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三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 乾隆大藏经

第三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圣朝议不拜篇第二(上)议不拜者。明沙门不应拜俗也圣上情敦名教令拜君亲。虑爽通途许开朝议。致有謇谔之士人百献筹。社稷之臣争陈显论焉 。敕 今上制沙门等致拜君亲敕一首 。表 大庄

第六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 乾隆大藏经

第六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圣朝议拜篇第三(下)状 普光寺沙门玄范质议拜状一首 。奏 中台司礼太常伯陇西王博叉等议奏状一首 。诏 今上停沙门拜君诏一首 。表 京邑老人程士颙等上请出家子女不拜亲表一首 直

第1497部 金刚般若经疏 - 乾隆大藏经

金刚般若经疏略释经题。法譬标名。般若幽玄。微妙难测。假斯譬况以显深法。金即三义。一宝中真上不可侵毁。二利用自在摧破诸物。三表里清净影现分明。刚是坚义。谓身命财。身即法身。命即慧命。财即法财。功德助道。

第二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 乾隆大藏经

第二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故事篇第一(下)论 晋庐山远公沙门不敬王者论一首(并序) 。诏 伪楚桓玄许沙门不致礼诏一首 。启 侍中卞嗣之等执沙门应敬奏四首(并桓楚答三首) 夏赫连勃勃令沙门致拜事一首 。

第四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圣朝议不拜篇第二(下)议 中御府少监护军高药尚等议状一首 内侍监给事王泉博士胡玄亮等议状一首 奉常寺丞刘庆道主簿郝处杰等议状一首 详刑寺承王千石张道逊等议状一首 司稼寺卿梁孝

第五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 乾隆大藏经

第五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圣朝议拜篇第三(上)议拜者。明沙门应致拜也。昔皇觉御宇。尚开信毁之源。岂惟像末不流弘约之议。顷以法海宏旷类聚难分。有秽玄猷颇闻朝听。致使拘文之士废道。从人较而言之。未曰通方之

第一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序唐太原王隐客字少微撰若夫鸡浑起一龙圣开三。飞羲画而踰绳。泛轩文而越契。端宸肃扆。题尊玉宇之中。班屣漂裾。光佐璇逵之右。洪猷仅于礼乐。秀业止于仁义。亦有栖月

第九卷 摩诃止观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下第九卷 摩诃止观 上第六观禅定境者。夫长病远行是禅定障。立世阿毗昙云。多谏诤多营事亦是禅定障。复有多读诵亦是禅定障。文殊问菩提经云。禅定有三十六垢。垢即是障。上诸境得入到清凉池。入流竟则不须观

第七卷 摩诃止观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下第七卷 摩诃止观 上第五识通塞者。亦名知得失。亦名知字非字。如上破法遍。应通入无生。若不入者。当寻得失必滞是非。不得一向作解。何者。若同外道爱着观空智慧。宜以四句遍破。能破如所破令众塞得通。若

第八卷 摩诃止观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下第八卷 摩诃止观 上第二观烦恼境者。上阴界入不悟。则非其宜而观察不已。击动烦恼贪嗔发作。是时应舍阴入观于烦恼。前呵五欲知其过罪。弃盖是舍平常阴入。观于果报于中求解。今观发作隆盛起重贪嗔。如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