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倓 虚大纲领,纲领既得,乃易入手。三大钢领者,一性理,二心识,三万物。性理是体,心识与万物是用。性理者,乃天然之性理,在天谓之天理,亦谓之天性;在人间谓之理性,亦谓之理体,或谓性体;若赋之于心物,
◎ 心 律不少信众在现实中会遇到不少的误解。有的人,一提起佛教来,第一反应就认为是迷信;还有的人,一说到学佛,就以为不过是吃斋念佛,出家当尼姑和尚;还有的人则说,我们不学佛多好,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做什
广 钦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愿意吃苦,则人人都可成佛,可到西方,莲花化生,我们出家人这件衣服就是西方衣。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所以应福慧
◎ 杜大宁很久以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为两个问题所困扰: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时候呢?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他对全世界的哲学家宣布,凡是能圆满地回答出这两个问题的人,
◎ 印 光至于阅读经文,如果想作法师,为众人宣扬佛法,应当先阅读经文,再看注疏。如果不是精神充足,见解过人,没有不是徒劳心力,虚丧岁月的。如果想要随分亲得实际利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者先端坐片
◎ 稻盛和夫我认为人心是一种由多个同心圆环绕而成的多层次结构。由外向内依序为:1、知性--后天所学到的知识和道路2、感性--主宰人的五感与感情等精神活动的心3、本能--维持肉体所需的欲望4、灵魂--裹
◎ 圣 严有很多人因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所以总把人生过程中的高潮与低潮、得意与不得意,当作好坏的标准,得意顺利的时候就庆幸自己交好运,不得意不顺利的时候,就哀叹倒楣。如果真的了解人生的意义
◎ 梦 参一般社会上讲精神战胜物质,佛教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个肉体我们可以战胜它的。用什么战胜?用佛教授我们的方法,放下看破,就会自在了。如果是你有病,三分病,再加你七分的挂念,完蛋了,你
◎ 大 安三世因果错综复杂的格局,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它是很难了解的一个事情。你只要看《无量寿经》下半卷五恶、五痛、五烧的这个情况,释迦牟尼佛把我们三界众生尤其是阎浮提众生,这种造恶以及他的果报以及他的
◎ 一 行佛陀传授给我们许多慈观的方法。有一次,一群僧侣对佛陀说,他们丛林寺院附近有精灵作祟,造成许多困扰。佛陀于是对他们说了《慈经》:希望达到安乐平静的人,应学行正直、谦恭、懂得使用爱语。他们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