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佛心禅话

佛心禅话◎ 慧 律无住心似何物?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常寂。 摘自《佛心禅话》

信仰与坚持

信仰与坚持◎ 智 维有次在电脑前坐长了,就到外面去看一下,看到邻居在寮房里做功夫,就进去询问。在做什么功夫 ?每日向前进一步。每日向前进一步?是的,就是每天念《大悲咒》、《往生咒》。你桌上放这么多牙签

学佛后的启示

学佛后的启示◎ 邹 相佛者,觉也,佛是觉悟的人,佛是过去人,人是未来佛。佛法能给我们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能指导我们的生活,助力于我们步入健康的正道之上。学佛十余年来,自觉受益匪浅,启示良

禅之髓

禅 之 髓禅宗二祖慧可雪中断臂求法的故事,是禅宗史上不可抹灭的一章。慧可到底得到了什么无上法音,而从此心安呢?慧可问达摩:诸佛法印,可得闻乎?达摩回答他:诸佛法印,匪从人得。慧可又问:我心未宁,乞

三千大千世界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于凌波在佛法上,把世界分为有情世间和器世间两种。有情世间,名为正报,是由业因所感得的正果。指有情--有情识的众生--的肉体和精神而言。器世间,又名依报,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

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

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 济 群如何区分大乘与小乘?很多人都以为,修学大乘经典便是大乘行者,修学小乘经典便是小乘行者,却极少从自身的发心进行考量。汉传佛教为大乘佛教,因而,中国像教徒多以大乘行者自居,似乎

悟道后的生活

悟道后的生活◎ 星 云修道的人,常常希望自己能开悟。开悟是什么样的境界?其实我们平常人也常常开悟,比方说:啊!我明白了!我懂了!噢!原来如此!这也是一种悟道。不过这个悟道,是从分别心上了解的,而不是

化人间为净土

化人间为净土◎ 戴胜德佛教的宗旨是在解脱生死,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化无常,不足贪恋。佛教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

一切世法宛然俱在

一切世法宛然俱在◎  梦 参世相宛然,这就叫周遍含容。观又不同了,《华严经》里的三观,真空绝相观,周遍含容,一切世法宛然俱在,不迷相,这个道理不是我们道友所能理解的。今天早上我往这儿来的时候,一个道

生机

生 机◎ 丰子恺在生命的路上,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独特的灵性。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坚守着自己的生命图景,把个性和骄傲活成一个独有姿态,任凭你喜或不喜,他独自安然自在。去年除夕夜买的一球水仙花,养了