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生活中修心的三个好习惯

贤 宗打坐打坐,是回归内心、获得宁静的一种方式,也是自我反省、培养福德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的心静下来以后,思维会变得清晰,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如果有一天你身边的朋友突然对你破口大骂,让你感到很受委屈,

能够冲破一这关,业障自然消除

广钦老和尚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有何干?只要审察自己有无过失,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不起欢喜贪著心,行为不好,也不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印 光【原文】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知乃大权菩萨,欲佛制戒以淑后世,遂现作不如法相,以启如来立制以垂范耳。由其未明此理,唯据近迹。遂谓如来在世,佛诸弟子多有不如

证得三身的方法

大家好!今天我讲如何证得三身。很多人修行都想证得三身,但是,真的证得三身的人却没有几个。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根本不明白什么是三身。如果连什么是三身都不明白,怎么能证得三身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什么是

拜访绍云长老:结缘乃是亲人,放下便是重生

坐落于安徽含山县褒禅山的千古名刹褒禅寺,云雾缭绕,庙宇如林,巍峨壮观;寺内飞檐流角,明柱斗拱,古色古香。住持绍云法师今年八十有二,仍精神矍铄,不辞辛苦,讲学弘法于四海,无畏布施于黎民,德厚流光,闻名遐

代众生苦

代众生苦◎ 来 果《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岂不理当孝养,应当代受?既是父母,何称众生?要知众生二字,佛菩萨称之当然,我等称众生者,似觉不恭,因众生尽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故也。由此

大悲拔苦

大悲拔苦◎ 虚 云我们要是真真学菩萨道,必须先要有大悲心,然后菩提心大愿大行大果,都由此而产生的,如普贤行愿品中说: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

老禅师的故事二则

自伞自度有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佛法不是讲求普度众生吗,度我一程如何?禅师道:我走在雨里,你躲在屋檐下,这里有雨,而檐下无雨,何必需要我度你呢?那个人听禅师这样

佛学可化解科学的危机

◎ 文 珠 回顾近年科学的导向,是毁灭性武器的发明,多于建设性的设备。假如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假如核子战争发生,世界人类的悲惨结局,科学家们实难辞其咎。当时代杂志,最近访问前苏联领袖戈巴卓夫,问他美苏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净慧法师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像这样一种法会共修,更是不容易得到。何况有诸多的善友,相互地提携,相互地关怀,相互地成就,这种因缘实在是十分难得。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