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此一念着力
2024-10-26 11:22
◎ 憨 山
此所谓离念相者,等虚空界。然因众生,只见得心中妄念,纷纷纭纭,如此之多,其实不知只是一念。
今无奈离念纷纭,故古人教人,提一话头做工夫。究之即话头亦是妄念,以但将此一念话头,堵截杂念,归之于一。若穷究此一念深深覰之,覰来覰去,原无起处,本自无生。若一旦了悟一念无生,则永劫情根,当下顿脱,此名为悟,非是别有玄妙可悟也。
惟今老居士,做工夫提话头着力处,只看此一念着力,深深追究。忽然看见此一念本无生处,若了得一念无生,则从此一切念念皆无生矣,此六祖所谓无住生心也。
若求玄妙,便是有住矣。如此直捷处,最为有力,不在多求知见,此中一字用不着。只是先要将胸中一切妄想知见,一齐放下,放得心中空空地,洒洒落落一丝不留。看他一念起处,便着力追究,如此是为单刀直入,更不容思前算后。种种计较,才有思算,远之远矣。
老居士有志此事,试如此下手何如?
摘自《梦游集卷第十八与鲍中素仪部》
End
◎ 顿 顿我们往往从外表来断定所有的事物,但凡望去,眼睛所瞧见的,即会产生联想,内心自然而然会拥有喜好、厌恶,不可能说一点感触都没有。只是,你是否曾有过,从外表判断某个事物却出了差错的时候呢?有一群强
◎ 憨 山此所谓离念相者,等虚空界。然因众生,只见得心中妄念,纷纷纭纭,如此之多,其实不知只是一念。今无奈离念纷纭,故古人教人,提一话头做工夫。究之即话头亦是妄念,以但将此一念话头,堵截杂念,归之于一
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是最大的距离,十恶业是最大的距离。如果你完全没有十恶,完全没有烦恼,你懂得调整自己,回归自性,归无所得,了解万法统统是生灭的,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你很
对三宝形象千万不要生邪见,一定要恭敬,否则你业障重了。印光大师说的只看好样子,莫看坏样子,只管自家,不要管别人。印光大师很慈悲的,我师父也强调只管自己,不要东打听西打听的,烦恼从中生哦,很重要的。所以
唐僧在一位老法师那里得到一部经,就是《心经》。唐僧就是念着《心经》去取经的。前些年,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请钱文忠教授讲《玄奘西游记》。其中讲到,唐僧在西去的路上遇到很多艰难险阻,都被神奇化解。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