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4)卯二、依恶行起(分三科)辰一、举依处或依恶行所起。若自所作身语恶行,他所讥毁;若他所作身语恶行,自行讥毁;若所爱有情所作身语恶行,互相讥毁。现在的文说「因明」的事情。这一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五(3)寅九、观外诸色胜处差别(分三科)卯一、标数又若观诸色,若如所观,于初三解脱中而修习者;谓三解脱方便道所摄三胜处也。这是第九科「观外诸色胜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数」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2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21)寅九、遍摄烦恼粗重差别又诸有情有七种粗重,遍摄一切烦恼品粗重,谓劣界,贪瞋品粗重;中界、妙界,贪品粗重;劣、中、妙界,慢无明见疑品粗重。「又诸有情有七种粗重,遍摄一切烦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7)寅三、烦恼所依色等境别(分二科)卯一、举贪依又有情心,与不如理作意俱行,于色等境,有六种贪所依处平等分位。这是第三科「烦恼所依色等境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举贪依」,贪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2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20)寅五、魔惑品力障治差别(分二科)卯一、举障品又有七种魔惑品力,一、憎嫉圣教,二、现行能往恶趣恶行,三、乐习不顾自妙好障法,四、乐习不顾他诽毁障法,五、于善不善、有罪无罪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4)寅七、二种上分诸结差别(分二科)卯一、明上分又有二种上分:谓色界及无色界。有五法来介绍佛教,一共有二十科,现在是第七科「二种上分诸结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明上分」,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1)寅二十六、能断疑等记论差别(分二科)卯一、总标列又有四种请问记论能断所疑、能悟未悟,又能任持胜决择力。谓于法实相,应一向记;于诸有情业果异熟,应分别记;于隐密说非一向问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6)寅十七、领受身心诸受相别又有五法,令诸有情受爱非爱业果异熟,烦恼身心,具摄众苦,谓苦、乐、忧、喜、舍。这是第十七科「领受身心诸受相别」。「又有五法」,又有五种事情,使「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6)子四、四种(分二科)丑一、结前正显已说三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四种。前面说了四十个三法,就是一个数目,以三个数目组成的一法一法的,一共有四十个。现在这底下第四科是「四种」,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7)寅四、定心差别又有四种心定心住:一、有寻有伺有喜心住,二、无寻无伺有喜心住,三、无寻无伺离喜心住,四、舍念清净超度一切苦乐心住。这是第四大科,第四科里头分二科,第一科「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