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佛教慧学

佛教慧学◎ 衍 真 相比戒学而言,佛教的定、慧二学,具备更深奥更精准的专业性,需要在经验丰富的专业师长指导下进行长期深入的实践。显然,要在一堂讲座中对初学者讲授定、慧二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衍真法师运

以愿为最

以 愿 为 最◎ 彻 悟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习非非想定于水边林下,每定将成,多为鱼鸟所惊。因发恶愿曰:吾他日后,当作飞狸,入林食鸟,入水食鱼。后非想定成,遂生天上

断烦恼二法

断烦恼二法◎ 圣 严  现在主义 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 现在是去来,菩萨晓了知。--《六十华严经卷三十三普贤菩萨行品》此偈是说,以菩萨的智慧发现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互相交错而不可分割的,

“性空”与科学契合

性空与科学契合◎ 真 如 一位从事物理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后因笃信佛法而尽舍家财,护持世界各地佛教道场,此人叫沈家祯。他在《金刚经的研究》一书对空有精辟的论述:今天想提出供各位参考的,即是佛所说凡所有相

“生死”的另类解读

◎ 达 赫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这句经典的台词出自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哈姆莱特》,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哈姆莱特式命题。关于生与死的命题,古今中外无数先哲圣贤都做过见仁见智的探讨

佛教的优良传统

◎ 程恭让什么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如何发展和继承这些优良传统,这是赵朴初大半辈子致力中国佛教复兴、发展事业一个一贯的思考线索。《赵朴初文集》中的多篇文章都以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或类似的字眼作为标题,显

鸡足山祝圣寺

祝圣寺原名迎释寺,又名钵盂庵,明嘉靖年间陈流钊建。万历5年(1577年),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任姚州知府,游鸡足山时住钵盂庵,并著有《钵盂庵听经喜雨》、《念佛堂答问》、《二十分识》等诗文,后人曾经以

帝后礼佛图

《帝后礼佛图》是河南省巩义市石窟寺内的一幅浮雕,创作于北魏年间,是中国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位于第一窟中的《帝后礼佛图》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孤品,堪称无价之宝。《石窟寺本末》记载:孝文帝次子名元恪,即宣武

回向净土

印 光复愚僧居士书--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功德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

佛性正是你心

来 果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用呢?要有心,才可用心。再警曰:要好好的用心才对。初参禅者闻之,急得跳脚曰:我只知吃饭穿衣,除此别无他事,要用心作么?不用心也没有关系。凡初参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