的、有理性的,不是杂乱无序。是谁创造这些秩序和规律呢?秩序、规律、理性、道德判断、审美判断等都是建立在分别的基础上,而我们强调的是无分别,那如何随顺世间的秩序?
●雪漠:序是心头一点线,缠你缠我缠千年。待得无我亦无你,大千世界皆净光。真心有序却非序,此序本由自家知。若是无我亦无你,一片光明照寰宇。
◎问:那意思是不是性相是一?性相对相是空,其实不空,因为相是性所显,不可分。相是性,性也是相?
●雪漠:性相本一体,性空相有影。云影随风去,湛然成晴空。
◎问: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种强烈的舍身精神和空性矛盾吗?
●雪漠:不矛盾。佛入了地狱,还是为了传空性真理。不然,他入地狱干啥?
◎问:大成就者的胸怀应该是什么?是不是说证悟空性的心是无差别的吗?
●雪漠:无大无小,无你无我,无佛无众生,无烦恼无习气。心无差别,却有大智。
5、世上无不是妙法
◎问:如何对治自己的坏习气?
●雪漠:找到真心安住真心时,习气也是妙用呀。
◎问:怎么找到自己的心?什么才是真心?
●雪漠:附耳过来!我告诉你!听到了没?
◎问:我现在在学校读研,学的是心理学,请问老师如何在学校环境中进行大手印的实修,还有如何把大手印与我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用于心理治疗?
●雪漠:你先得契入大手印,才能谈到别的呀。
◎问:直指心性,让我感觉简直就是捷径,不管是读您的小说,还是读《大手印实修心髓》,立马就能看破红尘,顿悟修行的精髓,再回过头来去看一些所谓高僧大德的著作时,明明了了。感觉很多人的著作还是在转弯。
●雪漠:佛说三藏十二部,不就是为了叫众生明白心性而证得觉悟吗?
◎问:喝酒吃肉也能契入大手印吗?
●雪漠:只要得遇善知识,世上无不是妙法呀。
◎问:如果一切都是心性的显现,那是否可以将拖地、吃饭等日常的生活看作是就是清净自心的修行呢?
●雪漠:是的。心清净时,无处不是道场。
End
问:世上宇宙真理是否有一个?谁(哪一个宗教)是唯一真理?(黄圣吼)答:此问题颇笼统,宇宙之大,事物之多,要从何处说起。兹可说,各事物各有真理,若归纳之,有一个总真理,所谓万法归一。此万法归一,名一真法
1、事上磨炼,修心至要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人只有在磨练中才能成才,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熟,这就是在事上磨练的含义,也就是要培养活智慧,而不做死学问。真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世间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挺多,若论益处,都比不过读书。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1、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之益处,首先在于增长见识。人生一世,总不能做井底之蛙。对广阔世界的认识,正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而王阳明认为:人心本善,良知自存,是欲望二字遮蔽了良知,才让人心变得难以直视。1、有个画家,想画佛与魔。他在一个寺庙里,找到一个僧人,发现他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总是将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爱人关系看得过高,并不自觉把这当作可以肆无忌惮的筹码,觉得当了丈夫,妻子便理所当然地应该照顾自己,做了父亲,孩子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尊敬自己,谈了恋爱,爱人就
一位年轻人迷失在山间,他停下来向一位老人问路。老人给他指了三条路,但每一条年轻人都不满意。年轻人觉得这三条路都不够平坦。老人看着年轻人说:这山上路就如同世间路,没有哪一条是平坦的,只有认真去走的人才能
无执无伪的信心1、没有信心,便没有一切◎问:信心到底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何您那么自信?●雪漠:信心者,一是坚信自己是佛,二是视师如佛,三是相信修炼佛法能够成佛。我自知,也知他,故自信。◎问:在读经、持咒
大成就者为什么喝毒酒?西藏古代有一个老人,他叫密勒日巴。他修行了一辈子,修得非常好,他修到什么层次呢?他知道每个人的心中在想什么。有个人非常嫉妒他,这是一个格西,是佛学博士,因为这个密勒日巴的影响非常
“疯话”雪漠:是佛是魔?●雪漠近来,关于“雪漠”的报道很多,传言也多,误解更多。其中,不乏妖魔化者。或说雪漠是佛,或说雪漠是魔,其实都是扯淡。今日,咱自剖肚肠,自暴家私,自抖包袱,显大丑于天下:雪漠者
1、大手印和大圆满◎问:香巴噶举与宁玛派、萨迦派、格鲁派等等派别有什么异同之处?●雪漠:入道口不同,传承不同,哲学不同,教法不同。同的是证果之后的境界。◎问:请您谈谈大手印和大圆满的区别?●雪漠:究竟
不读书与心灵死亡1、为什么要读书?◎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何作用?不读书又会有什么坏处呢?“尽信书不如无书”,您如何理解这句话?●雪漠:读好书可治愚痴。治愚先治心,治心可改变命运。因为我们老是遇
