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

弘一法师非常欢喜盘山禅师说的一段话,直接作为自己修行的座右铭: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哪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

解脱后的心境

解脱后的心境◎慧 律执著带给人束缚,使我们不得自在。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脚镣,行动无法自由。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摆脱身心的桎梏。因此,解脱者的心境是坦荡荡、不忧不悔的。对于已经做过的事情,

耶舍长者闻法的因缘

耶舍长者闻法的因缘证严法师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一切因缘生,一切因缘灭,因缘来时,就要看我们是否能好好把握因缘,佛在

成就平等心

成就平等心梭巴仁波切一旦我们了解,尽力帮助众生是自己的责任,就会升起要证得佛果的动机,以便带领众生脱离痛苦。只有实证大悲心,希望每个人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才能获得这种证悟。这也要靠我们培养纯净的心,希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大安法师《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简单的看看它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袁了凡改命。这是明代的一位读书人了。原来本来想从医的,结果由于遇到了一个会算

禅修坐姿的五大要点

禅修坐姿的五大要点创古仁波切禅修的目的是为了能实际觉受到心的本质。不论我们是在走路、坐着或在睡觉,不论我们是否在迷惑之中,心的本质一直都在那儿。理论上,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做心的禅修;但是,对初学者而言,

人生有哪些无用的累赘?

一位行者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行者问道:禅师,人的欲望是什么?禅师看了一眼行者,说道:你先回去吧,明天中午的时候再来,记住不要吃饭,也不要喝水。尽管行者并不明白禅

巧把尘劳做佛事

巧把尘劳做佛事宏圆法师究竟涅槃。涅槃又叫做圆寂,涅是不生,槃是不灭,具备众德为圆,除一切障为寂。涅槃、圆寂具有不生不灭,圆满清净的意思,究竟涅槃是最圆满、最无上的涅槃。涅槃有四种,我们来讲讲,第一,自

化缘的真正含义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度过生死大海,便是化缘。如来入灭之时,还说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

慈悲的根源

慈悲的根源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也可说与中国文化的仁爱,基督文化的博爱相同的。不过佛法能直探慈悲的底里,不再受创造神的迷妄,一般人的狭隘所拘蔽,而完满地、深彻地体现出来。依佛法说,慈悲是契当事理所流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