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7)子十一、思惟三相(分二科) 丑一、举经言复次如经言:应于三相作意思惟。乃至广说。这是傍辨彼义里面的第一科,引释诸经,这一科的最后一科,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十一科,思惟三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瑜伽师地论》第十三卷.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壬二、傍辨彼义(分二科) 癸一、引释诸经(分十一科)子一、乐空闲等(分三科) 丑一、牒经言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当乐空闲,勤修观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4)子五、四捡行定(分二科) 丑一、举经复次如《分别四检行定经》中,由四种相,检行一切三摩地等。谓如等持是顺退分。乃至此是顺抉择分。这是傍辨彼义这一大科里边的第五科,四检行定

妙境法师:静坐修止观 断除世间染污烦恼

从《阿含经》看出来,佛在世时的比丘,平时除了托钵乞食,或是听佛说法以外,一日之中就是宴坐、经行,修习止观,内心恒时如理作意、愿求圣道。常常静坐修止观,能改善自己的思想、调伏内心的烦恼,使令自己的贪心、

妙境法师: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摘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妙境长老讲述佛教徒发无上菩提心,由凡夫开始修行佛法,一直到入圣位,这个阶段,是以观一切法毕竟空的般若为重要的修学法门,等到你得无生法忍,成为圣位以后,当然,你功德尚不圆满,

妙境法师:修四念处的重要

修四念处的重要——妙境长老于公元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四日在慧日讲堂主持禅七开示内容的摘录。我们中国佛教,自从慧远大师提倡净土法门以后,净土法门就在中国流行很普遍,很多人都学习净土法门,虽然与古

妙境法师:妙境老和尚法语

妙境老和尚法语(一)《瑜伽师地论》是全面地、深入地开示了什么是禅,我们若能认真地学习,你自己就会有主张:「喔!应该这样学习禅的!」就不会再随着别人的舌头转了。(二)学习教义遇见了难关怎么办?可以请教善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18)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18)壬十四、无想三摩钵底(分二科) 癸一、征复次云何无想三摩钵底?一共是十五大科,现在是第十四科「无想三摩钵底」。这是先问,怎么叫做无想定无想三昧?癸二、释(分三科) 子一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15)寅六、作意云何作意?谓七种作意。了相等如前说。现在的文是闻所成地。闻所成地里面就是说的五明,现在先解释内明处。内明里面分四大科,第一科事施设建立说过了。现在第二科就是想

妙境法师:七觉支

法句经 Dhammapada第十一:老品[偈颂146]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三[T30n1579_p0440a08]七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