三昧耶誓约与守戒1、三昧耶誓约◎问:为什么说没有这一誓约(三昧耶誓约),所有的修炼都没有意义?●雪漠:没有相应,便没有成就。佛教所说的上根之人,其“上根”的重要标志就是有大信心;当你俱足了对机和信心之
求师也要抓住“当下”●雪漠笔者曾在上海遇到一位朋友,他看过我的《大手印实修心髓》,对大手印文化很感兴趣,一直想向我讨教。某次我去上海时,有朋友通知他,结果他因一件小事缠身,没有来。不久之后,他得了急病
人类的堕落(2009年10月 上海图书馆讲座)人类最可怕的不是屠杀,而是对屠杀的讴歌。你可以翻开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或者文学史等,就会发现人类顶礼摩拜的,其实是屠杀自己同类的人。杀人越多,可能越被认为
当下关怀与心灵超越与时俱进是文学的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对某些文学概念进行新的诠释。笔者便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了跟过去不太一样的解读。我认为,现实主义重当下关怀,浪漫主义重心灵超越;现实主
雪漠为啥一再强调破执?用心何在?雪漠近来,我写了两篇短文《“念佛往生”的误区》和《信仰的“魔桶”与破执》,经华人佛教推出之后,引起强烈反响,有称我为佛者,有骂我为魔者,更不乏人身攻击者。各随其缘,好不
文学的精神(作家雪漠在首届中法文学论坛演讲)当代文学的一些作品中,对暴力的讴歌已达到极致,翻开书籍,打开电视,我们都能看到许多杀人的屠夫在作家笔下成了英雄。我们很难想象,人类怎么能将杀害自己同类的人,
雪漠:让违缘成为调心的良机1近来,老有朋友说一些关于我的事,有赞美的,有诋毁的,有说我是佛的,有说我是魔的,总是各随其需要,解读雪漠。对此,我总是随喜,只要他们开心,想说啥,就去说啥吧。至于内容,我倒
真假信仰者的分水岭自省、自律、自强是所有信仰的根本。自省是发现过去的不足,自律是把握自己的现在,自强是创造美好的未来。没有这三者,便没有信仰。我的长篇小说《西夏咒》出版之后,许多读者对其中关于信仰的反
人类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要永远记住,人类的所有烦恼都源于分别心和执著。你富有,我贫穷,我就痛苦;你美丽,我丑陋,我就烦恼;你对他好,对我不好,我就失落……烦恼的起源,就是分别心。有了分别心,才有
向内看,因爱实现超越什么是超越?跳出自己的生存环境来观照身边的世界。当你跳出自己的生存环境来观照身边世界时,就会发现,世界上虽然有好多你看不顺眼的东西,像个污浊的大泥潭,但它却能孕育出圣洁的莲花来。其
从拉登之“死”谈暴力英难的终结时下盛传“拉登死了”。不管拉登是不是真的死了,这世界的欢呼声却说明:拉登该死了!奥巴马说,这是正义的胜利。伊斯兰世界则视拉登为正义的化身。在同一个词汇下,美国人在欢呼,伊
祈请发愿,与更高的力量相应他骗了你的钱,让你变得穷困潦倒,为什么你不应该恨他呢?因为仇恨改变不了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你觉得恨他是应该的,却不明白你惩罚的实际上只是自己。所以说,慈悲看
世界需要的,是你的附加值不同的心灵,会赋予事物不同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需要的,只是这些东西带给你的‘附加值\’,而不是它本身。而很凑巧的是,我们人类也跟这些东西有相似性。你被这个世界所需要,往往是因为你
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哪怕只是一些小事,尽力而为之后就不要执著它。要学会用这样一种心态面对生活。因为所谓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无论你想与不想,想多还是想少,不过好每个
改变,从心开始生命的本质是就在一种巨大的虚空之中,填上你的行为。除了你的行为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之外,你能够留下的,不过是相片中你的音容笑貌、你做过的那些事情、留下的几本书,或者你帮助别人明白了、快乐了的
信仰的“魔桶”与破执●雪漠最近,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念佛往生”的误区》。此文一出,就被凤凰网华人佛教“观点”栏目推荐,引起反响。但是,对于文中观点,读者们各存迷惑。很多人由此想起陈晓旭的出家与过世
以警觉对治无记与昏沉这时候心灵要像无云晴空般宽广,又如山中溪涧一样清澈。虽然无念,但是清醒。万物都在你的心灵里面显现,但一切又无法束缚和诱惑你。你始终知道自己当下正在做的是什么事,而不会因为被其他景象
别让身体影响心灵的明白修身是修心的基础,要是没打开脉结,你修成的那种空性觉受是不彻底的,而且容易丢失。因为你的心虽然有了智慧,但你的身体仍会给你造成烦恼,这样,身体反倒成了心灵的障碍。你生了病,仍会有
不要执著,但要精进不要执著于过去的事情,不要执著于当下的某个想法,更不要执著于自己给未来定下的某个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做什么都要随随便便。不要执著,指的是在专注、尽力、精进的基础上,不强求结果,一切随
用誓约之力坚定你的信心你要明白,世界是无常的,生命也是个巨大的幻象,无常一旦袭来,除了信念,什么都靠不住,因为什么都是因缘聚合之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你要发下大愿,用一种誓约的力量,来坚定你修行的信
