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念佛四十八法》中,还有病中持名一法,现摘录如下:病者,死之机也。死者,凡圣净秽之关也。病中当作死想,勤念佛名,决定带死,必有光明接引,遂我往生之愿,若于病上略一停想,则一切爱恋、恐怖、烦恼安排种种
彻底全放下 念佛求往生──甘肃甘谷县念佛居士安德往生记安德,甘谷县人,大学医科毕业,由新疆某医院退休回家。一九一四年四月初八生日。二○○二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往生,享年八十八岁。安德和父亲从小是朋友,自退
前已言及,今之诸多学人弊病,乃在误把方便当究竟。方便法门已将佛教正法带往可怕、危险之边缘地带。求感应多过求真理。讲经弘法往往门可罗雀;邪说异端,神通感应则每每门庭若市。若做一切佛事,以闻香、见光、见佛
我持斋念佛多年,但家里不如意事,总有点,其故何在?你能持斋念佛,当然功不唐捐,但其他的人是不是也能和你一样这么做,又是问题。好比你一个人负担全家人的生活,自然过得不会很舒服,如果大家都有工作,那就不会
问。见有一生念佛。临终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悠悠之徒。一生念佛。所谓虽不懈怠。亦不精进。未能一心。故不得生。若果真实用心。而未纯一。虽今世不生。亦植生因。必于来世成就三昧而
对自己的过错或罪恶进行反省并决心改正,谓之忏悔,这是一个梵汉并举的词。忏,是梵语Ksama(忏摩)的省音,意为悔过。忏悔原为僧团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的诵戒仪式。在仪式上,让犯戒者披露自己的过失。南朝梁萧子
一、夫离子散阿嬷俗名叶金莲,故乡在福建省福州市鼓山的山下。由父母媒订终身,适予许天生,共育有二男一女。其夫不久染上鸦片,所经营的理发店也随之倒闭。次子刚出生,丈夫即至台湾当本行剃头师,改掉毒品,离乡也
宋杨杰(王仲回),字次公,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元丰中,官太常。初好禅宗,从天衣禅师游,参庞公机语。及奉祠太山,睹日出如盘涌,忽大悟。熙宁末,以母忧归,闲居阅藏经,遂归心净土。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
问: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师父,这是说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常敏法师答:五逆和谤佛之罪不能往生吗?五逆和谤佛之罪是极重的罪业。佛
宋朝一位叫王仲回,在光州这个地方做参军。王仲回问杨杰一个问题,杨杰是当时宋朝一位很了不起的在家大德,对净土法门非常的深入。杨杰在年轻之时就参禅开悟,后来因为母亲过世,在服丧期间阅读《大藏经》,而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