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三卷 佛所行赞经 - 乾隆大藏经

卷第三 佛所行赞经瓶沙王诣太子品第十太子辞王师及正法大臣冒浪济恒河路由灵鹫岩藏根于五山特秀峙中亭林木花果茂流泉温凉分入彼五山城寂静犹升天国人见太子容德深且明少年身光泽无比丈夫形悉起奇特想如见自在幢横行

第五卷 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五卷 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是时世尊为人中雄象。一切智慧皆悉具足。所有支节与首相称。所谓是智慧首。因智慧有念。念为头依彼止观为腹。以休息解脱亦无师学。自然办具以信根为妙法。以信力而缚。有如是之力护清净以

第1342部 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略经 - 乾隆大藏经

大勇菩萨分别业报略经最胜无上尊知见悉具足是故稽首礼及法应真僧我今撰安住知见具足说五趣所缘起由净不净业普为诸世间开示契经义随智力所及分别业果报佛以法自觉诸天咸劝请即至波罗奈演畅真谛义谓苦及苦因苦集究竟灭

第1340部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 - 乾隆大藏经

宾头卢突罗阇为优陀延王说法经欲乐味甚少。忧苦患甚多。是以智者。应修方便。速离众欲。勤行净行。我昔曾闻。千福王子。名优陀延。绍父王位。住拘舍弥城。其城殊妙。宽博严净。晃烂宫观。映饰绮丽。窗牖通疏。交络珠

第二卷 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二卷 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尔时世尊云何分别。生城所谓尽生无生。断堑度血岸及诸木栅。爱欲所由牢固染着愚痴。愚痴为城无惭无愧。围绕迹无缺漏。五盖为门覆蔽众生。种种爱欲充满嗔恚车。无数种种众围绕。竖憍慢幢吹

第1338部 三慧经 - 乾隆大藏经

三慧经佛常欲得三人。一者信。二者问。三者行。或有人但信不喜已作。为信不欲行为。喜有三亡。一者不布施。二者不行戒。三者不定意。当灭思想乃得道。要在不念已。灭思想色亦灭。识亦灭心有所念。是为四所有对。是为

第1339部 阿毗昙五法行经 - 乾隆大藏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苦法黠可苦法黠。习法黠可习法黠。尽法黠可尽法黠。道法黠可道法黠。苦法者。谓形体万物皆当衰老死亡。是为苦。痴人谓可常保持。是为乐黠。可知是为苦。便不复向生死。是为苦法黠。可。习法者。谓习欲

第一卷 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僧伽罗刹所集经序僧伽罗刹者。须赖国人也。佛去世后七百年。生此国出家学道。游教诸邦至揵陀越土。甄陀罽腻王师焉。高明绝世多所述作。此土修行大道地经其所集也。又着此经宪章。世尊自始

第1341部 请宾头卢经 - 乾隆大藏经

请宾头卢经天竺国有优婆塞国王长者。若设一切会。常请宾头卢颇罗堕誓阿罗汉宾头卢者字也。颇罗堕誓者姓也。其人为树提长者现神足故。佛摈之不听涅槃。敕令为末法四部众作福田。请时于静处烧香礼拜。向天竺摩梨山。至

第三卷 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三卷 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尔时世尊有如是迹。千辐相轮现极微妙。诸根具足色甚奇无比。于人中最第一生诸欢喜。百千劫所作行福所致。无粗犷除去淫怒痴。本所作行无有伪谄无有众恶。不与痴相应不造痴行。有如是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