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之地--正见◎ 阿姜查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在修行当中会有困难存在。有些事我们以为是错,却可能是正确的;同样地,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也许就是错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
◎ 李 翎 这个题目清楚的表述是玄奘为什么再译《药师经》? 笔者认为这个现象的背景就是道教。 佛陀教法,去仪式化、反对肉体成仙,这些都在《药师经》中得到强调。尽管如此,按传统印度观念,医师虽然治病救人
浅说诸法缘起无生◎ 果 慧诸法缘起性空,是释迦如来一代时教之精髓,是整个佛法的核心,是佛陀教法区别开其他宗教、外道的根本特质。佛在说缘起性空的同时,即向法界众生宣告万法无生之理。诸法无生即空,空即不实
◎ 华 展 在药物方面,佛经的认识和讲述十分丰富。后汉安世高的《佛说奈女耆婆经》言:天下所有,无非是药。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有天竺大医耆婆曰: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非药者,斯大
◎ 济 群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苦之因?就必须放下对世间的执著。但这些执著是有粘性的,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需要通过相应的思维和观修来解决。念死无常,就是帮助我们对治执著的有效手段。生命虽然生生不息,但
◎ 梦 参我们现在处于什么时代呢?叫末法。末法是什么情况呢?魔胜法弱,邪说横行。明明是正法,他给你说成邪的,添加很多,不标奇立异,显不出来他的道德。他总要说得跟别人不同,我不同,你要信我吧!这就是标奇
◎ 正 见玄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个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每天,他都很勤奋地做着住持交给他的工作,已经两年了,他每天如此,从来没有一次让住持对他的工作感到不满。可是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
◎ 如 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业力就是我们行为的造作,行为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行为的威力可大可小,大之无外,小之无内,行为是不可思议的,只要我们以理性处置得很中道,行为是很慈悲的、智慧的、自在的、安祥
莲 池【原文】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药与病反,奈何以病为药?盖有形之身,不能无病,此理势所必然。而无病之时,嬉怡放逸,谁觉之者?唯病苦逼身,始知四大非实,人命无常,则悔悟之一机,而
◎ 能 海凡是佛弟子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弟子都会诵一些经典。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诀窍,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若是懂得诵经诀窍的人,他在一次诵经中就可以获得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