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达照法师:用心处

用心处经常遇到一些道友,首先就会问他们用功修行的用心处在哪里?往往许多能说善道的法师也颇为深思,何况连教理都没有学习过的行者,岂有不错用心的道理啊!佛法讲心地法门,用功者当于心地上做功夫。然则何谓心地

达照法师:道信大师的念佛观

道信大师的念佛观——以《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为中心达照法师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与净土宗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一千多年来,禅净两家时而互相排斥,时而互相遵从的相互交错过程中,念佛人有时提倡参禅念佛,

达照法师:择法是哪七样?人在生活中最困难的就是选择

实际上七宝池、八功德水,跟往生西方净土的人的内心是完全对接起来的。八功德水就是八正道分。七宝池按佛经里面说,其实在佛法当中。我们要想自己修行,在我们的生命里面有最重要的七样宝,哪七样?就是七菩提分。七

达照法师:利益他人才是真正意义的快乐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对于没有发起大乘菩提心的小乘罗汉,他解脱了以后,往往就住在涅槃里不想出来;他觉得世间事没意思,也没有想要利益广大众生。就像我们有些人也有所谓小国寡民的思想,就只管做自己的事情,不想为

达照法师:有智慧不生烦恼 有慈悲没有敌人

我们学佛的人,你看人家临终了,我们要给他送鲜花,鲜花送一束给他,让它环境布置得很庄严一样。最好你在去世的时候,家里人把你的房间打扮得像洞房一样,这个房间搞得很干净、很庄严,把佛菩萨的像放那里,告诉你,

达照法师:法无次第 人有次第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净土法门看上去好像没有修学次第,实际上它是法无次第,人有次第。次第有四料简。(四料简是临济导引学人悟入的四种方法,即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人指主观存在,境指客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浅释(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三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再次,阿难!为何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亦是本来从如来藏性,妙真如体来的呢?入有二义:(一)为能入尘取境;(

达照法师:什么是净土的资粮?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什么是净土的资粮呢?《无量寿经》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就是一个方向。专念,就是内心生起来的念头专念一个方向,不要东念西念!因为这个念就是你生命的那根绳索。△《西方确指》里面说:

达照法师:寺庙三解脱门

既没有罪业,也没有福业,这才是真福报。所以寺庙一般都有三个门,叫做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空门在最中间,这个是正门,进入空门就完全解脱了;第二个叫无相门,内心对世间所有的相都不再执着了;还有一个叫做无

达照法师:正月十五 元宵节快乐!

元宵就是归元之气通宵相聚。亲人聚集讨论一年之计。吃了汤圆之后,各自去实践一年的梦想。十五也是天官赐福日。大家不可做损人利已的事;不可杀生,不说是非;不邪淫,多放生;吃素,诵经,念佛;尽自己的力量,去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