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品第七之二优波笈多因缘尔时舍那婆私于大醍醐山起寺已。即便思惟。卖香商主名笈多。生已未生。见其已生。其儿名优波笈多。世尊所记无相佛。我入涅槃百年后能作佛事。生已未生。见其未生。舍那
优波笈多弟子因缘品第八之一虎子因缘是时优波笈多。住摩偷罗国大醍醐山那哆婆哆寺。去寺不远有一虎。生子不能觅食。饥饿困苦即便命终。优波笈多以精进慈悲与虎子食。优波笈多有五百弟子。未得道果。白其师。云何乃与
第二卷 佛所行赞经车匿还品第六须臾夜已过众生眼光出顾见林树间跋伽仙人处林流极清旷禽兽亲附人太子见心喜形劳自然息此则为祥瑞必获未曾利又见彼仙人是所应供养并自护其仪灭除高慢迹下马手摩头汝今已度我慈目视车匿
第二卷 法句譬喻经放逸品第十昔佛在世时。有五百贾客从海中出。大持七宝还归本国。经历深山为恶鬼所迷不能得出。粮食乏尽穷顿困厄遂皆饿死。所赍宝货散在山间。时有沙门在山中学。见其如此便起想念。吾勤苦学道积已
卷上卷下第十卷 摩诃止观 上第七观诸见境者。非一曰诸。邪解称见。又解知是见义。推理不当而偏见分明作决定解。名之为见。夫听学人诵得名相齐文作解。心眼不开全无理观。据文者生无证者死。夫习禅人唯尚理观触处心
第一卷 法句譬喻经无常品第一昔者天帝释五德离身。自知命尽当下生世间。在陶作家受驴胞胎。何谓五德。一者身上光灭。二者头上华萎。三者不乐本坐。四者腋下汗臭。五者尘土著身。以此五事自知福尽甚大愁忧。自念三界
第三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圣朝议不拜篇第二(上)议不拜者。明沙门不应拜俗也圣上情敦名教令拜君亲。虑爽通途许开朝议。致有謇谔之士人百献筹。社稷之臣争陈显论焉 。敕 今上制沙门等致拜君亲敕一首 。表 大庄
第六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圣朝议拜篇第三(下)状 普光寺沙门玄范质议拜状一首 。奏 中台司礼太常伯陇西王博叉等议奏状一首 。诏 今上停沙门拜君诏一首 。表 京邑老人程士颙等上请出家子女不拜亲表一首 直
金刚般若经疏略释经题。法譬标名。般若幽玄。微妙难测。假斯譬况以显深法。金即三义。一宝中真上不可侵毁。二利用自在摧破诸物。三表里清净影现分明。刚是坚义。谓身命财。身即法身。命即慧命。财即法财。功德助道。
第二卷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故事篇第一(下)论 晋庐山远公沙门不敬王者论一首(并序) 。诏 伪楚桓玄许沙门不致礼诏一首 。启 侍中卞嗣之等执沙门应敬奏四首(并桓楚答三首) 夏赫连勃勃令沙门致拜事一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