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从何而来?由众生的起心动念而来。我们起了一个念头,内心就凝聚一股力量,让人无时无刻不去想它;好比说一个人执着金钱,出门时,心底就惦记着它,整天担心被偷、被抢,或者盘计着如何聚集更多财富。畏惧死亡也
慈诚罗珠堪布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种陷入极端的人,他们在没有观修轮回痛苦的时候,对生活、工作、世间法充满了信心,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但在观修轮回痛苦以后,就万念俱灰,觉得什
梦参老和尚什么是迷信呢?就是迷惑而信,对自己信仰的对象并不了解,盲目地信奉。比如有些自称是信佛的人,他经常烧香磕头、求神拜佛,甚至到寺院里去吃斋念佛,以为这样就能求得佛菩萨的感应,保佑自己心想事成,这
眼前贪图一时快乐 死后要受万劫苦报编者按儿女从小,即为教其常念《感应篇》。此文每日或念三五遍,至少须念一遍。尽此一生念,再看看《直讲》,依之而行,则自可归于正人君子之域矣。 --印光大师算尽则死。(
嘎玛仁波切导语: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经的人生旅程,任何阶段都需要关怀。但面临死亡的恐惧,是任何时刻的恐惧都无法相提并论的。如果希望从容面对死亡,必须现在就要懂得带着慈悲心,去关怀和利益他众,跟随具
◎李炳南 问:佛经中谓,本性乃本来清净,那么我们的本性,又怎会变成污秽不清,究竟因何缘故? 答:本性清净,名曰本觉,但无始而有无明。譬如金质,便是金质,但在矿中而与沙土混合。虽则相混,但金自金,沙土自
◎ 普 济中宗神龙元年降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并推让曰: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可就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祖上表辞疾,愿终林麓。简曰:京
◎ 宽 德《维摩诘经》全名为《维摩诘所说经》,本经以住在印度毗舍离城长者维摩居士示疾为因,佛遣文殊师利菩萨带众人问疾为缘,共同演说不可思议大乘之法,所以本经又名《不可思议解脱》。此经多探讨大乘般若空性
◎ 洪修平由魏道儒研究员主编,国内二十余位学者参与撰写的《世界佛教通史》(14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科研成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耗时8年共800多万字的皇皇巨著,以世界的眼
美是性空妙有◎ 和 悦 佛教的缘起说认为,宇宙万物皆是因缘和合而生,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物质世界和人自身都是虚假不实的,地水火风,四大皆空,身体也不是真我,万事万物刹那生灭,变幻莫测,一切事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