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了然法师:入香光室(四)

入香光室上集念佛三昧出世宝王论缘起念佛三昧宝王论者曩昔本有乃古德大彻大悟亲知亲见专持佛号断惑亲证。然后欲报佛恩乘大愿轮普导群迷同入三昧果海直至乐邦彼岸而作此论也。凡一语一字无非从三昧海中流出。可称功坚

净土经论:念佛速证菩提心要(七)

念佛闻中入 舍识且用根 妄心若除了 净念以相继本科乃行门也。念佛闻中入,夫闻字者,盖有两义也。约以念佛言之,持名念佛是也。约以六根根性言之,耳根闻性是也。今初、持名念佛。次、六根根性。三、耳根闻性。四

净土经论:思归集(四)

思归集卷三印光法师鉴定思归子释如岑敬辑坚密大师(字成时,吴姓,歙县人,廿八出家,禅教二宗,多所参访,及见蕅益,遂终身依止,歙人延师居仰山,山中猛虎皆驯服,撰斋天仪,感天神现身,后住江宁半峰,大弘灵峰遗

净土经论:思归集(三)

思归集卷二印光法师鉴定思归子释如岑敬辑慧远大师(莲宗初祖也,贾姓,雁门人,学精儒老,年廿一,闻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因悟曰,儒老皆糠秕尔,遂出家,誓弘佛教,安叹曰,使法流传中国,其在远乎,后入庐山,感雷雨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四)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四)釋曰。今時道俗咸生此疑。准教驗時。得何所怪。且如世尊在日及佛滅度後優婆毱多所度弟子。獲得道果。無量億千。或一坐聞經得法眼淨。或因剃髮聖道現前。或得掃忘帚獲阿羅漢果。或七歲沙彌是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一)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一)西都千福寺大德懷感撰問曰。念阿彌陀佛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上來具引經文。及校量顯勝成。如妙釋信受奉行。然未知。念餘佛名功德亦無量不釋曰。此有二義。一釋云。念一切佛悉得無量功德。無有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六(二)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六(二)問曰。既彼淨土雖無苦苦等。而猶有彼行苦等。如何得名為極樂也釋曰。三苦之中唯有一苦。八苦之內亦唯有一苦。既三中無二。八中闕七。唯雖有餘一不名有苦。如涅槃經言。如河少水亦名無水。如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五)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五)問曰。若如此說。得此三昧獲益無窮。今時學者所得三昧。豈得如前諸功德不釋曰。三昧雖同。淺深斯異。深即上窮聖果獲益。如賢護經文一百二十之問。悉皆得斯勝利。故經言。又菩薩修習如是三昧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二)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二)釋曰。此有三義。一釋云。此非往人花也。此或是佛來迎佛所乘花也。其人障重不感見佛。但見佛座猶不分明。猶如日輪曚曨似觀也。二釋。此人障重不感佛迎。但得金蓮引生淨土。故觀經說住其人前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六(四)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六(四)問曰。何故觀經說下品上生。至心稱佛。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聞佛功德。下品下生稱彼佛名。俱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何為同念一佛。功德不殊。滅彼罪愆少多有異也釋曰。此有二意。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