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一卷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乾隆大藏经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小品般若经序姚秦长安释僧叡撰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寡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何以登道场成正觉?正觉之所以成,群异之所以一,何莫由斯道也。是

第九卷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九卷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不可尽品第二十六是时,须菩提作是念:“佛所说般若波罗蜜事甚深!”是须菩提当作是问。须菩提白佛言:“般若波罗蜜不可尽,譬如虚空亦不可尽,菩萨当何因思惟般若波罗蜜?”佛语须菩提:“

第一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中卷下第一卷 法华文句记 上释序品初言文句者。文谓文字一部始终。故云。文即是字为二所依。句谓句读义通长短。故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此亦不论色行等体今但以句而分其文。故云文句。古之章疏。或单题疏。

第二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中卷下第二卷 法华文句记 上迦葉缘起传中最广。岂可具书。迦葉是姓故云氏也。负图者。如此方河图。十二游经云。佛成道第三年始度五人。第四年化大迦葉及三兄弟。第五年化目连身子。聚落多人所居。但胜人当名

第七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七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释药草喻品此中具山川云雨。独以药草标名者。土地是能生。云雨是能润。草木是所生所润。所生所润通皆有用。而药草用强。有漏诸善悉能除恶无漏为最。无漏众中四大弟子。以譬领佛譬

第十卷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 乾隆大藏经

第十卷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所因出衍品第十九佛告须菩提:“如汝所问,何从出衍中?何从住衍中?谁为成衍者?从三界生住萨芸若,有本无生,无甫当生。所以者何?其摩诃衍、萨芸若慧,于此二事,法无所合,亦无所散,无

第七卷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七卷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远离品第十八佛言:“复次,须菩提,梦中菩萨摩诃萨不入阿罗汉地,不入辟支佛地,不乐索其中,亦不教他人入其中,心亦不念般若中诸法,梦中视般若中为证,心悉常在佛。如是,须菩提,阿惟越

第十卷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道行般若经序晋襄阳释道安撰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聩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求寿莫美乎上乾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

第二卷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二卷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宝塔品第三尔时,释提桓因、梵天王、自在天王及众生主诸天女等,皆大欢喜,同时三唱:“快哉!快哉!佛出世故,须菩提乃能演说是法。”尔时,诸天大众俱白佛言:“世尊,若菩萨能不离般若波

第八卷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 - 乾隆大藏经

第八卷 道行般若波罗蜜经贡高品第二十一佛语阿难:“菩萨随时欲学般若波罗蜜,随法欲行般若波罗蜜,是时一佛界中魔,各各惊自念言:欲使菩萨中道得阿罗汉果,莫疾使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疾使得佛。“复次,阿难,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