世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美丽也罢,丑陋也罢,拥有也罢,失去也罢,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恒存在,更没有一种状态能够永恒存在。世界就是这样。世上一切都是巨大的假象。为啥说它们是假象?因为它们不会永恒,却
知识是另外一种障碍有时候,读书也会产生所知障。比如,有人读了好多关于修行的书,但这些书没有变成他的营养,反而变成他的枷锁,让他无法超越概念、体悟真心的纯净与质朴。那么就要把这些知识都忘记,把对这些书的
命由心造,大善铸心有大心则有大愿,有大愿才有大力,有大力则有大能,有大能终有大成。相反,没有菩提心,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有些人追求神通,追求智慧,唯独没有慈悲,那么他最终就不会获得大成就。利众的
恶学说是滋生罪恶的土壤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伟大,不能仅仅以群体或国家来衡量,而应以人类为参照系,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为人类带来了好处。当然,还可以众生、地球、宇宙为参照系来衡量。有些学说,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
将大爱种入心田人类无论多么大的幸福,也不过是一份好心情。好心情能延续一天,就是一天的幸福;延续一个月,就是一个月的幸福;延续一年,就是一年的幸福;延续一辈子,就是一辈子的幸福。如果一个群体里的每个人都
出离红尘,追寻人生的意义人生为了什么?我这辈子做什么来了?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我死后,除了我的子孙,还会有人记得我吗?我这辈子做过的事情,可值得为他人所称道吗?我与这世上庸庸碌碌的其他人,可有什么区别呢
善与恶,如光明总与黑暗相伴现在的问题是,海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心灵,而控制信息的媒体,又不去宣扬一种善的精神,引导一种善的取向,而是毫无原则地迎合着社会需要,放大着欲望的噪音,许多善的声音刚刚传出,就
解脱就是明白与放下人的烦恼有两种,一种来自先天基因,叫做“俱生我执”,一方面来自后天的环境熏染,叫“分别我执”。后天的执著容易在见性后得以清除,叫“见所断烦恼”,因见觉悟之光,顿除后天的黑暗烦恼;而先
专注而享受的做事也是修行有的人修行的时候心里一片宁静,一旦投入工作,开始与别人相处,便时时计较自己是不是吃了亏,是不是受了委屈,于是又开始生气、嫉妒、贪婪等等。这就是忘记了自己修行的目的。在行、住、坐
止观双运,才能对治习气实际上,身体就是“我”,执着于满足身体的欲望,就是放不下对“我”的执著。在你心底,这个身体、这个“我”还是存在的,你觉得要吃好、穿好、住好,才“对得起自己”,就会生起无穷无尽的欲
信受奉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一切东西都是自己的心制造出来的,烦恼也罢,困难也罢,都是自己心里面的感受。假如一匹骏马从小就被拴马桩拴着,即使有一天它长大了,稍稍一挣,就可能挣脱那桎梏,但它不一定会去尝试,因为
不要指望自己能握住流水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梦幻,明白这种梦幻时,不去执著,这就是智者的行为。你如果想把这种梦幻变成一种真实的、能被掌握的东西时,就叫执幻为实,这是人类烦恼的原因。人类最大的烦恼,就是
保持警觉,区别真假明空人不能改变过去,不能预知未来,就连当下也不在人的控制之内,因为每个当下都在不断成为过去,想留也留不住。所以,对于所有的妄念,你都不要执著它,不要让念头牵着你走。不要因为妄念而快乐
一味,不分你我的智慧这时候,你已经没有任何的分别心,你再也不会根据个人喜好而有区别地待人接物,就像阳光普照万物时,不会因为这个人聪明就多给它一点阳光,那个人愚痴就干脆不照耀他。你也不会再把自己当成生命
◎陈亦新:平时修行时,用什么样的心态才能对上师真正生起信心?●雪漠:放下一切,无计无力,净信上师。放下对红尘的牵挂,不要去算计一些东西,放下对今生的所有执著,甚至放下成佛的欲望和念想。早年,我甚至不去
◎陈亦新: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鉴别真假善知识?●雪漠:佛教中有一种鉴别真假善知识的方法。你要看跟他在一起的人,是愈加贪婪、仇恨、愚痴,还是日渐清凉、明白、破执?他们是在升华还是在堕落?这是最主要的。如果
◎陈亦新:契入大手印有什么窍诀吗?●雪漠:大手印有三个要诀:保任空性就是止,警觉之心就是观,用止观之心去应对世界上的万物,就是妙用。单纯的止或是观生不起妙用,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单纯的妙用而没有止和观就
◎陈亦新:瑜伽的本意是什么?目前流行的一些瑜伽、灵修之类的是真正的修行吗?●雪漠:光明大手印是让上师的那种巨大的生物场和你达成共振,上师将他的证量光明传递给你,让你也感受到那种证量光明,这就是加持。共
◎陈亦新:什么是明心见性?●雪漠:明心就是明白你的本元心、真心。我在《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察真妄一篇中间,专门讲过这一点。明白真心是第一步,然后是守住真心,不要让真心动摇,把那种觉悟慢慢地扩大,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