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大乘论释四十八卷(第三译十卷)下摄大乘论释论卷第六释入应知胜相胜语第三论曰。如此已说应知相。入应知相云何可见。多闻所熏习依止。非阿梨耶所摄。如阿梨耶成种子。正思惟所摄似法似义所生。似所取物有见意言。
摄大乘论释四十八卷(第四译十八卷)上世亲菩萨造陈天竺三藏法师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第一释依止胜相中众名品第一智障极盲闇谓真俗别执由如理如量无分别智光破成无等觉灭心惑无余常住德圆智恒随行大悲如众生根性极解脱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三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第十王子软心言。乃至发心亦复如是。王子所愿皆如阿閦菩萨所愿。白佛言。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令一切众生悉得思惟诸佛境
摄大乘论释四十八卷(第二译十卷)下摄大乘论释卷第六入所知相分第四论曰。如是已说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应见。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三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其后复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此界转名选择诸恶。尔时大劫名善等盖世亦五浊。东方去此五十四天下。彼阎浮提名卢婆罗。以愿力故。生于彼中作转轮圣王。主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助菩提法清净之门。善男子。布施即是助菩提法化众生故。持戒即是助菩提法。具足善愿故。忍辱即是助菩提法。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即是助菩提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五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一音说法。或有众生学声闻乘。闻佛说法即得知声闻法藏。或有修学辟支佛乘。闻佛说法便得解于辟支佛法。或有修学无上大乘。闻佛说法便得解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四尔时五人即至佛所以所得物。供养世尊及比丘僧。供养已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令于贤劫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即与五人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施品第三之一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寂意。瞻睹如来种种神化已。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其余诸佛所有世界。清净微妙种种庄严。离于五浊无诸秽恶。其中纯有诸大菩萨。成就种种无量功德受诸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施品第三之二佛复告寂意。善男子。尔时梵志复作是念。若我当来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愿成就得己利者。次当教化大梵天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梵天王即知梵志心之所念。到梵志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