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地菩萨看到佛的坛城,佛看到的是光明的法界,这在《定解宝灯论》中说得很清楚。十地菩萨所看到的佛的坛城也是自己的善习气显现的,还不是真正的坛城。佛看到的是真正的坛城,它是大无为法,光明与空性无二无别的状
“证十地事”:证,是证得。十地,是菩萨的果位。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叫三贤位。十地菩萨的果位──(一)欢喜地。欢喜,非常欢喜,时时刻刻都欢喜,没有哭的时候,到这种菩萨境界上的,不会哭,你打他,骂他,怎
何谓「菩萨」?是否一定要能「飞天遁地」才是菩萨吗?所谓「菩萨」,并不是指土雕木刻的形像,也不见得要飞天遁地:真正的「口萨」,是不畏心劳身苦而能济世救人的人。近这几年来,天灾人祸频传,如:最近因「圣婴气
「《华严经》明,十地菩萨,地地不离念佛」,这句经文要记住。你说这个念佛法门比不上其他法门,为什么十地菩萨,从初地到十地,他们在没有登地之前,所学的法门不一样,真是八万四千法门;登地之后,统统修一门,就
十地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位,代表了菩萨在修行中断除烦恼的程度,也标志着菩萨成就功德的程度。大地能生长万物,故佛典中常以‘地’来形容能生长功德的菩萨行。一地初地欢喜地:诸菩萨住此地中,先已于心增上法行,
第一地,欢喜地,到这个果位上,一切时,一切处,都欢喜教化众生。因为欢喜,第二就离垢,所以二地叫“离垢地”。第一欢喜地,还没有离垢,就是没有得到清净,到二地的菩萨,就得到离垢,得到清净。到三地,因为清净
菩萨,是指内心修养达到一定境界,智慧与慈悲达到一定高度的圣者。这个名词是梵语音译的省译,全词音译是“菩提萨埵”,“菩提”就“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先通过修行让自己觉悟,然
人们对于佛教诸位菩萨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神通广大,随意普度众生,但所有的菩萨从其起源开始,也是要经过无数的考验与磨练,方能入诸佛位。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佛教:十地菩萨,因地生万物,因地生诸功德,过十地为圣位
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总会遇到,佛菩萨交到我们应该生一颗慈悲的心,那么我们修行慈悲之心该怎么修行呢?我们总不能凭想象就能生出来一颗慈悲之心吧。其实修行慈悲之心是很简单的,首先我们应该在心中种一颗慈悲的
相信人们都是为自己提高福报的,主要是人们太贫穷,而贫穷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贫穷最真实的原因是福报不够,恭敬礼拜供养佛法僧三宝福报不可思议,众生皆应明白,佛是谁?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我们的本觉真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