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支娄迦谶: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
2025-06-04 11:09

佛语阿难。无量清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经竟。诸天人民中。有未得须陀洹道者。则得须陀洹道。中有未得斯陀含道者。则得斯陀含道。中有未得阿那含道者。则得阿那含道。中有未得阿罗汉道者。则得阿罗汉道。中有未得阿惟越致菩萨者。则得阿惟越致菩萨。阿弥陀佛。辄随其本宿命求道时。心所喜愿大小随意。为说经辄授之。令其疾开解得道。皆悉明慧各自好喜。所愿经道莫不喜乐诵习者。则各自讽诵经道。通利无厌无极也。诸菩萨阿罗汉中有诵经者。其音如雷声。中有说经者。如疾风暴雨。时诸菩萨阿罗汉。说经行道皆各如是。尽一劫竟终无懈倦时也。皆悉智慧勇猛。身体皆轻。便终无有痛痒。极时行步坐起。皆悉才健勇猛。如师子中王。在深林中。当有所趣。向时无有敢当者。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说经行道皆勇猛。无有疑难之意。则在心所作。为不豫计。百千亿万倍。是猛师子中王也。如是猛师子中王。百千亿万倍。尚复不如我第二弟子。摩诃目揵连勇猛。百千亿万倍也。无量清净国。诸菩萨阿罗汉。皆胜我第二弟子摩诃目揵连也。佛言。如摩诃目揵连勇猛。于诸佛国诸阿罗汉中。最为无比。如摩诃目揵连。飞行进止。智慧勇猛。洞视彻听。知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百千亿万倍都合为一智慧勇猛。当在无量清净佛国。诸阿罗汉中者。其德尚复不如无量清净佛国。一阿罗汉智慧勇猛者。千亿万倍也。是时坐中有一菩萨。字阿逸菩萨。阿逸菩萨。则起前长跪叉手。问佛言。阿弥陀佛国中。诸阿罗汉。宁颇有般泥洹去者不。愿欲闻之。佛告阿逸菩萨。若欲知者。如是四天下星。若见之不。阿逸菩萨言。唯然皆见之。佛言。而我第二弟子。摩诃目揵连。飞行四天下。一日一夜遍数星。知有几枚也。如是四天下。星甚众多。不可得计。尚为百千亿万倍。是四天下星也。佛言。如天下大海水。减去一渧水。宁能令海水为减不。阿逸菩萨言。减大海水。百千亿万斗石。水尚复不能令海减少也。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中。虽有般泥洹去者。如是大海。减一小水耳。不能令诸在阿罗汉为减知少也。佛言。减大海水一溪水。宁能减海水不。阿逸菩萨言。减大海百千万亿溪水。尚复不能减海水。令知减少也。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中。有般泥曰去者。如是大海减一溪水耳。不能减诸在阿罗汉。为减知少也。佛言。而大海减一恒水。宁能减海水不。阿逸菩萨言。减大海水百千万亿恒水。尚复不能减大海水。令减知少也。佛言。阿弥陀佛国。诸阿罗汉。般泥曰去者无央数。其在者。新得阿罗汉者。亦无央数。都不为增减也。佛言。令天下诸水。都流行入大海中。宁能令海水为增多不。阿逸菩萨言。不能令海水增多也。所以者何。是大海为天下诸水众善中王也。故能尔耳。佛言。无量清净佛国亦如是。悉令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无央数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都往生无量清净佛国者。其辈甚大众多。不可复计。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众比丘僧。都如常一法不异为增多也。所以者何。无量清净佛国为最快。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国中。众菩萨中王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中之雄国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中之珍宝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中之极长久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之众杰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中之广大也。无量清净佛国。为诸无央数佛国中都自然之无为也。无量清净佛国。为最快明好甚乐之无极也。无量清净佛国独胜者何。本为菩萨求道时。所愿勇猛。精进不懈。累德所致。故乃尔耳。阿逸菩萨则大欢喜。长跪叉手言。佛说无量清净佛国。诸阿罗汉。般泥洹去者甚众多。无央数国土快善之极。明好最姝无比。乃独尔乎。佛言。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所居。七宝舍宅中。有在虚空中居者。中有在地居者。中有意欲令舍宅最高者。舍宅则高。中有意欲令舍宅最大者。舍宅则大。中有意欲令舍宅在虚空中者。舍宅则在虚空中。皆自然随意在所作为。中有殊不能令其舍宅。随意所作为者。所以者何。中有能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时。慈心精进益作诸善。德重所能致也。中有不能致者。皆是前世宿命求道时。不慈心精进。作善少德小。悉各自然得之。所衣被服饮食。俱自然平等耳。是故不同。德有大小别。知勇猛令众见耳。佛告阿逸菩萨。若见是第六天上天王所居处不耶。阿逸菩萨言唯然皆见之。佛言。无量清净佛国土。讲堂舍宅。倍复胜第六天王所居处。百千亿万倍也。无量清净佛国。其诸菩萨阿罗汉。悉皆洞视彻听。悉复见知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复知诸无央数。天上天下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皆悉知心意所念善恶。口所欲言。皆知当何岁何劫中。得度脱得人道。当往生无量清净佛国。知当作菩萨道得阿罗汉道。皆豫知之。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其项中光明。皆悉自有光明所照大小。其诸菩萨中。有最尊两菩萨。常在无量清净佛左右座边。坐侍政论。无量清净佛。常与是两菩萨共对坐。议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无量清净佛。若欲使令是两菩萨。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所。是两菩萨便飞行。则到八方上下无央数诸佛所。随心所欲至到何方佛所。是两菩萨。则俱飞行则到飞行駃疾如佛。勇猛无比。其一菩萨名廅楼亘。其一菩萨名摩诃那光明智慧最第一。其两菩萨项中光明。各焰照他方。千须弥山佛国常大明。其诸菩萨项中光明。各照千亿万里。诸阿罗汉项中光明。各照七丈。佛言。其世间人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一急恐怖遭县官事者。但自归命是廅楼亘菩萨。无所不得解脱者也。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二

