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15)丑三、第三静虑摄(分二科) 寅一、标差别又于第三喻有差别。这是第三科「第三静虑摄」。这个第九大科「圣五支三摩地」,这一科里边「随别释」里边分五科,第一科是「初静虑摄」,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

(一)《瑜伽师地论》是全面地、深入地开示了什么是禅,我们若能认真地学习,你自己就会有主张:「喔!应该这样学习禅的!」就不会再随着别人的舌头转了。(二)学习教义遇见了难关怎么办?可以请教善知识、翻阅参考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10)寅二十、明及解脱能证行别又由四行,当知能证明及解脱。由念、眼、慧能证于明;又由身故,能证不动及时解脱。一共是三十九科,这里是第二十科「明及解脱能证行别」。「又由四行」,

妙境法师:排毒要修四念处

排毒要修四念处妙境法师方丈和尚慈悲,慧天老法师慈悲,各位同学慈悲:这里常住,我以前在这里住过,所以我愿意旧地重游。但是我来了,就打扰各位,非常的抱歉。方丈和尚要我说说话,我想还是说好。我们出家人见面的

妙境法师:生死轮回 前世今生

生死轮回 前世今生玅境长老述今生是现在,前世对今生而言是过去;当你活在过去世中看今生,今生则是过去的未来。故此题的表面意涵,虽但是前世今生,然细推其义,亦皆有未来;故此文题实是三世具足的。三世指时间说

妙境法师:如何修习四念住

一、依四念处住修行,主要的目的就是使令自己的心清净。如何修行能令心清净?佛说:依四念处住!四念住,或译为四念处。处是心所住之处,住是心止住其处;在四种境界上摄心安住,名为四念住(处)。此中包含两种意义

妙境法师:观音菩萨的感应

三恶道众生的苦恼是很多很多的,他们很难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原因是什么?因为地狱,恶鬼,畜生世界的众生,他们的身体有很大的问题与苦恼,他那一念灵明的心被苦所困扰,所以很难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念不来!我们

妙境法师:静坐漫谈

于1995新竹福严佛学院阿弥陀佛!我们大家学习《摄大乘论》以后,应该是没有事了。但是现在又多出来一样事。多出来这一件事就是要学习静坐的这件事,这件事在我个人的想法来看,倒是非常重要的。这一件事,应该是

妙境法师:持名念佛与念佛三昧

持名念佛与念佛三昧前言我出家以来所住的寺院,没有不结念佛七的。听老法师开示念佛法门的殊胜功德,也的确受到了感动,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但因学习圣教,未能无间断地精进念佛,颇以为歉!近三十年来,也时有主持

妙境法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6)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6)癸三、显差别(分二科) 子一、性类差别(分二科) 丑一、征又如经言:善、不善、无记者,彼差别云何?这是在第三卷一开始的时候,从那里分来的。由「三处所摄」那个地方:辨色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