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三)

王言。如是。世尊。此是现得沙门报也。复次。大王。若王界内寄居客人食王廪赐。见王于十五日月满时。沐发澡浴。于高殿上与诸婇女五欲自娱。彼作是念。咄哉。彼行之报乃如是耶。谁能知此乃是行报者。彼于后时。剃除须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七)

答曰。无也。又问。行慈比丘有瞋心.无瞋心耶。答曰。无。佛言。梵天无瞋心。行慈比丘无瞋心。无瞋心.无瞋心同趣。同解脱。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恨心.无恨心耶。答曰。无。又问。行慈比丘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六)

答曰。有恨心。佛言。梵天无恨心。三明婆罗门有恨心。有恨心.无恨心不同趣。不同解脱。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家属产业不。答曰。无。又问。三明婆罗门有家属产业不。答曰。有。佛言。梵天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三)

迦叶言。唯然。瞿昙。愿乐欲闻。佛告迦叶。若如来.至真出现于世。乃至四禅。于现法中而得快乐。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一心。乐于闲静。不放逸故。迦叶。是为戒具足。见具足。胜诸苦行。微妙第一。迦叶言。瞿昙。

净土经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七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夫至德渺漠本无言无说。然言者德之诠道之迳。说者理之阶圣之导。所以藉言而理显。理故非言。理由言彰言不越理。虽言理两乖善恶殊绝。然影响相符未曾差滥。在于初学。要言以会道。至于无学。乃合理

净土经论:佛说七佛经(二)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父母国城种种名字。毗婆尸佛。父名满度摩王。母名满度摩。帝城亦名满度摩。尸弃如来。父名阿噜拏王。母同名阿噜拏。城名阿噜嚩帝。毗舍浮如来。父名稣钵啰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二)

长者子。彼梵王犹报比丘言。我是大梵天王。无能胜者。乃至造作万物。众生父母。比丘又复告言。我不问此。我自问四大何由永灭。长者子。彼梵天王如是至三。不能报彼比丘四大何由永灭。时。大梵王即执比丘右手。将诣屏

净土经论:佛说七佛经(一)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大苾刍众。持钵食时诣迦里梨道场。共坐思惟。过去世时有何佛出现。族姓寿量其义云何。如是思已。互相推问而不能知。

净土经论:佛般泥洹经卷上(二)

佛从罗致聚。呼阿难。去至巴邻聚。阿难言诺。即随佛去。时比丘僧。有千二百五十人。佛至巴邻聚。树下坐。巴邻聚鬼神即往告逝心理家。皆出有持席者。持????者。持灯者。皆往至佛所。前为佛作礼。却在一面坐。佛告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二)

阿阇世王到园门。下象.解剑.退盖。去五威仪。步入园门。告寿命曰。今佛.世尊为在何所。寿命报言。大王。今佛在高堂上。前有明灯。世尊处师子座。南面而坐。王小前进。自见世尊。尔时。阿阇世王往诣讲堂所。于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