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路人 和朋友聊天,经常有人问我,你总是独来独往,总是随心所欲,就不怕别人不喜欢你吗?我笑说:反正有很多人已经不喜欢我了,所以我也就顺其自然,活个逍遥自在吧。尽管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介意,
◎ 高 深《列子仲尼》有一节主要是子夏问孔子,他的几位同学都各有什么特点,孔子逐一作答,全文大致如此: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颜回的为人怎样?孔子回答说:颜回为人仁义,比我强。子夏又问:子贡的为
◎ 蒋 曼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因为贫穷而惜物,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现在,我们把物品变成垃圾的理由是不喜欢。惜物节用反而成为小气的代名词。我们今天当然用得起,从淘宝、京东到拼多多,物品多如牛毛,
当我们人生遇到挫折的时候,或者我们胜不过对手的时候,原因往往是什么?往往是由于自己的福德不足。根本原因不是由于智慧和能力的不足,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的福不够厚。所以,古人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往往会寻求
◎ 生 西纵然是胸怀宽广之人,如果性情疏懒,那么很多事情也不可能圆满成办,就像海底之石一样无利无害,此也是放逸所生之过失。有些人胸怀宽广、心胸大度,对事情的得失并不斤斤计较。他人骂他几句,或当面指摘其
◎ 林清玄与几位演员在一起,谈到演戏的心得。有一位说:我喜欢演冲突性强的人物,生命有高低潮的。另一位说:怪不得你演流氓演得好,演教师就不像样了。还有一位说:每次演悲剧就感觉自己能完全投入,演得真是悲惨
◎ 明 一开春后很少有时间正常坐香,总在出坡。出坡绝大多数是种树,自己虽然很疲劳,但是想到百年树人,十年树木还是很开心的。经过几个月的劳作,种下的树基本都活了,看了让人格外高兴。大殿前,有一株据说是四
◎ 证 严 心态若要平静,就要好好用心观察身外的境界,并且体会内心的世界。如果我们不用心就容易放纵,心若放纵就会产生计较。能收摄自己的心,冷静地思考,才能真正觉悟。拥有觉悟的心,即能体会真空妙有之法,
印顺法师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本意趣究竟何在?这一问题是应该明白的。可以说:学佛并不是无意义的,无目的,而是要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学佛的而能够深刻的理解到学佛的根本
◎ 慧 南一、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人心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烦恼自然就少;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装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装的宽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