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论著:【来自灵岩的法音】自序

大矣哉!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净宗,乃阿弥陀如来从真实本际、真实智慧、真实慈悲之本愿心海所流现,呼唤十方一切众生之大圆满法门。故印祖常言,舍西归捷径,九界有情,上何以圆成觉道。离净土法门,十

净土论著:【来自灵岩的法音】新编序

(见愚)经年浸染印光文钞之余,不揣庸愚地拾取印祖慈悲遗音,于九八年仲秋初编集文,曰来自灵岩的法音,经由佛陀教育基金会于九九年初春刊行。杂集之原文经再三详阅,重新增补编修、改序归类,将全文依佛心与弘愿、

净土旨归:为什么放生功德第一?

圆因法师讲述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求得福寿,一定要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然而若想把善事做的既深又广,所有的善事中没有比放生更彻底更完美的。这是因为一个人嘴巴吃的,肚子装的十分有限,所以一个人如果戒杀吃素,少

净土论著:光明善导

粤自大教东流,庐山创兴莲社,一倡百和,无不率从。而其有大功而显著者,北魏则有昙鸾,鸾乃不测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见梁武帝,后复归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鸾法师,肉身菩萨也。陈隋则有智者。唐则有道绰,踵昙鸾之

净土论著:弘愿与佛心

阿弥陀佛像赞悲哀众生,无所恃怙。孤露伶俜,如逃逝子。纵闻佛法,依教修行,自力劣弱,难破无明。猗欤世尊,慈悲心切,四十八愿,三根等摄。普令众生,信愿持名,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感应道交

净土旨归:净界法师:什么叫真实心?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你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他有成功的倾向、有人是有失败的倾向,这是一个事实。你看有些人碰到一个逆境就放弃了,他不做了,就做其它的,其它的做没多久又放弃了,这种人是很容易跟失败

净土旨归:要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要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

净土旨归:念佛法门三特征

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易行道,三、异方便。此三者,在一切佛法中,无论是大乘或小乘,本来就是普遍具有的,不过揉合这三点而专门阐扬显示的,唯是念佛净土法门。一、他增上:他增

净土论著:至心之道

生死了乎,非一门深入,不克济事。因研阅净宗各书,方知弥陀为我发愿立行,以期成佛。我违弥陀行愿,以故长劫恒沦六道,永作众生。了知弥陀乃我心中之佛,我乃弥陀心中之众生。心既是一而凡圣天殊者,由我一向迷背之

净土论著:灵岩遗风

(光)一生不入人社会,独行其志。在普陀时,初常住普请吃斋亦去,一顿斋吃二三点钟,觉甚讨厌,遂不去吃斋二十多年。此次法会是护国息灾,(光)来时当带一茶头,凡饮食诸事,归彼料理。早午晚三餐,在房间独食。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