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办道◎ 广 钦修行不是修给人家看的,若是形于外的,你有几两重,人家一称就知晓,修行是向内不是向外的,要给人感觉不出来,这样我们也好安心办道。诵经、看经、念佛、说话,这是一天当中所必经之过程,话
放下自己也放下别人◎ 圣 严 当恼人的情绪来袭时,如何重拾愉快的心情? 禅的态度是:知道事实,面对事实,处理事实,然后就把它放下。简而言之: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人生,真的有很多不公平要
佛教威仪◎ 总 持 佛教威仪方面的注意事项。第一个是我们上殿下殿或是平时都不能在大殿这个操场范围之内进行吐痰,特别是冲着殿吐痰,那有无量过失,打个呵欠都是不允许的。包括在宿舍范围之内,你也不能冲着大
论破宗门三关◎ 来 果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透两关,力再小,透个祖师关;还费了多少曲折,吃了多少辛苦,才进此关。一进关来,谁知无量劫,作善造恶,生死轮回,皆一场迷梦。今
万 物 的 分 类◎ 永 进 佛法中万物又称万法、万有、一切法等。佛法对万物的分类法有特别的独到处,不同于现代学科中所分的大纲科目。一切法不过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又一切法可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
九众弟子的等次圣严 佛教是平等的,那是说学佛与成佛的可能与机会,不但人类平等,一切有情的众生都是平等的。 佛教徒的名位是有差别等次的,这是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但人与异类众生之间有差别等次,即使
梵室偶谈(三则)◎ 蕅 益一今之知识,每于利者令参禅,钝者令念佛; 是参禅惟被上机,念佛惟为中下也。夫禅不曲被中下,则谤禅; 念佛不被上机,则谤教。禅教俱谤,扇以成风,遂令禅作虚名,念无实行,可悲也
印光大师法语◎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合 掌◎杨呈祥 佛门的一切造像,建筑、法器、礼仪等,都有表法的含义,都提示修行人如何庄严、清净自己的心地;若不懂得表法意义,而片面追求外在的形式,例如一味地追求佛寺佛堂的富丽堂皇和经忏佛事的打打唱
佛教对欲望的看法及态度◎ 济 群 佛教对欲望所持的看法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说,欲望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欲。虽然发愿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