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无缚品第十五下“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三拔致遵崇其心,于萨芸若未曾起发于他异心,亦无所信,无所听受,或开化人立檀波罗蜜,或开化人立尸波罗蜜,或开化人立羼波罗蜜,或开化人立惟逮
第七卷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等无等品第十二尔时,贤者舍利弗白佛:“唯天中天,我为堪任讲摩诃萨义乎?所因谓何为摩诃萨者?”世尊告言:“应讲之耳。”舍利弗言:“弃损一切所见吾我见,人寿命见,凡夫之事、有志含血
上卷下卷第九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非远非近文为三。一总标境智。二别释。三结成。观者中道观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境也。若单论智。智无所观。故举一切以显皆空。如实去别释也。二边三谛无一异名如。非七方便故名实
第五卷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行品第九于是,贤者须菩提白佛言:“唯天中天,假使菩萨摩诃萨,无沤和拘舍罗行般若波罗蜜,若行色者则为行想,行痛痒、思想、生死、识者则为行想;若行色常则为行想,若行痛痒、思想、生死
第二十七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四摄品第七十八之余“云何为四无所畏?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如实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隐,得无所畏,安
卷上卷下第四卷 摩诃止观 上第六明方便者。方便名善巧。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无量行成解发入菩萨位。大论云。能以少施少戒出过声闻辟支佛上。即此义也。又方便者众缘和合也。以能和合成因。亦能和合取果。大品
第二十五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次第行品第七十五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有法相者,尚不得顺忍,何况得道?世尊,若无法相者,当得顺忍不?若干慧地,若性地,若八人地,若见地,若薄地,若离欲地,若已办地,
第二十卷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恒伽提婆品第五十九尔时,有女人字恒伽提婆,在众中坐。是女人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手白佛言:“世尊,我当行六波罗蜜,取净佛国土。如佛般若波罗蜜中所说,我尽当行。”是时,
第一卷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光赞品第一闻如是:一时,佛游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摩诃比丘僧五千俱,皆阿罗汉也,诸漏已尽,无有尘垢而得自在,心安解脱智慧善度,逮得仁和为大开导,所作已办所说究竟,弃捐重担逮得己利
第二卷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行空品第三上佛复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当作斯观:所号菩萨,所谓佛者,亦假号耳,所谓名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假号耳;皆由吾我,所谓我者,适无所有,无我,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