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因地誓愿与果上度生
2024-10-27 10:23

◎ 净 宗

在因地发誓愿,然后到果上成正觉、度众生,因愿和果地的正觉、度众生是什么样的一层关系呢?当知,成佛之后度众生的方法、效果完全取决于成佛之前所发的誓愿,和誓愿完全吻合,没有差别。法藏菩萨因地发愿说称我名号来往生,那果地就光明摄受称念名号之人往生净土。

《往生论注》所引用的一段经文很能说明因地誓愿和果上度生的关系的:菩萨度众生,就好像农民灌溉田地,而田地有高有低,首先他要察看地形,选一个高的地方、有水的地方,做一条水库大坝,把水储存在水库里,然后根据地形挖很多沟渠,让每一块田地当中的禾苗都能得到滋润。水装满之后,到了灌溉季节,这位农民就很省心了,就不用一担水一担水地挑了,他把闸门一拉,水就顺着渠道自然地流到每一块田地当中,是很自然的,不需要费心费劲的。

菩萨度众生也一样,在因地的时候,他观察众生的根机,为了让根机高低不等的十方众生普尝功德法水,法藏菩萨就修行成就了六字名号,储存起来,然后通过十方诸佛宣扬他的名号,让一切众生听闻,就好像水库的水通过沟渠通到每一块田地一样,用十方诸佛的沟渠,通到每一位众生的心田当中。果上成佛之后,功德已经圆满,只要拉开闸门,水自然就会流布任何地方。除非我们众生的心田不向弥陀开放, 自己也设一个小闸门。如果你把小闸门打开,水是不是自然就淌进来了?所以,佛度众生是很容易的,我们只要心向弥陀开放,任凭弥陀救度,称念弥陀名号,自然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想一想,水会不会离开沟渠淌到外面来?不可能的,它一定会沿着沟渠的方向运动。阿弥陀佛成佛救度众生,四十八愿就是沟渠,不可能离开四十八愿去度众生的,他一定要实践当初的誓愿。所以,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很容易获得救度的,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不要着急说:我这么大的罪业,怎么救度我?早就看好你的根机了,你在什么位置、水怎么放,已经看好了,所以,很简单容易地救度你,这就是因地的誓愿成为果上的正觉而来度众生,所以,经中讲自然之所牵,是自自然然的,不加勉强造作的。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千万人念佛,千万人往生,临终念佛的,临终往生,平生念佛的,平生就决定往生,善人念佛亦往生,造罪之人念佛也往生,无有遗漏。

摘自《净宗讲话之三》

End

黄念祖:发大誓愿 第六卷

发大誓愿 第六卷黄念祖老居士本品是法藏菩萨遵从世自在王的训示,在大会中宣说自己所发的大愿。法藏菩萨成就阿弥陀佛,世人称为大愿王。一切佛没有一个不是大愿的,没有大愿怎么能谈是佛呢。但唯独弥陀称为大愿之王

因地誓愿与果上度生

◎ 净 宗 在因地发誓愿,然后到果上成正觉、度众生,因愿和果地的正觉、度众生是什么样的一层关系呢?当知,成佛之后度众生的方法、效果完全取决于成佛之前所发的誓愿,和誓愿完全吻合,没有差别。法藏菩萨因地发

药师十二神将在药师经的誓愿

在药师经中,南无十二药叉大将听完本师佛的开示,明白了药师佛十二大愿之慈悲微妙,再逢「救脱菩萨」向「阿难」解说九种横死的因缘之后,十二药叉大将即时同声面佛起誓:『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名号不复更有恶

卢志丹:一只乌龟的成佛誓愿

一只乌龟的成佛誓愿摘自 卢志丹居士《佛说舍得》释迦牟尼佛舍卫城传法时,有阿若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天界的八万天子得到了圣果。众比丘禁不住赞欢:善哉!善哉!世尊以殊胜妙法,满足了五比丘及八万天子之

卢志丹:佛道无上誓愿成

佛道无上誓愿成纪念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是梵文的音译,义译为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而佛是佛陀的简称,也是梵文的音译,义译为汉语就是觉,这种觉,有别于世间的所谓

何为四弘誓愿呢?

何为四弘誓愿呢?一、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二、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三、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四、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

四弘誓愿的出处

四弘誓愿的出处《道行般若经》《道行般若经》卷八〈贡高品〉云(大正8·465c)︰‘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云(大正

什么是四弘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四弘誓愿实在讲就是以这一愿为主体,一切都是为了度众生。诸佛如来出现于世,究竟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为什么众生有苦有乐?佛告诉我们,苦是从迷中来的,众生看不清事实真

如何发四弘誓愿

《劝发菩提心文》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参禅学道,应该以发心立愿为下手的工夫。在世间上,读书求学,做人处事,也都要立定自己的志愿、目标;参禅学道

佛陀的四弘誓愿是什么意思?

“四弘誓愿”指的是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誓愿。具体解释如下:1、第一句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虽然众生的数量无量无边,多到无法计算,但是我发誓全部都要度脱他们离苦得乐,出离生死的苦海;2、第二句是烦

四弘誓愿是什么

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边无际,充斥六道,因而我们要“誓愿度”,讲的就是度化众生,而不是要别人来度我们,这可不要弄错了方向。很多人都在祈求佛和菩萨给予他实惠,但我们真正该做的就是度化周边人、世人、众生。我

四弘誓愿的基本解释

【四弘誓愿】 一未度者令度 二未解者令解 三未安者令安 四未涅盘者令得涅槃次十二因缘。而辩四弘誓愿者。上二卷所出法门。或是凡夫共法。或与二乘同有。并未明菩萨诸佛不共之道。故今此一卷。略出二十科法门。皆

四弘誓愿排的顺序

四弘誓愿排的顺序,我们要会看。学佛第一个发菩提心,不发心,佛法跟你没有缘,一定要发心,特别是大乘。净宗是大乘。菩提心是什么心?救度一切众生的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菩提心。发了之后怎么渡?先度自己,然

四弘誓愿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一一未度者令度 此弘誓缘苦谛而起故缨络经云。未度苦谛。令度苦谛。今明苦者即是生死也。生死有二种。一分段生死。谓六道众生。所禀阴入界身。果报既粗。有形质分段之成坏也。二变易生死。谓罗汉辟支。及大

四弘誓愿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四弘誓愿是:1、众生无边誓愿度;2、烦恼无尽誓愿断;3、法门无量誓愿学;4、佛道无上誓愿成。第一条是教我们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第二条是教我们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而烦恼有见思烦恼、尘沙烦恼

洪启嵩:誓愿宏深的药师如来

『归命满月界,净妙琉璃尊,法药救人天,因中十二愿,慈悲弘誓广,愿度诸含生,我今申赞扬,志心头面礼。』法药师救人天的大愿王,梵名(Bhausajya-Guru-Vaidurya-Tathagata)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