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妄制妄参话头
2024-10-19 12:28
参禅,就是不打其他的妄想。
现在开始打禅七。在禅堂里不念佛,在佛七不参禅。现在是坐禅,行也是禅,坐也是禅,站也是禅,卧也是禅。总之,行住坐卧都是禅。从前参禅人,没有什么念头,这叫无念。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参禅,就是参一念不生。到了明朝以后,就采用参话头。现在所有的禅堂,都是参话头。话头有很多种,有的参念佛是谁?有的参父母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有的参如何是没有了?等等。
参禅,就是不打其他的妄想。譬如参念佛是谁?总想念佛是谁?其实这也是妄想,但是用一个妄想来控制一切妄想,这是以妄制妄,以毒攻毒的办法。甚至于念阿弥陀佛,也是以妄制妄。就是念佛这一念,也是不对的。参念佛是谁?这一念,也是没有的,但由这一个妄想就能把其他的妄想都制住了。这是参禅的一个道理。
参禅的人,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不执着在一切境界。参禅参到上不知有天,下不知有地,中不知有人,外不知有物,内不知有心。到这个时候,与法界合为一体,才能豁然开悟。切记!不要被声尘所转,东望西看,心不专一。参到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四相的时候,便能把生死的根本断了。面见释迦牟尼佛,才知参禅的好处。
从无量劫以来,一直到现在,才幸运遇到打禅七的法门。一定要特别专一,至诚恳切,好好用功,不要把宝贵的光阴空过,不要打好吃、好衣、好住的妄想,所谓一寸时光,一寸命光,时光和命光一样的宝贵。古人云: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失落寸金容易得,光阴过去难再寻。
这就是说,一般的光阴就这样的宝贵,何况在打禅七,时间的光阴更为宝贵。不知道在哪一分钟?或哪一秒钟?就是开悟的时候;所以分秒必争,不可空过。希望参加禅七的各位!要勇猛精进,不可放逸。要忍一切苦,才得一切乐。忍人难忍,受人难受,这才是修道的精神。
End
参禅,就是不打其他的妄想。现在开始打禅七。在禅堂里不念佛,在佛七不参禅。现在是坐禅,行也是禅,坐也是禅,站也是禅,卧也是禅。总之,行住坐卧都是禅。从前参禅人,没有什么念头,这叫无念。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
妙祥法师对以前的人来讲,根机特别利,修道不需要借助太多的方法,对个别的人才需要参话头,这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而现在的人根机不如以前,这个参话头就像一把金刚宝剑似的,能破除无明,多少开悟大德都从这开的悟
◎ 体 光 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的受益是实际的,现在是在语言上、分别上,也可以说是世智辨聪,八难之
◎ 憨 山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特求开示,云何降伏其心?老人示之曰:学人修行,为生死大事也。以心中念念不停,故生死不断。欲实为了生死,必要把一切万
第二十九节 话 头永觉曰:『有人谓:参禅须是参无义句。不可参有义句。从有义句入者,多落半途。从无义句入者始可到家。其实不然。「参禅不管有义句无义句,贵在我不在义路上着倒而已。」如「灵光独露,迥脱根尘。
问:半月刊第六期[时报所载坐化僧人之考证]一节文内,有[参狗子话头]一句。不悉如何解法。请详示。范古农答:禅宗教人明心见性,先令人心中放下一切念头,单提一句无意味的话,使心凝静为入手,名曰参究,或曰参
提起话头也是禅和子经常说的,有些丛林更是书之于墙壁,时刻提醒行者不得忘记。提起,就像我们两只手提起东西的感觉,因为手已经被东西占据,故再容不下其他事物。提起话头是让这个话头占据我们的内心,把所有杂念扫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所谓「话头」,是在自己心头上提一句问话,如「念佛的是谁?」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岸土洞之中,日间前往礼拜数次。来果禅师的记忆力极好,其父教他读四书五经,不到一年,即能倒背如
参话头不是让我们寻求字面的答案,而是通过寻求答案,通过持续不懈地寻求答案,使我们进入特定的、无杂念的心境,然后,只要功夫到了,机缘成熟了,就像瓜熟蒂落,开悟了,终于寻到了人生的大答案。如果一个人不具备
比较禅宗的参话头与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药师山紫虚居士一、前言禅宗以「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为其宗旨,其修行方法充满玄机,很多人看那些祖师们留下的公案,就如雾里看花摸不着头绪,更有很多所谓大师者似乎只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四 话头与疑情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初祖的安心,六祖的唯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本没有看话头的。到后来的祖师,见人不肯死心塌地,不能见到做到,多弄机诈,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五 照顾话头与反闻自性或问观音菩萨的反闻三自性,怎见得是参禅?我方才说照顾话头就是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反照这不生,不灭。(话头)回,即是反,不生,不灭,即是自性
惟贤法师答:参话头是止观,念佛也是止观。你参话头,你念佛,你是哪一个?你本来面目是什么?你就得静想嘛,弄懂了你就开悟了。以这样来参话头,定到一句话来想,念佛的是谁啊?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谁啊?我本来面目
惟贤法师答:你有一点根器,要按佛家的正规来修,佛教的禅定正规来修。如何正规呢?熄灭内心烦恼,消灭妄想。你没消灭妄想,没息烦恼,你纵然有点什么通、什么感应呀,容易走火入邪。根本的问题在于要以戒定慧熄灭烦
应该有热滚滚的心来深参话头欢喜魔来,你这三个月会感觉很舒服,日子很好过,可是你生命中已经少掉一大段了!───────────────────────至于从欢喜魔来的,这叫软贼!!我们平常很难看到因为软
理出心路轨迹,话头就出现了就在这个时候,你要把那个疑情、那个话头,在你的心胸回荡着,让它一直凝聚起来,然后如团如火,成团成片,绵绵密密,它会带你进入毗卢性海,功夫就在这里。──────────────
提起疑情来参话头一步一步,我们要往上,一步一步,我们要超越。 在这个时候,各位一定要很坚定的站立起来,勇敢的向十方三世诸佛宣布:我是一个行者!─────────────────────今年冬安居,禅修
即使已经成就,话头你还是要深参!此时的参就是「用」。 用「念佛是谁」来饶益众生。 用这个「念佛是谁」让我们的生命更达到止于至善。虽然我们已经证得生命的本体,但是,这个本体,并不是只有明珠一颗就好,是这
提疑情参话头没有踏实的工夫那有真实的成就;没有明确的指导,那有真实工夫之可下!大乘禅观的技术面在提疑情、参话头。在技术中,其重点是如何自己产生疑情?所以,「疑情的产生」才是提疑情与参话头的依据。若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