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达照法师:只有自己才知道是否就在修行的路上

念佛参禅修密止观都是方法,而自性本具的如来智慧却是不假修成的。所以,什么方法运用有效,能够断除贪嗔痴烦恼,即可以什么方法来修学,法无定法,对机者上,不必固执成见而反自障碍啊!为啥不能住于正念?只有自己

达照法师: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区别在哪里?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佛法看问题,是把物质和精神两者统合起来看,而不是单独看灵魂和内心,或者单独看物质、环境。△如果从本质上说,《心经》一开头,就讲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人的境界高和低的区别在哪

达照法师:身心怎么协调?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色界十八层天,除了三果罗汉往生到五净居天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无想定---外道的定,它也有四禅这种觉受,这六层天除外,十八层天当中还有十二层天。(即十八层天,除去第四禅中的无想天,此为外

达照法师:学佛修行需要的六个先决条件

我们经常听到: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可见学佛首先是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无量寿经》告诉我们说:欲生彼国者,

达照法师:法无定法,对机者上

念佛参禅修密止观都是方法,而自性本具的如来智慧却是不假修成的。所以,什么方法运用有效,能够断除贪嗔痴烦恼,即可以什么方法来修学,法无定法,对机者上,不必固执成见而反自障碍啊!为啥不能住于正念?只有自己

达照法师:妄想对破除我执没有任何帮助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如果有净土的信仰基础,抱定一句佛号的妄想也不错,是吧?至少阿弥陀佛是彼岸世界的,我们念着佛号,这条绳已经交给阿弥陀佛了,自然就把我们拽出去,不需要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

达照法师:超越善恶的般若智慧才是佛教的大智慧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我们无法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是因为你把这个世界隔开了,隔开的那个墙是什么墙?就是无明大梦。佛经里面说的叫做我见高山,我见就像一座山一样,最难超越。△智者大师他看到了这个旋陀螺尼,当时

达照法师:阿妈:“当个法师,你还好意思?”

大家一起念佛,那无量光无量寿的阿弥陀佛名号不知念了多久,心境逐渐静止下来了。就像秋风中的落叶在阳光明媚的照耀下,显得苍茫而静美;又像秋江里的流水在清明透彻的碧波间,尽显纯洁与空灵。专注念佛,使身心世界

达照法师:持好戒德去修行,是可以生到天上的

闻思悟有些人观身他就可以进入四禅。有些人观受,观感受。你一观身、受、心,你的心就从对外面的执着回到你的生命里面来,就注意自己的身体,不是外界。那个时候其实他已经进入了色界的状态,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所

达照法师:超越情执成就净业

由业而生的情执,当你在这些身口意的三业上给予执著,这就是情。古大德讲:要以金刚妙慧眼光,扫荡一切妄念执情。就是说对情的执著,比业本身要危险得多。业的本身只是一个因果缘起的规律,从解脱的圣人来说,业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