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6)丑九、令证通慧又有二法,能令根熟补特伽罗,速证通慧。一、于教授教诫,远离谄诳。二、厌离为先,身语意行离诸调戏。闻所成地这一大科,就是说明五明处。五明里面先说内明处。内明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0)巳四、离二边行复有远离二边处中观行,谓离增益边,离损减边。前边约小乘佛法说,有十三句。这以后是约大乘佛法说,有十四句。十四句,前三句说过了,现在是第四句,离二边行。「复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2)寅二、能令有情难不护根(分二科) 卯一、正辨相(分二科)辰一、举不护(分二科) 巳一、总标列复有三法能令有情不护诸根:一、于依止中邪法种子,二、于诸境界取不正相,三、于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6)寅二、思惟五相(分三科) 卯一、标补特伽罗略有三种补特伽罗。由软中上寻思行者,有差别故。这是第九科,心清净行苾刍思惟五相,这一大科。第一科是举经言,第二科释彼义。分两科,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4)子四、第四颂摄(分二科) 丑一、标复次嗢柁南曰:所作、及所缘 亦瑜伽、止、观 作意、与教授 德、菩提、圣教。闻所成地主要是说的五明处,现在是说内明处。内明处分四大科,第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8)己三、由不发趣由不发趣故,名非定地。谓受欲者,于诸欲中深生染着,而常受用。现在是非三摩呬多地第七。这一科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生后,第二科标释一切,先略标,而后列释,分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3)巳二、法性拘执(分二科) 午一、征云何法性之所拘执?这是住出等相,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六科,调善。调善里边有标相,有随释。随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有行拘执,第二科法性拘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5)卯三、第三趣道第三行者,名为俱得。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这个傍辨彼义,它的第一科里面一共分十一科。现在的文是第七科,四种趣道。四种趣道,这个趣这个字当做修行讲也可以,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3)寅二、现行云何现行?谓诸烦恼缠。「云何现行?谓诸烦恼缠。云何睡眠?谓诸烦恼随眠。云何相属?谓内六处于一身中,当知展转互相系属。」这个〈闻所成地〉里面就是解释五明,五明里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2)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2)或随所作因故,或定所作因故,或期所作因故,而出于定。从这一卷开始的时候,傍辨彼义。分二科,第一科引释诸经。引释诸经里分十一科,第一科乐空闲等,第二科修无量等,这两科解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