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一卷 佛所行赞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佛所行赞经生品第一甘蔗之苗裔释迦无胜王净财德纯备故名曰净饭群生乐瞻仰犹如初生月王如天帝释夫人犹舍脂执志安如地心净若莲花假譬名摩耶其实无伦比于彼象天后降神而处胎母悉离忧患不生幻伪心厌恶彼諠俗乐处

第1337部 阿育王譬喻经 - 乾隆大藏经

阿育王譬喻经昔有大国王。字名阿育。统领诸国莫不臣属。大王聪明智慧无量。教问诸臣。天下颇有不属我者不。诸臣对曰。天下尽属大王。无不弭伏。中有一智臣对曰。王界内不属王者。海中有龙王不属大王。初不遣信亦无贡

第十卷 阿育王经 - 乾隆大藏经

优波笈多弟子因缘第八之二树因缘南天竺国有一善男子。于佛法出家。而于其身为爱所缚。以苏油摩身。又用汤水以浴其身。以种种饮食供养其身。以其于身爱所缚故不得圣道。即便思惟。谁能为我说法。闻摩偷罗国有一比丘名

第七卷 阿育王经 - 乾隆大藏经

佛弟子五人传授法藏因缘品第七世尊付法藏与摩诃迦葉(翻大龟)入涅槃。摩诃迦葉付阿难(翻欢喜)入涅槃。阿难付末田地(翻中)入涅槃。末田地付舍那婆私(翻纻衣)入涅槃。舍那婆私付优波笈多(翻大护)入涅槃。优波

第1496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 乾隆大藏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并序)夫以。真源素范。冲漠隔于筌罤。妙觉玄猷。奥颐超于言象。虽真俗双泯二谛恒存。空有两亡一味常显。良以。真空未尝不有。即有以辨于空。幻有未始不空。即空以明于有。有空有故不有。空

第四卷 佛所行赞经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佛所行赞经瓶沙王诸弟子品第十六时彼五比丘阿湿波誓等闻彼知法声慨然而自愧合掌而加敬仰瞻于尊颜如来善方便次令入正法前后五比丘得道调诸根犹五星丽天列侍于明月时彼鸠尸城长者子耶舍夜睡忽觉悟自见其眷属男

第1498部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 乾隆大藏经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师讳智顗。字德安。俗姓陈氏。颖川人也。高宗茂绩盛传于谱史矣。暨晋世迁都。家随南出寓居江汉。因止荆州之华容县。父起祖学通经传谈吐绝伦。而武策运筹偏多勇决。梁湘东王萧绎之荆州。列为宾客

第五卷 佛所行赞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五卷 佛所行赞经神力住寿品第二十三尔时鞞舍离诸离车长者闻世尊入国住庵摩罗园有乘素车舆素盖素衣服青赤黄绿色其众各异仪导从翼前后争涂竞路前天冠衮花服宝饰以庄严威容盛明曜增晖彼园林除舍五威仪下车而步进息慢

第六卷 阿育王经 - 乾隆大藏经

第六卷 阿育王经佛记优波笈多因缘品第六是时佛欲涅槃化阿波罗啰龙王。及瞿波啰旃陀利龙王竟。至摩偷罗国。于彼国告阿难言。于此摩偷罗国我入涅槃百年后。当有卖香商主名笈多。有儿名优波笈多无相佛。当作佛事教化多

第四卷 法句譬喻经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法句譬喻经象喻品第三十一昔者罗云未得道时。心性粗犷言少诚信。佛敕罗云汝到贤提精舍中住。守口摄意勤修经戒。罗云奉教作礼而去。住九十日惭愧自悔昼夜不息。佛往见之。罗云欢喜趣前礼佛。安施绳床摄受震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