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祈愿的力量:身,心,灵

在我们之中,有些人祈愿不怎么成功,是因为他们祈愿的力量薄弱。我们不是在说祈愿文的能量,而是说祈愿的力量。因此只是读出祈愿文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用心和身来祈愿。正确的祈愿方法是身、语、意合一。三把钥匙我们

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后序

◎ 智 旭大法久湮,人多谬解。执大谤小,举世皆然。然地狱众苦已随其后,喑哑余报复更难穷。故地藏慈尊,大集会中,现声闻相。世尊广叹胜德。且较云:假于弥勒、妙吉祥、观自在、普贤、殑伽沙等大菩萨所,百劫至心

《格言联璧》重刻序

◎ 印 光人之所以与天地并名三才者,以能格物致知,克己复礼,以明其明德,而止于至善也。去此,则但一血气之伦而已,何可以与天地并立为三而称之乎?孟子以夜气不足以存者,为违禽兽不远。又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光宅法云

◎ 颜 峻法云与开善寺智藏(458-522)、庄严寺僧旻(467-527)同列于梁代三大法师,吉藏称光宅《法华》当时独步。  法云的三车喻诠释有三个特点。第一,三乘是方便,一乘是实相,并与如来权实二智

佛陀的最后生活

◎ 巴 宙现代人欲彻底明了佛陀生活的真象,从其降生至于圆寂,实际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若干佛传,无论其原文为梵文或其他语言,其成书时代至少是距佛去世有数百年的时间。于此时期佛教已奠下坚固基础,传播既广

华严念佛三昧论叙

◎ 王文治《大乘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念者不觉也,佛者觉也。念佛者以觉摄不觉也;念佛三昧者,以觉摄不觉,入于正觉海也。华严具诸佛一切三昧,而其间念佛三昧,为一切三昧

吉祥人生的善缘

◎ 明 海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这部经文的构成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特别是经文最初的这两个偈子,我把它归结为吉祥人生的善缘。要有一

念佛而普摄

◎ 彭际清问:华严法界,密义重重,以无量修多罗而为眷属,云何唯一念佛门而能普摄?答:诚如所说,教指宏深,但入道初心,自有方便。入此一门,乃能遍彻无边法界。是故善财童子于普贤一毛孔中,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

明末的居士佛教

◎ 圣 严佛教在中国,自从宋室南迁(西元一一二七年)之后,渐渐式微,尤其经元朝蒙古族的统治(西元一二八○─一三六七年),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虽曾做过沙弥,并未把佛教特别重视,以致到了西元一四二五至一五

与真如相应为根本

◎ 秦 萌《续高僧传道珍传》记载了道珍、法归、慧景三位禅师的生平事迹,三位禅师并置一传,不仅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当,而且因为他们修行的地点相同,都是庐山。可见,庐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修行的圣地。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