End

平等乞食

古佛化身的维摩诘居士见苦行第一的迦叶舍富从贫乞食,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舍贫从富乞食,很悲悯。为破他们二乘知见,有一天,当须菩提托钵来到维摩诘居士家,维摩诘居士接过食钵,盛满饭菜捧在手,说:须菩提!若心中能

希望以及本初清净

经由知识和经验所获得的证悟能够超越怀疑。我们必须完全了解,阻碍证悟的染污和迷惑,并不是固定不动的。纵然我们的障碍看起来既顽强又恒常,事实上是不稳定的和合现象。明瞭了和合现象的依存性以及能被操作的道理,

常说爱语庄严清净

◎ 林清玄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讲到了菩萨的四摄,非常令人感动。什么是四摄呢?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摄受一切有情,令有情众生起亲爱之心,然后得闻正法的方法。四摄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和布施、持

清净在岁月 无事莫生愁

无事莫生愁。苦奔忙,未肯休,清风明月谁消受?财多越求,官高越谋,人心不足何时够?急回头,百年难得,一切不须忧。无事莫生愁。叹愚痴,作楚囚,邯郸一梦谁参透?富贵难求,贫贱难休,波波劫劫空孱愁!忘回头,机

清净之莲

◎ 林清玄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偶尔在某一条路上,见到木棉花叶落尽的枯枝,深褐色的孤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概要

第一卷贰、概 要(十门分列中前九门)谨释此经,依华严宗法及《弥陀疏钞》例,总开十门:计为一、教起因缘。二、本经体性。三、一经宗趣。四、方便力用。五、所被根器。六、藏教所摄。七、部类差别。八、译会校释。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一

第一卷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大教所以兴起之因缘。初明大教与净土法门之兴起。次则详述本经兴起之因缘。夫一切法,不离因缘,大教之兴,因缘无量。而无量因缘唯为一大事因缘故。《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三、一经宗趣经之所崇向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二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二、本经体性一切大乘经典皆以实相为经正体。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为印。”实相者,真实之相也。又平等一相也。实相无相,亦无不相,相而无相,名为实相。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五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五、所被根器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夫根器有“是器”与“非器”之别,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故名非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四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四、方便力用如《大毗卢遮那经》云:“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故知度生之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结归,大智之显现,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是故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八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八、译会校释“译”指本经之原译本。“会校”指根据诸种原译而会集校订之本,“释”指本经诸本之注释。甲本经译本本经乃“我佛屡说,诸师竞译,东来最早,译本独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九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第一卷九、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一名《无量寿经》一名《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再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伍、再记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于篇末,再赘数语。此解因海内缁素大德之倡导,由东林寺提出申请,重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