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智 敏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药的话,这就是无上的密。这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可以包涵八万四千法门,这么多法门都摄在一句佛号里面,即是密法的陀罗尼总持法门

示念佛切要

示念佛切要◎ 憨 山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念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毕竟向何处念?若念佛的心,断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如

尝试抄经

尝试抄经◎悟 恒偶有小疾,在家闲养,看到几位书法家抄写的佛经,顿时来了兴趣,铺纸研墨,准备临摹。我是从《心经》入手的,因为字数少。虽是摹写,亦非易事,当写到一半的时候,稍不留神,一个字写错了。后来连

决定福报的三大要素

施舍必然可以产生福报,可是福报的大小不是我们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它受到下列三个要素的影响:1、施舍的东西--东西越难得越贵重,所产生的福越大。施舍可分为施舍财物、施舍真理和解除恐惧烦恼等三种。其中以传

佛教徒怎样过清明节?

梦参老和尚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佛经没有提到怎样过清明节,但是面对亡故亲人、历

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道证法师满天霁月光风,尽入一方水中;如来无量功德,尽入一念心中。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

参禅念佛礼拜诵经,一切细行都是修心

虚云老和尚《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走作就是降伏其心。所说发菩提心,这个心

念佛往生的原理

念佛往生的原理太虚大师讲  胡继欧记──二十年八月在华北居士林──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何等因得何等果,造何等业感何等报,有何等境起何等心,有何等心明何等境,由

见好不求

证严法师佛说人有二十难,见好不求第七难;人生大患在贪婪,庸碌一生心难安;精进弃除身外欲,心中宁静能致远;清净佛心最轻安,见好不求亦不难。人生到底有什么困难?其实都是出于一念心,心结打开,一切就不困难。

理则顿悟

理 则 顿 悟◎ 虚 云《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圆教菩萨的行位:一、理即。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