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曾家的全人教育
2024-10-22 10:14

曾家的全人教育

◎ 张小平

曾国藩有雄才伟略,不露锋芒,借郭沫若的诗句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形容他一点不为过。尤其值得称道他的家教思想全人教育独树一帜,以致曾家代有才人出,他的儿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外交家,曾纪鸿是鼎鼎大名的数学家,家族其他后代也相当出色,如曾约农是现代著名教育家,曾昭燏是我国博物馆学和考古学奠基人之一。有人认为曾家到了五六代时,杰出人物少了,但曾家人略显自豪地回答,是少了,不过没出过一个坏人。

曾国藩说过,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因此,曾公无论军务怎样缠身,政务多么繁忙,对后辈的教育,他是一刻不敢松懈的。

在封建社会,绝大多数家庭让子孙读书都是包含严重的功利性质,学而优则仕,把读书作为进身之阶,作为富贵的敲门砖。一旦入仕,光宗耀祖,风光无限,劳心者治人,能够不稼不穑,不狩不猎,享尽荣华富贵。就是在今天,也不乏其人,花银子、找路子削尖脑袋讲名校或者进权力部门,还不都是为了将来挣面子、赚票子?

曾公身居高位却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无论古今,这都是颇有见地的,还原了读书的本义修身齐家,进德修业,做人比做官重要,过日子比求富贵实在。做什么样的人?做知书识礼、富贵知足贫贱安乐、勤俭持家的人。

勤与俭,曾公最为看重,列在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之首。他认为家勤则兴,人勤则健,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他的这些观点其实跟前人的总结成由勤俭败由奢、逸豫可以亡身是一致的。他自己身体力行,军政大事,从不懈怠,读书、写日记、练书法从不间断,生活简朴,菜蔬只取眼前一味,一件马褂穿了三十年,对家中后辈子侄也是这样要求的。除读书外,叫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庶渐渐务本,而不习淫佚矣。就是对家中的女性,绩麻纺纱,织布造衣,做鞋缝袜,入厨做菜,也都要亲力亲为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显然曾公实施的就是全人教育,让后辈的心智、体魄等得到全面均衡健康的发展,为其将来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其理论体系跟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非常接近,是传统的,也是最先进的。

倘若如今做家长的,都能够借鉴曾文正公的做法,教育孩子克勤克俭,勿怠勿荒,不骄不躁,那么官二代、富二代就不会成为稍带贬义的称谓,更不会因为一小部分同类项的恶劣行为而招致整个社会特别是正直之士、草根阶层反感,贫二代也不会自惭形秽,不会生出拼爹之后的若干感叹。如此,我想社会才能真和谐、大进步。

摘自《素食与健康》2012年总第21期

End

曾家的全人教育

曾家的全人教育◎ 张小平 曾国藩有雄才伟略,不露锋芒,借郭沫若的诗句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形容他一点不为过。尤其值得称道他的家教思想全人教育独树一帜,以致曾家代有才人出,他的儿子曾纪泽是中国近

方立天:佛教的平等和平理念造福于全人类

导语: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的两大问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也并没有改变威胁世界和平和损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其中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世界观、价值观因素。我们认为,确立人类互相依存和共同发展的理念,

净土因果:放生问答:佛教的护生观如何推广到全人类

问:依法师智慧,佛教的护生观,如何走入宗教以外的领域,而通向二十一世纪人类都能共同意识到的一个环保课题。答:这课题已经走出宗教了,但是还需要靠所有宗教,这些领导人、传教师,共同努力来劝导广大的社会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