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金刚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怎么有差别?什么差别?元音老人答:圣人有位次,四圣六凡。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都是圣人,不是有差别吗?除此还有愿、悲、智、方便等缘起差别,方成之为利生
◎ 惟 因禅师六祖惠能大师提倡学佛人各须自性自度,度自性众生、他说: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是者,名为真度。邪正迷悟,愚智恶善,怎样来衡量判断呢?佛教认为:贪、瞋、痴三毒为邪,戒
所谓“道”有外道和内明之分。外道是向真如佛性以外去追求,名为外道。第一种外道是人间道。譬如各种追求色、声、香、味、触的法,或世间的艺术。茶有茶道,剑有剑道,书法有书道,各种不同的琳琅满目的道,非常多,
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十大差别1、小乘佛教只信仰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则是多佛菩萨的信仰,除释迦牟尼佛外,还有阿弥陀佛佛、弥勒佛、药师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四大菩萨及四大天王等。2、小乘佛教没有法门,只
‘所以者何’,什么理由呢?‘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佛法是这样的伟大!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
布施情形的不同,所得的福报也有四种差别:一施多得福少:请人喝酒,跳舞,上酒店等事物来施于人,要花费很多,但却没有福报又伤身体。二施少得福多:以慈悲心供养有德之人,上求菩提道,发菩提心的人,让他精进学道
【论文】五.二二六此六转识,易脱不定,故皆容与三受相应,皆领顺、违、非二相故。【疏翼】第二二门别解中,第二解颂第四句受俱。【述记?卷三十二】自下第二、解第四句受俱。于中有二︰初、解因位受俱,后、解果位
净界法师:其实这个问题有很多佛学院的同学问我,说这个愿里面什么是国中天人、国中菩萨、国中声闻?我看过所有的批注,不管是古代的祖师、现代的大法师批注,从来没有在这个地方解释过,好像这个文字不存在一样。后
极乐世界真的没有九品吗?如昙鸾大师往生前交代“九品净业,不可不修”;善导大师也在其他著作提到过“九品”的字眼,如《法事赞》说“九品俱回得不退,阿鞞跋致即无生”“十方如来舒舌证,定判九品得还归”。《般舟
莲花座。石雕莲花座又称莲台、华座。是佛像台座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一种,又石雕成莲花形状,栩栩如生,花瓣形态饱满,有盛开的也有含苞的台座,佛像大多盘腿坐于莲花座中,或者站立在莲花座上,是佛教中必不可少的一
第九章梦中差别醒来长天梦中的人说梦,是梦非梦;醒时的人说,非梦而梦。见有差异,境有起灭,因妄所转,故全真成妄。妄本无依,境本无异,了心本空,历境无生;故醒人说梦藉妄而指真,即异而归同。--作者提示下面
第九章梦中差别醒来长天梦中的人说梦,是梦非梦;醒时的人说,非梦而梦。见有差异,境有起灭,因妄所转,故全真成妄。妄本无依,境本无异,了心本空,历境无生;故醒人说梦藉妄而指真,即异而归同。--作者提示下面
能知的地位差别上之所知诸法──十五年初夏在佛学院讲──一引言二吾人的能知上所知之天地人物三五趣有情各类能知上所知之宇宙四三乘共慧上之所知蕴等五大乘根本智之现证真如六大乘后得智之唯识如幻诸法七佛智之圆融
问:师父,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慧律法师答: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神变成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你要是问他,拜神在拜什么?他不知道,父亲这样拜,母亲这样拜,祖父这样拜,祖母这样
问:拜佛与拜神有什么差别?慧律法师答: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神变成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你要是问他,拜神在拜什么?他不知道,父亲这样拜,母亲这样拜,祖父这样拜,祖母这样拜,自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诸佛塔庙,得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得妙色好声。二者:有所发吐言辞,人皆信伏。三者:堂堂处众无畏。四者:天人世间爱护。五者:具足威势。六者:威势众生,皆来亲附。七者:常得亲近,诸
惟贤法师答:是有差别的。十信位以上的凡夫,他是一种知见上的,没有实证,必须要经过加行位,经过深厚的止观功夫,破除外境的执着,破除内心的执着,把后天邪知邪见去掉,经过见道位(悟的境界),才能真实见到。因
惟贤法师答:东方净土,着重在人生改善,西方净土,着重在死后一个最后的归宿。有个区别,一个是现实人生,一个是死后的安排。学佛,既要把现实人生搞好,你们看那个《药师经》的十大愿,就是要把现实人生搞好,又不
惟贤法师答:贤圣都以无为法为目标,为方向,但是贤与圣有阶梯,有个先后秩序。贤是先走,圣是后到,经过贤位才能到圣位。贤位,圣位,凡位,都是有差别的。贤圣的目标都是无为法,但走起来有先后秩序,有贤有圣,先
坐着与两腿双盘入静观呼吸有差别吗?答:你只要静观呼吸,站着也可以,不只是坐着跟双盘。坐禅功德大的原因是坐着可以坐得久,盘腿可以坐得久。双腿垂不下来坐不久,因为你重心不稳,站着你也站不久,躺着你更躺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