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一日禅:迷中不执着 悟中有受用
2024-12-09 11:48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邪见,只要不执着,就有办法化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能够不断寻求解决之道,就会有所觉悟,有了觉悟就会有受用,此即迷中不执着,悟中有受用。

End

止中带观观中有止

◎ 界 诠修止观,先修止。系缘守境止:系心鼻端脐间,我人心散乱,粗重的妄想纷飞,欲令心专注一境上,令心止息。或缘佛之像,或专念佛之名号,收心于一处。引心止:随心所起即便制之。随念头起处,抑制不令散乱。

修行中有三种话不能听闻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在修行中,不应该听闻的有三种。第一个,不听闻他人赞叹自己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很容易生起傲慢。其实我们若是要听,就听一些诽谤;若是接受,就接受一些指责,一些伤害。我经常跟大家讲,

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虚云老和尚《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

一日禅:放下执着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的,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每日一禅: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

为人四有:口中有德,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中有善。①口中有德,就是说话要留有余地,不对他人施加软暴力;②目中有人,就是要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将心比心,坦诚相待;③心中有爱,就是要在心田种下爱的种子,并小

一日禅:迷中不执着 悟中有受用

人在迷惑的时候,往往会有许多心结打不开,这通常都是因为自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逆耳忠言所致。所以当我们遭遇不顺、陷入烦恼的时候,无论迷惑、愚痴或邪见,只要不执着,就有办法化解。所谓穷则变,

面对抑郁 必须见到自己的执着然后放下自在

就容易起执著造成伤害。有人把脾气发在无辜的人身上,有人受不了心头剧烈的郁闷而自我麻醉或甚至自杀。依四念处的修行法看,这就是因为人没有把受念处修好,充分看清那只是自己的一个感受。人往往不自觉地把一东西扩

刘先和:说执着

说执着执着是学佛悟道的一大忌,也可以说是学佛修行人的一大智障。之所以说其是大忌,是大障,这不仅是从理论上来谈学佛和修持,也是通观天下学佛人,无论是居家人还是出家人,可以说皆以执着为最大通病。这是为什麽

静波法师:执着贪嗔痴而不能悟“空”,必然会起情绪

佛经中说四大苦空,这就是《八大人觉经》的第一觉四大苦空。我们要出离,不要去执着它,但又不能不面对现实。而面对现实,我们又不能去执着它。如果执着它,会越来越麻烦,反而不执着它,我们会天天很快乐。不执着,

迦叶执着于头陀苦行 佛陀涅槃后集结佛经

摩诃迦叶又叫做大迦叶、迦叶波,意思是乌龟,又翻译成饮光。传说他的祖先在修炼时,有一只具有灵性的乌龟背负着玄妙的图案而来,因此得道,所以以龟作为姓氏。又传说上古时代曾有仙人能吸取日光,平时隐藏着,见不到

十八罗汉中有没有排名

十八罗汉没有排名。分别是托塔罗汉、探手罗汉、过江罗汉、芭蕉罗汉、静座罗汉、骑象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举钵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开心罗汉、欢喜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伏虎罗汉、沉思罗汉、骑鹿罗

菩提偈中有什么智慧

六祖慧能有一首《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本来就不是一棵树,明镜也不是一个真的台,本来就没有任何东西,到哪里去沾惹尘埃呢?这四句诗简洁明了,却寓意深广。它揭示了

佛教戒律中有哪14种人不允许出家?

1.七岁以下儿童七岁以下的儿童年纪尚小,对于出家人的生活,很难适应。故而戒律之中,明确规定七岁以下的儿童,不许出家。2.七十以上老人与七岁的儿童相比,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也是难以适应出家人的生活。儿童是年

佛法中有多少种果位

一、如果简单分的话,可说有3种果位,从低到高依次是:阿罗汉、菩萨、佛。二、如果细分的话:1、小乘佛法有4个果位,从低到高依次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2、按照大乘圆教的说法,菩萨共有41个果

佛门中有几大法门

佛教有84000个法门。这是表法,佛教的法门有无量无边,根据众生的根性而现。在中国佛教有八大宗派:中国佛教有八宗:天台宗天台宗,中国佛教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

四大天王中有持国天王吗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或称四大金刚,是佛教著名护法神,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根据佛教经典叙述,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各住一山各护一天下,故又称护

佛理禅机:放下对利益的执着,回向本来的解脱

可怜一定有因,恶人一定具善。莫让利益冲昏了头、洗了脑。利益这两个字让我们迷失,让我们不信因果,让我们造一切恶,让我们知错不愿回头。放下对利益的执着,回向本来的解脱。原标题:华平法师修行法语开示转自微信

佛理禅机:常净法师:修行无关文字,勿起文字执着

修行,它无关文字。若用文字,也不要让它束缚你,起了文字相,起了文字的执著。一切法本来没有什么造作的东西,这些造作,都是我们自己造作起来的,自己把自己给造作了。一切法本来是平实无华的东西,可是到了我们这

赵朴初答:佛的弟子中有什么遗迹留存吗?

赵朴初答:1851年英国人孔宁汉(当时的印度考古局长)在印度孟买东北五百四十九英里一个名叫山奇(Sanchi)地方,对那里的几座古塔进行发掘。在一座塔里面,掘得两个大石函,函盖上分别刻着舍利弗和目犍连

禅宗思想:为什么说禅修之时不要执着觉受?

现前有许多禅修的人说,他往常在修行傍边有许多觉受,其中有好的觉受,也有坏的觉受。当感触自个的禅修十分酣畅的时分,心里就会十分高兴;但有时禅修又会有令人不悦意的觉受,贪嗔痴烦恼十分沉重,此刻内又十分沮丧

林清玄:有所执着,必有所束缚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呢?收藏家来开门了,连

净土经论:执着

人恒病执着,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之极名著。羿射,辽着丸,连着琴,与夫着弈者至屏帐垣牖皆森然黑白成势,著书者至山中木石尽黑,学画马者至马现于榻间,夫然后以其艺鸣天下而声后世。何独于学道而疑之?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大家应该活得比往昔自在才对。慧可向达摩求安心的故事,无非点明这个事实。佛经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原本是等同虚空,没有束缚,只因妄想执着,造成

慧律法师:放下执着 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无非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如见。甚么是「佛之知见」呢?就是「觉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

慧律法师:关照无常 放下执着 感悟佛性

初学佛的人,观照的力量不够,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对法的觉受较薄弱。学佛最怕一种人,师父问他:“你有什么问题?”他说:“师父,我都没有问题。”没有问题的人问题才大,他的问题就是不晓得自己问题在哪里?没

济群法师:法师在弘法过程中有遇到“低谷期”吗?

问:三十余年的弘法过程中,尤其是创办菩提书院,是否有遇到困难,感觉做不下去的低谷期?济群法师答:可能是因为我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对结果没有太执着,所以我一直没有觉得有特别大的因缘,让我觉得非常的困难。

圣严法师: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执着和固执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执着和固执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执着和固执我们常说坚持己见的人太执着,到底什么是执着?执着与固执又有什么不同?执着又有什么不好呢?固执的意思就是坚持自己想法、做法是最对的,一旦

圣严法师: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花开花谢,不执着

第二篇 不被自己框住 - 花开花谢,不执着花开花谢,不执着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现象、我们的身体、思想、心理反应、等,都是在不断的变动之中,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甚至包括所

惟贤法师答:五戒中有“戒赌”吗?

惟贤法师答: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戒赌就包括在戒盗里边。为什么呢?进行赌博总是想赢钱,把别人衣包的钱,用一定的手段夺过来,这就是赌博啊。所以这个戒盗里边就包括了戒贪污、戒抢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